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竞赛基础算法-常见排序算法总结

摘要

排序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式,在应用数据前往往需要将数据进行排序.同时,排序也是很多重要算法的组成部分,在诸如搜索,动态规划等过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信息学奥赛中,排序算法同样必不可少.更优的排序算法能够在时间或空间上使答案程序更优,从而带来提分.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算法学习中常见的十大算法总结,希望能为同学们带来帮助!

0、排序算法说明

0.1 排序的定义

对一序列对象根据某个关键字进行排序。

0.2 术语说明

  • 稳定:如果a原本在b前面,而a=b,排序之后a仍然在b的前面;

  • 不稳定:如果a原本在b的前面,而a=b,排序之后a可能会出现在b的后面;

  • 内排序:所有排序操作都在内存中完成;

  • 外排序:由于数据太大,因此把数据放在磁盘中,而排序通过磁盘和内存的数据传输才能进行;

  • 时间复杂度: 一个算法执行所耗费的时间。

  • 空间复杂度:运行完一个程序所需内存的大小。

0.3 算法总结

图片名词解释:

  • n: 数据规模

  • k: “桶”的个数

  • In-place: 占用常数内存,不占用额外内存

  • Out-place: 占用额外内存

0.5 算法分类

比较和非比较的区别

常见的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等属于比较排序在排序的最终结果里,元素之间的次序依赖于它们之间的比较。每个数都必须和其他数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
冒泡排序之类的排序中,问题规模为n,又因为需要比较n次,所以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²)。在归并排序、快速排序之类的排序中,问题规模通过分治法消减为logN次,所以时间复杂度平均O(nlogn)
比较排序的优势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数据,也不在乎数据的分布,都能进行排序。可以说,比较排序适用于一切需要排序的情况。

计数排序、基数排序、桶排序则属于非比较排序。非比较排序是通过确定每个元素之前,应该有多少个元素来排序。针对数组arr,计算arr[i]之前有多少个元素,则唯一确定了arr[i]在排序后数组中的位置。
非比较排序只要确定每个元素之前的已有的元素个数即可,所有一次遍历即可解决。算法时间复杂度O(n)
非比较排序时间复杂度底,但由于非比较排序需要占用空间来确定唯一位置。所以对数据规模和数据分布有一定的要求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到数列的顶端。

1.1 算法描述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1.2 动图演示

1.3 代码实现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for(int i =0 ; i< n-1; ++i)
 {
   for(int j = 0; j < n-i-1; ++j)
   {
     if(a[j] > a[j+1])
     {
       int tmp = a[j] ;  //交换
       a[j] = a[j+1] ;
       a[j+1] = tmp;
     }
   }
 }
}

1.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 

最差情况:T(n) = O(n2) 

平均情况:T(n) = O(n2)

2、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表现最稳定的排序算法之一,因为无论什么数据进去都是 O(n2) 的时间复杂度,所以用到它的时候,数据规模越小越好。唯一的好处可能就是不占用额外的内存空间了吧。理论上讲,选择排序可能也是平时排序一般人想到的最多的排序方法了吧。

选择排序(Selection-sort) 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2.1 算法描述

n 个记录的直接选择排序可经过n-1趟直接选择排序得到有序结果。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初始状态:无序区为R[1..n],有序区为空;

  • 第i趟排序(i=1,2,3…n-1)开始时,当前有序区和无序区分别为R[1..i-1]和R(i..n)。该趟排序从当前无序区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 R[k],将它与无序区的第1个记录R交换,使R[1..i]和R[i+1..n)分别变为记录个数增加1个的新有序区和记录个数减少1个的新无序区;

  • n-1趟结束,数组有序化了。

2.2 动图演示

2.3 代码实现

function selectionSort(arr) {    var len = arr.length;    var minIndex, temp;    for (var i = 0; i < len - 1; i++) {        minIndex = i;        for (var j = i + 1; j < len; j++) {            if (arr[j] < arr[minIndex]) {     // 寻找最小的数                minIndex = j;                 // 将最小数的索引保存            }        }        temp = arr[i];        arr[i] =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return arr;}

