不能掉以轻心的“便血”

“便血”是胃肠疾病一个很重要的表征,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现象,也有可能是结肠炎或直肠肿瘤的体现……

看过中医的朋友应该都有印象,中医大夫看病时会问“您最近大小便如何啊?”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因为二便能反映您的身体状况,是整体判断您身体状况的重要一项。但关于二便,有些症状您可能会忽略,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说说其中的“便血症”。

“便血”,西医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便常规检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中医的定义是,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血便夹杂而下,或在大便前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大便显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有远血、近血之分。

“便血”是胃肠疾病一个很重要的表征,长期便血会导致贫血现象,也有可能是结肠炎或直肠肿瘤的体现,所以如果出现便血的现象,不能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大便颜色越深,表示消化道出血位置越高。

鲜血附在粪便表面,或大便后滴血,或者只是卫生纸沾有鲜血,表示有痔疮、肛裂的可能。

粪血混杂而下,表示出血部位在结肠上段或更高处,便色多深红或褐色。

深黑柏油样、恶臭大便,多数是消化道上部出血,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是小肠问题。

血性腹泻,排出黏液脓血便,伴随便意频频、腹痛、发烧,多数是结肠炎表现。

持续便血,伴随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又有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要警惕直肠肿瘤的可能。

慢性失血导致贫血,会渐渐表现疲倦、乏力、面色苍白等。

服用活性炭、中草药或者深色食品,都可能令粪便颜色加深,需要鉴别。

中医对于便血病症,一般认为多因外感湿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肠道积热,热伤脉络,或瘀阻脉络,或气虚不摄血、血液下溢而成。在治疗上也分型而治,亦可口服云南白药、三七粉、槐角丸等中成药。当发现自己的粪便有血,或者颜色、便质、排便习惯有改变,应该及时找医生,以免延误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获得最佳预后。

治疗结束后,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保养。平时注意保持室内清洁,避免污秽浊气的刺激;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调节情绪,不要过度紧张;注意饮食不可过热过冷过多;忌烟、酒以及粗糙、辛辣、生冷、肥甘厚味的食品,以避免和预防再次出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