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206字长联
作者:乌南海 丨 编辑:苏卫全
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人们总是喜欢找这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或景点拍一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比如,北京的故宫、上海的外滩、杭州的西湖、西安的大雁塔等等。
甲秀楼之于贵阳,便是这种地标性的建筑。不仅如此,它更是贵阳市历史变迁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因此,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到贵阳而不到甲秀楼,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
一个不临水的城市,无论建得如何高端大气上档次,总是乏味的。要么江河,要么湖泊,要么海洋,三者之中必居其一,城市才有灵气。贵阳市虽然算不上繁华,更谈不上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但因一条南明河穿城而过,城市随河流逶迤展开,倒也不失其妩媚与清秀。
甲秀楼便矗立在这清水荡漾、波澜不惊的南明河中的鳌矶石上。
明万历26年(1598年),时任贵州巡抚 江东之 于城南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这便是甲秀楼的来历。
江东之是安徽歙县人,于明万历5年中进士,官至御史。万历24年(1596年),出任贵州巡抚。万历28年(1600年)因平播州土司杨应龙之叛兵败,被革为庶人。在4年任职期间,他对贵州最大的贡献就在于购置官田,积资济贫,助寒士“锐意向学”,为贵州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后人能够记住他,真正的原因恰恰是因他倡议并启动修建了甲秀楼。
江东之罢官时,江公堤已建成,甲秀楼却尚未竣工。临别之际,江东之心悬甲秀楼的建设,唯恐半途而废,特别留下五百金存于府库,希望继任者能够督促完成。然而自古人亡政息,因他的离任,甲秀楼的修建也停止了,一度成为烂尾楼。后来还是地方士绅极力推动,得到时任贵州巡抚郭子章的支持,于万历34年(1606年)终于建成。
好不容易建成的甲秀楼,却于天启元年(1621年)毁于大火。时任总督 朱燮元 重建,改名“来凤阁”。到清代经历多次重修,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巡抚 田雯 重建,并恢复原名。
田雯是山东德州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也是著名的藏书家。在巡抚贵州期间,他见贵州经济文化落后,遂致力于发展当地文教事业,增建县学,整修书院,奖掖黔中人才。公余暇日,还亲至书院督课。
在他的推动之下,黔省“文风日盛”。作为一个文化人,他主持重建甲秀楼,并改“来凤阁”复为“甲秀楼”,这些政绩皆可圈可点。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政治生态下,这也算是十分难能可贵了。
最初的甲秀楼究竟是什么样子,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如今人们所见甲秀楼的模样,其实是1981年“按原式样重修”的结果,而这个“原式样”,指的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时留下的风貌。
甲秀楼坐落于浮玉桥上。浮玉桥全长90余米,横于南明河上,贯通南北两岸。该桥原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后因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仅能见七孔。北岸临公路一边桥头,赫然矗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书“城南胜迹”四个大字。穿过牌坊,便上了浮玉桥,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是涵碧潭、水月台。至河心“鳌矶石”,甲秀楼便是以此巨石为基而建。楼分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22.9米,由12根石柱托檐,护以白色雕塑花石栏杆,翘然挺立,烟窗水屿,宛如画中。
楼上悬“甲秀楼”三字牌匾,此系宣统年间 谢石琴 所书。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残匾,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于楼额。
谢石琴系广东人氏,是著名的摄影师。1907年,应贵州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张百麟之邀,谢石琴在贵阳创办了贵州第一家照相馆“镜秋轩”。1909年重修甲秀楼时,谢石琴正在贵阳协助张百麟组织革命活动,因他素有书名,遂被推举书写了“甲秀楼”三字牌匾。在1909年大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当地政府何以有闲心、有余资重修甲秀楼?又何以请了一位革命党人来书写牌匾?由于资料缺乏,这些问题至今还是一个谜,还有待学者作深入的研究,给世人一个明白。
明清以来,甲秀楼便是贵阳市民游冶寻乐的首选之地。来此品茗弈棋、唱和交流的文人雅士居多,故而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吟咏佳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昆明孙髯翕大观楼长联还多26个字的刘玉山所撰206字长联: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茫茫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诏,南屏粤峤,北带巴衢;迢速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那中原半壁。却好把猪拱箐扫,乌撒碉隳,鸡讲营编,龙番险扼,劳劳缔造,装构成笙歌闾,锦绣山川。漫云竹壤偏荒,难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凌牛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棘道,汉置戕河,唐靖且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销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成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岗披凤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州咫尺,频呼仙侣话游踪。”
此联不仅用优雅华丽的文字将甲秀楼美景呈于读者眼前,更是大开大合、纵论古今,胸襟开阔、气魄雄伟。不单以字多闻名,更是以恢弘气势取胜,堪称千古一绝。
此联的作者 刘蕴良 ,字玉山,号我真氏。清道光24年(1844年)生于贵阳龙泉巷一个“翰林第”的书香人家。于同治戊辰年中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他学识渊搏,才华出众,却性格孤傲,不愿同流合污。后因得罪上司,被参革职,“永不叙用”。在断绝仕途之后,他游历各地十余年,于光绪15年(1889年)前后返回故里,以行医及授徒为业。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人生和世事的认知皆心有独到,胸中格局自然与众不同,能够写出如此气势的长联(长篇对联)也就不奇怪了。
甲秀楼长联的具体写作时间已无可考,估计应该在1914年前后。长联最初只在贵阳文人中流传,并未公开发表。1915年刘蕴良投稿《贵州公报》,于当年1月24日刊载在该报“文苑”栏内,题为《甲秀楼楹联》,署名为“我真氏刘蕴良稿”。这是甲秀楼长联第一次公开发表。
此后,众多楹联爱好者对长联提出了这样那样的修改意见。其中贵州现代楹联大家 向义(向知方) 的修改最为知名,他删去了长联中原有的繁赘字词和部分生僻典故,上下联各减少了16字,全文变为174字,长联由此显得更加精炼。1985年10月,向知方先生修改的版本由贵州著名书法家王萼华先生书写,悬挂于甲秀楼底层大门两侧。
如今,人们在楼前的观景平台上观河赏景、品茗闲谈之时,正对的便是这一副气势不凡、蕴意深邃的千古长联。遗憾的是,本地人也好,外地游客也罢,来来往往从甲秀楼下经过,大多都是看稀奇、凑热闹,面对此联,能够完全读通读懂的人恐怕已经很少,知道其来历的就更少了。
世事变迁,总是后人不解前人风情,此楼此景,早已被生生辜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