2.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2) 

最差情况:T(n) = O(n2) 

平均情况:T(n) = O(n2)

3、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

插入排序(Insertion-Sort)的算法描述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插入排序在实现上,通常采用 in-place 排序(即只需用到O(1)的额外空间的排序),因而在从后向前扫描过程中,需要反复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后挪位,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间。

3.1 算法描述

一般来说,插入排序都采用 in-place 在数组上实现。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已排序)大于新元素,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

  • 重复步骤3,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

  • 重复步骤2~5。

3.2 动图演示

3.2 代码实现

void print(int a[], int n ,int i){
 cout<<i <<':';
 for(int j= 0; j<8; j++){
   cout<<a[j] <<' ';
 }
 cout<<endl;
}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
 for(int i= 1; i<n; i++){
  if(a[i] < a[i-1]){   //若第i个元素大于i-1元素,直接插入。小于的话,移动有序表后插入
     int j= i-1;
     int x = a[i];     //复制为哨兵,即存储待排序元素
     a[i] = a[i-1];           //先后移一个元素
     while(x < a[j]){   //查找在有序表的插入位置
       a[j+1] = a[j];
       j--;     //元素后移
     }
     a[j+1] = x;     //插入到正确位置
   }
   print(a,n,i);      //打印每趟排序的结果
 }

}

int main(){
 int a[15] = {2,3,4,5,15,19,16,27,36,38,44,46,47,48,50};
 InsertSort(a,15);
 print(a,15,15);
}

3.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 最坏情况:T(n) = O(n2) 平均情况:T(n) = O(n2)

4、希尔排序(Shell Sort)

希尔排序是希尔(Donald Shell)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排序算法。希尔排序也是一种插入排序,它是简单插入排序经过改进之后的一个更高效的版本,也称为缩小增量排序,同时该算法是冲破 O(n2)的第一批算法之一。它与插入排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会优先比较距离较远的元素。希尔排序又叫缩小增量排序。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表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4.1 算法描述

我们来看下希尔排序的基本步骤,在此我们选择增量 gap=length/2,缩小增量继续以 gap = gap/2 的方式,这种增量选择我们可以用一个序列来表示,{n/2,(n/2)/2…1},称为增量序列。希尔排序的增量序列的选择与证明是个数学难题,我们选择的这个增量序列是比较常用的,也是希尔建议的增量,称为希尔增量,但其实这个增量序列不是最优的。此处我们做示例使用希尔增量。

先将整个待排序的记录序列分割成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具体算法描述:

  •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tk,其中ti>tj,tk=1;

  • 按增量序列个数 k,对序列进行 k 趟排序;

  •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 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长度为 m 的子序列,分别对各子表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仅增量因子为1 时,整个序列作为一个表来处理,表长度即为整个序列的长度。

4.2 过程演示

4.3 代码实现

void shell_sort(T array[], int length) {    int h = 1;    while (h < length / 3) {        h = 3 * h + 1;    }    while (h >= 1) {        for (int i = h; i < length; i++) {            for (int j = i; j >= h && array[j] < array[j - h]; j -= h) {                std::swap(array[j], array[j - h]);            }        }        h = h / 3;    }}

4.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log2 n) 

最坏情况:T(n) = O(nlog2 n) 

平均情况:T(n) =O(nlog2n) 

5、归并排序(Merge Sort)

和选择排序一样,归并排序的性能不受输入数据的影响,但表现比选择排序好的多,因为始终都是 O(n log n)的时间复杂度。代价是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2-路归并。

5.1 算法描述

  • 把长度为n的输入序列分成两个长度为n/2的子序列;

  • 对这两个子序列分别采用归并排序;

  • 将两个排序好的子序列合并成一个最终的排序序列。

5.2 动图演示

5.3 代码实现

void print(int a[], int n){
 for(int j= 0; j<n; j++){
   cout<<a[j] <<'  ';
 }
 cout<<endl;
}

