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中国体制制度的变革(汉、隋、唐、宋)
汉朝
两汉东汉和西汉,与秦朝不同的是,汉朝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
东汉和西汉在中央制度上沿袭了秦朝制度,认真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秦统治者在取天下时是成功的,但在守天下、治天下时却是失败的,这是由于不懂得逆取顺守的道理。于是废除秦朝苛法,修养生息,在思想上开始了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
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培养儒家学子,从此儒学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之后儒家学说不断发展,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汉朝的用人制度,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西汉通过这一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依据个人才能和品德。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依据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力量。
对于相权的削弱,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实行内外朝制度,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来削弱相权。
西汉政府组织结构图
东汉政府组织结构图
隋唐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中国封建社会自此开始,君相矛盾从未间断,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皇权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过程。魏晋时期,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形成了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正式形成并完善,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三省六部制取代三公九卿制,是古代中国国家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的进步。这无疑有利于国家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国家职能的正常发挥。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士族制度,起初家世才能并重。西晋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
后来随着士族自身的腐朽,逐渐衰落。庶族地主的兴起,原来的选官制度已经无法推行下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唐朝加以完善。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朝廷组织结构图
宋朝
宋朝在中央采用的是二府三司制,在地方实行文官制。两宋的政治制度是造成宋代积贫积弱的根本因素。“二府三司”,实际上是替代了隋唐以来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名称依然存在,但是只剩下一个空架子,职权被新的部门接手了。
唐承隋制,发展延续了“三省六部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三省六部制的缺点逐步暴露出来,主要缺点有两个:
缺点1:尚书、中书、门下,三个部门相互制衡,这是好处。但是缺点是造成决策缓慢,各个部门相互推诿扯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朝中后期中书省、门下省不定期在“政事堂”开联席会协调工作,后来尚书省也参加。到了宋朝“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场所在东边,成为东府)固定的决策机构,也就是“三省合署办公。”
缺点2:军事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部门,在“三省六部制”中,却只是作为一个“兵部”这样二级部门存在,显然不利于皇帝对军队掌控。于是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度中,负责军事的“枢密院”(西府)成为与“中书门下”(东府)并列的最高决策机构,两个机构的正副长官被尊称为“宰执”。
宋朝统治者吸取唐、五代、十国朝代灭亡的教训,为防止藩镇割据及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等人的擅权,及防御辽、夏等国的侵扰,从政治到军事,从中央到地方,逐步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其核心和要害正如宋太宗所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