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张华:【与书有关的人和事】(随笔)
与书有关的人和事
文/张华
二零一九年八月,莫测的新书《艺海拾贝》,就像那怀胎十月的孕妇,经过煎熬,经过阵痛,悄然出世了。 莫测出版图书,已不是第一次,许多次了。 所以,对于熟悉他的人来说,一点也不觉得惊奇。 对于一个喜欢舞文弄墨的人来说,出版图书,在我看来,是对自己的一种褒奖;是把自己思想,才华,文笔等集中地向人们进行展示;或者是人生道路上,留下的一段值得回味的记忆。
与莫测老师相识快二十年了,那时,他在《雾都剑》杂志当编辑。 我采写的一些侦破通讯,常常投稿到他所在的杂志社去,经他鬼斧神工般地修改,剪裁及润色,我的那些案侦通讯,文字词句更加通畅,增色不少,心中暗存感激。
那时,当我看到自己写的通讯稿件,变成杂志上的白纸黑字,或在标题的下方,印着我的名字时,心中的喜悦,是常人所不可知的。
这喜悦只是喜悦,短时间便过去了。 我会拿起那刊载有我文章的杂志,反复读它个五,六遍,而这时,我所在乎的不是文章的内容,我所关心的是莫测老师,为我文章修改的段落,字句,以及标点符号,与原文相对照,错在哪里,莫测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每每看到这些, 总要在脑海里反复思索,仔细琢磨。 心里禁不住暗道:莫测老师真有能耐,他就这样前后动几个字,那篇通讯稿件,用词的准确性,就更加的贴切明确了。 其实,这对于我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很多年以前,写过一篇随笔《养金鱼》。 本来说好给莫测老师邮寄过去,他打来电话,说下午要过来,参加我们分局的一个会议。 刚好,这个会议我也要参加,于是,顺手拿上那篇稿子就去了。
进会场后,看见莫测老师已经坐在会场里了,便走了过去,寒暄了几句,就把我那稿件交到莫测老师手里,他接过稿子,二话未说,坐下就开始看,边阅读,边修改,那认真劲,着实让人感动。
不久,这篇稿件被《雾都剑》杂志采用,心里不胜感激。这于莫测老师来说,是一件小事,但于我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它所折射出来的,是上级公安宣传部门,对基层通讯员的关心,爱护,或者说是一种鼓励,从这件小事,便可窥见,莫测老师那高尚的人品。
莫测老师不仅仅是我的良师,也是我的益友。如今,我与莫测老师,也时常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记得那年莫测老师嫁女,我去的时候,碰见同事交巡警支队的许邵文,他就对我说,莫测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值得结交一辈子。
莫测老师在他的《艺海拾贝》一书后记里有这样一段话:“读书,写作,我曾经认为是没有出息之人的无奈之举,这个认识至今没有改变。”
对这一观点,我的确不敢苟同。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读书改变命运》, 里面讲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高阳,他从贵州农村应征入伍,到重庆某武警支队当兵,随身带来了关于写作的书。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中队,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外,空闲时间,高阳就抱着书本啃。他还坚持写日记和读书笔记。当兵一年后,他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他写出的读书心得,有理有据有文采,着实进步不小。
一次,中队一名战士外出出公差,在农贸市场发现一名小偷,正在偷一中年妇女衣服包里的钱,那名战士立即冲上前去,大吼一声:你干啥?那名小偷见是一名年轻的武警战士,没把他放在眼里,拿着扒窃得来的钱就想溜。怎么可能让他溜呢?那名战士就堵在扒手的前面。此时,扒手穷凶极恶,拿出尖刀刺向武警战士,可他哪里是武警战士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那名扒手就被他制服了,并被扭送到当地公安机关 。
高阳根据这一线索,深入细致地采访,很快写出了《武警战士勇斗歹徒》的通讯,稿件被军报采用后,在警营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为此,高阳被记三等功一次,并被调到支队报道组,当了一名报道员。
从此,高阳不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读书学习的尽头更足了。这里的条件比中队要好许多,有独立的办公室,有丰富的图书,还有《新闻与写作》,《写作》等比较实用的杂志,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