//将r[i…m]和r[m +1 …n]归并到辅助数组rf[i…n]
void Merge(ElemType *r,ElemType *rf, int i, int m, int n)
{
 int j,k;
 for(j=m+1,k=i; i<=m && j <=n ; ++k){
   if(r[j] < r[i]) rf[k] = r[j++];
   else rf[k] = r[i++];
 }
 while(i <= m)  rf[k++] = r[i++];
 while(j <= n)  rf[k++] = r[j++];
 print(rf,n+1);
}

void MergeSort(ElemType *r, ElemType *rf, int lenght)
{
 int len = 1;
 ElemType *q = r ;
 ElemType *tmp ;
 while(len < lenght) {
   int s = len;
   len = 2 * s ;
   int i = 0;
   while(i+ len <lenght){
     Merge(q, rf,  i, i+ s-1, i+ len-1 ); //对等长的两个子表合并
     i = i+ len;
   }
   if(i + s < lenght){
     Merge(q, rf,  i, i+ s -1, lenght -1); //对不等长的两个子表合并
   }
   tmp = q; q = rf; rf = tmp; //交换q,rf,以保证下一趟归并时,仍从q 归并到rf
 }
}

int main(){
 int a[10] = {2,3,4,5,15,19,26,27,36,38,44,46,47,48,50};
 int b[10];
 MergeSort(a, b, 15);
 print(b,15);
cout<<'结果:';
 print(a,10);
}

5. 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 最差情况:T(n) = O(nlogn) 平均情况:T(n) = O(nlogn)

6、快速排序(Quick Sort)

快速排序的基本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6.1 算法描述

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来把一个串(list)分为两个子串(sub-lists)。具体算法描述如下:

  •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称为 基准(pivot)

  • 重新排序数列,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小的摆放在基准前面,所有元素比基准值大的摆在基准的后面(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一边)。在这个分区退出之后,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这个称为分区(partition)操作;

  • 递归地(recursive)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6.2 动图演示

6.3 代码实现

 void QuickSort(vector<int>& v, int low, int high) {if (low >= high)// 结束标志return;int first = low;// 低位下标int last = high;// 高位下标int key = v[first];// 设第一个为基准

while (first < last){// 将比第一个小的移到前面while (first < last && v[last] >= key)last--;if (first < last)v[first++] = v[last];

// 将比第一个大的移到后面while (first < last && v[first] <= key)first++;if (first < last)v[last--] = v[first];}//v[first] = key;// 前半递归QuickSort(v, low, first - 1);// 后半递归QuickSort(v, first + 1, high);}

6.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logn) 

最差情况:T(n) = O(n2) 

平均情况:T(n) = O(nlogn) 

7、堆排序(Heap Sort)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堆积是一个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并同时满足堆积的性质:即子结点的键值或索引总是小于(或者大于)它的父节点。

7.1 算法描述

  • 将初始待排序关键字序列(R1,R2….Rn)构建成大顶堆,此堆为初始的无序区;

  • 将堆顶元素R[1]与最后一个元素R[n]交换,此时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1)和新的有序区(Rn),且满足R[1,2…n-1]<=R[n];

  • 由于交换后新的堆顶R[1]可能违反堆的性质,因此需要对当前无序区(R1,R2,……Rn-1)调整为新堆,然后再次将R[1]与无序区最后一个元素交换,得到新的无序区(R1,R2….Rn-2)和新的有序区(Rn-1,Rn)。不断重复此过程直到有序区的元素个数为n-1,则整个排序过程完成。

7.2 动图演示

7.3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 堆排序:(最大堆,有序区)。从堆顶把根卸出来放在有序区之前,再恢复堆。

void max_heapify(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建立父节点指标和子节点指标
int dad = start;
int son = dad * 2 + 1;
while (son <= end) { //若子节点在范围内才做比较
if (son + 1 <= end && arr[son] < arr[son + 1]) //先比较两个子节点指标,选择最大的
son++;
if (arr[dad] > arr[son]) //如果父节点大于子节点代表调整完成,直接跳出函数
return;
else { //否则交换父子內容再继续子节点与孙节点比較
swap(arr[dad], arr[son]);
dad = son;
son = dad * 2 + 1;
}
}
}

void heap_sort(int arr[], int len) {
//初始化,i从最后一个父节点开始调整
for (int i = len / 2 - 1; i >= 0; i--)
max_heapify(arr, i, len - 1);
//先将第一个元素和已经排好的元素前一位做交换,再从新调整(刚调整的元素之前的元素),直到排序完成
for (int i = len - 1; i > 0; i--) {
swap(arr[0], arr[i]);
max_heapify(arr, 0, i - 1);
}
}

int main() {
int arr[] = { 3, 5, 3, 0, 8, 6, 1, 5, 8, 6, 2, 4, 9, 4, 7, 0, 1, 8, 9, 7, 3, 1, 2, 5, 9, 7, 4, 0, 2, 6 };
int len = (int) sizeof(arr) / sizeof(*arr);
heap_sort(arr, len);
for (int i = 0; i < len; i++)
cout << arr[i]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7.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logn) 

最差情况:T(n) = O(nlogn) 

平均情况:T(n) = O(nlogn)

8、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

计数排序的核心在于将输入的数据值转化为键存储在额外开辟的数组空间中。作为一种线性时间复杂度的排序,计数排序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是有确定范围的整数。

计数排序(Counting sort)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计数排序使用一个额外的数组C,其中第i个元素是待排序数组A中值等于i的元素的个数。然后根据数组C来将A中的元素排到正确的位置。它只能对整数进行排序。

8.1 算法描述

  • 找出待排序的数组中最大和最小的元素;

  • 统计数组中每个值为i的元素出现的次数,存入数组C的第i项;

  • 对所有的计数累加(从C中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每一项和前一项相加);

  • 反向填充目标数组:将每个元素i放在新数组的第C(i)项,每放一个元素就将C(i)减去1。

8.2 动图演示

8.3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 计数排序
void CountSort(vector<int>& vecRaw, vector<int>& vecObj)
{
// 确保待排序容器非空
if (vecRaw.size() == 0)
return;

// 使用 vecRaw 的最大值 + 1 作为计数容器 countVec 的大小
int vecCountLength = (*max_element(begin(vecRaw), end(vecRaw))) + 1;
vector<int> vecCount(vecCountLength, 0);

// 统计每个键值出现的次数
for (int i = 0; i < vecRaw.size(); i++)
vecCount[vecRaw[i]]++;

// 后面的键值出现的位置为前面所有键值出现的次数之和
for (int i = 1; i < vecCountLength; i++)
vecCount[i] += vecCount[i - 1];

// 将键值放到目标位置
for (int i = vecRaw.size(); i > 0; i--)// 此处逆序是为了保持相同键值的稳定性
vecObj[--vecCount[vecRaw[i - 1]]] = vecRaw[i - 1];
}

int main()
{
vector<int> vecRaw = { 0,5,7,9,6,3,4,5,2,8,6,9,2,1 };
vector<int> vecObj(vecRaw.size(), 0);

CountSort(vecRaw, vecObj);

for (int i = 0; i < vecObj.size(); ++i)
cout << vecObj[i] << ' ';
cout << endl;

return 0;
}

8.4 算法分析

当输入的元素是 n 个 0 到 k 之间的整数时,它的运行时间是 O(n + k)。计数排序不是比较排序,排序的速度快于任何比较排序算法。由于用来计数的数组C的长度取决于待排序数组中数据的范围(等于待排序数组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加上1),这使得计数排序对于数据范围很大的数组,需要大量时间和内存。

最佳情况:T(n) = O(n+k) 

最差情况:T(n) = O(n+k) 

平均情况:T(n) = O(n+k)

9、桶排序(Bucket Sort)

桶排序是计数排序的升级版。它利用了函数的映射关系,高效与否的关键就在于这个映射函数的确定。

桶排序 (Bucket sort)的工作的原理:假设输入数据服从均匀分布,将数据分到有限数量的桶里,每个桶再分别排序(有可能再使用别的排序算法或是以递归方式继续使用桶排序进行排