高阳的文章,不断地在军内外报刊发表。因其工作业绩突出,三年后,被破格提拔为干部,当了一名武警军官。后来他在教导员的岗位上转业,进入公安系统,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在公安报当了一名编辑,事业顺风顺水。退休后,晚年生活幸福。如今,他也没有停止爬格子,常有文章见诸报端。我这文章里讲的这个人,其实就有莫测老师的影子,如果他不读书学习,命运能够得到改变吗?在我看来是不能够的。
其实,读书学习方面的道理是非常多的。毛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个愚蠢的军队。”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学习,在我看来,是最小的投资,最大的收获。
莫测老师虽然嘴里这样说,但他的实际行动是什么?您看看:四十年前,他应征入伍,从川南来到渝州,他随身携带的,除了简单的行囊外,剩下的就是那几本书了。
那时,当兵的每月只有六元钱的津贴,他还要余下五元,寄回农村老家,补贴家用。余下的一元钱,买牙膏牙刷,洗衣粉等部队不配发的生活日用品,余下的那点点散碎银子,就是买书了。
就连他上街,出差在外,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书店,必须要买的,还是书。可见,莫测老师说读书是无出息之人的无奈之举,不是大实话。
如今,莫测老师退休了,但他依然笔耕不止。读书、写作在他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正是人们当下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
莫测老师在他出版《艺海拾贝》这本书之前,就向我要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樵坪山的冬天》,另一篇是《樵坪山的雾》。当时,搞得我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要这两篇文章做啥?
后来,当我看到莫测老师的新书《艺海拾贝》,才发现书中有写我的文章《张华的世界》。不由得让我内心一紧,张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原来,张华是一个“不识相”的家伙,在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要么下海经商,找大钱去了;要么在官场混得风声水起,坐在权力的高位上,指点江山,叱咤风云。张华却把脚丫子,直愣愣的往文学圈子里伸,他居然还写出了一篇篇耐读的文章,这就着实让人费解了。不过,他那文章,还真像他的《瓷器口的猫儿面》,别有一番风味。比如《樵坪山的冬天》,就值得一读。
对于这样的评价,我是如坐针毡,诚惶诚恐的。感觉莫测老师对我写的文章,有拔高之嫌。其实,写文章于我来说,纯属个人爱好,与人喜欢垂钓,喜欢品茗是没有两样的。有位写作的同仁,说过这样一句话:正因为我笨,才需要多写;正因为我写不好,才需要坚持;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就像小学生作文那样去写。
莫测老师对我在《樵坪山的冬天》,对许大爷的描写,他还专门拈了出来,那冷是怎样的一个冷呢?不妨再来看看:“许大爷耷拉着脑袋,恨不得把整个头都卷缩在厚厚的衣领里......戴了瓜皮帽,耳罩,衣服里三层外三层,还外加一件长长的军绿色大衣......”人冷,动物也不例外,“狗呀,鸡呀,早已钻入人们为它搭建的安乐窝里,再也不想出来了。”这样的描写,是不是很冷呢!
莫测老师在文章的结尾是这样说的:“看得出来,他从事文学写作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学会虚构,也许就是这份真实,这份诚实,这份踏实,在不断地成就着他的事业和他的文学梦。”
莫测老师对我的鼓励,对我的鞭策,我会永远铭记在心底!
(文图来自网络)
作 者 简 介
张华,男,重庆人,自由职业。闲时清茶一杯、读书看报、码字作文、作品散见报刊公众平台。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三
秦
文
学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功能,敬请关注。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稿件由《三秦文学》编委统一安排。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诗歌群群主:杨洪民,微信:YANGHONGMIN
综合群群主:鱼儿姐姐。微信:sanqinwenxuezhubian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观云听涛 王如萍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吴亚妮 唐桂英 谢 雷
水云天 余 晨 米兰花
心 语 毕廷娟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大漠孤雁 刘旭平
秋日私语 谭文群
长青山人
本期责任编辑:张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