9.1 算法描述

  • 人为设置一个BucketSize,作为每个桶所能放置多少个不同数值(例如当BucketSize==5时,该桶可以存放{1,2,3,4,5}这几种数字,但是容量不限,即可以存放100个3);

  • 遍历输入数据,并且把数据一个一个放到对应的桶里去;

  • 对每个不是空的桶进行排序,可以使用其它排序方法,也可以递归使用桶排序;

  • 从不是空的桶里把排好序的数据拼接起来。

注意,如果递归使用桶排序为各个桶排序,则当桶数量为1时要手动减小 BucketSize 增加下一循环桶的数量,否则会陷入死循环,导致内存溢出。

9.2 图片演示

9.3 代码实现

function bucketSort(arr, bucketSize) {    if (arr.length === 0) {      return arr;    }

    var i;    var minValue = arr[0];    var maxValue = arr[0];    for (i = 1; i < arr.length; i++) {      if (arr[i] < minValue) {          minValue = arr[i];                // 输入数据的最小值      } else if (arr[i] > maxValue) {          maxValue = arr[i];                // 输入数据的最大值      }    }

    // 桶的初始化    var DEFAULT_BUCKET_SIZE = 5;            // 设置桶的默认数量为5    bucketSize = bucketSize || DEFAULT_BUCKET_SIZE;    var bucketCount = Math.floor((maxValue - minValue) / bucketSize) + 1;    var buckets = new Array(bucketCount);    for (i = 0; i < buckets.length; i++) {        buckets[i] = [];    }

    // 利用映射函数将数据分配到各个桶中    for (i = 0; i < arr.length; i++) {        buckets[Math.floor((arr[i] - minValue) / bucketSize)].push(arr[i]);    }

    arr.length = 0;    for (i = 0; i < buckets.length; i++) {        insertionSort(buckets[i]);                      // 对每个桶进行排序,这里使用了插入排序        for (var j = 0; j < buckets[i].length; j++) {            arr.push(buckets[i][j]);        }    }

    return arr;}

9.4 算法分析

桶排序最好情况下使用线性时间 O(n),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与对各个桶之间数据进行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因为其它部分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O(n)。很显然,桶划分的越小,各个桶之间的数据越少,排序所用的时间也会越少。但相应的空间消耗就会增大。

最佳情况:T(n) = O(n+k) 

最差情况:T(n) = O(n+k) 

平均情况:T(n) = O(n2)  

10、基数排序(Radix Sort)

基数排序也是非比较的排序算法,对每一位进行排序,从最低位开始排序,复杂度为O(kn),为数组长度,k为数组中的数的最大的位数;

基数排序是按照低位先排序,然后收集;再按照高位排序,然后再收集;依次类推,直到最高位。有时候有些属性是有优先级顺序的,先按低优先级排序,再按高优先级排序。最后的次序就是高优先级高的在前,高优先级相同的低优先级高的在前。基数排序基于分别排序,分别收集,所以是稳定的。

10.1 算法描述

  • 取得数组中的最大数,并取得位数;

  • arr为原始数组,从最低位开始取每个位组成radix数组;

  • 对radix进行计数排序(利用计数排序适用于小范围数的特点);

10.2 动图演示

10.3 代码实现

int maxbit(int data[], int n) //辅助函数,求数据的最大位数
{
   int maxData = data[0];///< 最大数
   /// 先求出最大数,再求其位数,这样有原先依次每个数判断其位数,稍微优化点。
   for (int i = 1; i < n; ++i)
   {
       if (maxData < data[i])
           maxData = data[i];
   }
   int d = 1;
   int p = 10;
   while (maxData >= p)
   {
       //p *= 10; // Maybe overflow
       maxData /= 10;
       ++d;
   }
   return d;
/*    int d = 1; //保存最大的位数
   int p = 10;
   for(int i = 0; i < n; ++i)
   {
       while(data[i] >= p)
       {
           p *= 10;
           ++d;
       }
   }
   return d;*/
}
void radixsort(int data[], int n) //基数排序
{
   int d = maxbit(data, n);
   int *tmp = new int[n];
   int *count = new int[10]; //计数器
   int i, j, k;
   int radix = 1;
   for(i = 1; i <= d; i++) //进行d次排序
   {
       for(j = 0; j < 10; j++)
           count[j] = 0; //每次分配前清空计数器
       for(j = 0; j < n; j++)
       {
           k = (data[j] / radix) % 10; //统计每个桶中的记录数
           count[k]++;
       }
       for(j = 1; j < 10; j++)
           count[j] = count[j - 1] + count[j]; //将tmp中的位置依次分配给每个桶
       for(j = n - 1; j >= 0; j--) //将所有桶中记录依次收集到tmp中
       {
           k = (data[j] / radix) % 10;
           tmp[count[k] - 1] = data[j];
           count[k]--;
       }
       for(j = 0; j < n; j++) //将临时数组的内容复制到data中
           data[j] = tmp[j];
       radix = radix * 10;
   }
   delete []tmp;
   delete []count;
}

10.4 算法分析

最佳情况:T(n) = O(n * k) 

最差情况:T(n) = O(n * k) 

平均情况:T(n) = O(n * k)

基数排序有两种方法:

MSD 从高位开始进行排序 LSD 从低位开始进行排序

基数排序 vs 计数排序 vs 桶排序

这三种排序算法都利用了桶的概念,但对桶的使用方法上有明显差异:

  • 基数排序:根据键值的每位数字来分配桶

  • 计数排序:每个桶只存储单一键值

  • 桶排序:每个桶存储一定范围的数值

本文描述内容来源:http://www.guoyaohua.com,仅做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

  • 七大经典、常用排序算法的原理、Java 实现以及算法分析

    0. 前言 大家好,我是多选参数的程序锅,一个正在 neng 操作系统.学数据结构和算法以及 Java 的硬核菜鸡.数据结构和算法是我准备新开的坑,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这块确实很弱,需要大补(残废了一般) ...

  • 图解七大排序算法

    "排序是计算机的核心内容.事实上,从很多方面看,如果没有排序,计算机就不会变成现实." <算法之美:指导工作与生活的算法> 排序算法,或许是我们日常最常见也是使用频率最 ...

  • c语言必会排序算法集(含代码解析)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A到Z)错误就 ...

  • 常见排序算法效率比较

    常见排序算法效率比较

  • js常见排序算法实现

    js常见排序算法实现

  • 常见的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的概念 1.排序:所谓排序,就是使一串记录,按照其中的某个或某些关键字的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排列起来的操作. 2.稳定性:假定在待排序的记录序列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关键字的记录,若经过排序,这些记录 ...

  • Python中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

    公众号新增加了一个栏目,就是每天给大家解答一道Python常见的面试题,反正每天不贪多,一天一题,正好合适,只希望这个面试栏目,给那些正在准备面试的同学,提供一点点帮助! 小猿会从最基础的面试题开始, ...

  • 【漫画】七种最常见的排序算法(动图版)

    https://blog.csdn.net/qq_32799165/article/details/87878876 漫画由小猿编写创作 一.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排序算法中较为简单的一种,英文称为 B ...

  • C 基础语法梳理:算法丨十大排序算法(二)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把数据分为两段,从两段中逐个选最小的元素移入新数据段的末尾.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进行. /***************** 迭代版*****************///整數或浮 ...

  • 信息学竞赛中常说的欧几里德算法及拓展欧几里德算法是什么?

    在学习信息学数论部分知识点的过程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算法,那就是欧几里得算法与扩展欧几里得算法.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两个算法,看起来相似的算法到底分别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欧几里得算法 ...

  • 十种排序算法总结(冒泡、插入、选择、希尔、归并、堆、快速,计数,桶,基数)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swap1(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temp = ...

  • 七大排序算法总结

    以下所有动图均来源于一像素博客园 以下代码均使用C 编写 完整代码请到这里下载 稳定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归并排序 时间复杂度不受数据影响: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时间复杂度基本小于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