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岁月丨汤恩伯在四省边区的种种罪行(续三)

十一、汤恩伯在边区的几大罪恶
(1)强占民房搜刮民枪
汤恩伯在临泉边区总部先后组织了五十万大军,这些大大小小不等的部队机关和营房,密如繁星地分布在边区各地,所占民房,不下几十万间。官兵占住民房,所用的桌椅板凳、床铺碗筷,无一不向百姓征用,甚至一针一线,也都向百姓索取。稍不如意,还横加打骂,人民痛苦,无法形容。尤可恨者,官兵在各个村庄穿房入户,强奸民女,霸占民妇,妇女羞愤而亡者日必数起。
搜缴民枪与强拉壮丁。边区五十万大军,约有四十万人枪,皆取之于四省边区各个地方,尤以皖北为最。汤恩伯之搜缴民枪方法,是利用指挥部、指挥所及各个挺进纵队采取软欺硬骗手段,向人民搜缴。就以第十七纵队而论,先后即组军三次。第一次由杨绠深任司令组军,地点在漆园,枪支千余,官兵两千,组建尚未完成,即被汤收编了。第二次是由汤来若任司令组军,地点在涡阳张村铺,官兵四千多,枪三千余,马五十匹。结果,被骗到太和整训,全部人枪被王仲廉吃掉了。同时被吃掉的还有汤建功支队的官兵一千五百余,枪支近千余,合计有四千支枪,官兵六千之众。我确实是做了汤恩伯在边区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第三次由袁传壁任司令组军,地点也在蒙城,听说有枪两千支,官兵近三千,也未到头,又被王仲廉改编了。仅以一个第十七纵队为例,前后合计枪支八千余,壮丁近万名。当时边区正遭水、旱、蝗灾,汤恩伯部队如此搜刮,可见人民所受苦难之深了。
(2)筑路、扒路和挖战壕
临泉本来是安徽的一个边区小县,交通阻塞。边区总部设立后,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向临泉四外开辟了大批公路。如由漯河到临泉筑有漯临公路,界首到临泉筑有界临公路,临泉到阜阳筑有临阜公路,临泉到太和筑有临太公路,以及从临泉到立煌中间经过河南固始的临固公路等等。又如以界首为中心向皖北方面的蒙城、河溜、龙亢、阜阳、太和等有新筑、补筑、修筑的公路、从界首向河南方面的纸店、槐店、水寨、沈丘等也有新筑、补筑、修筑的公路;还有二十八集团军以阜阳为中心的阜颖公路、阜蒙公路、阜太公路等,构成了一个以临泉边区总司令部为中心的公路网。
所有这些公路,在修筑时,需用的材料,如木料、石子、沙子、砖头等等,全是向百姓征工征料,常年徭役,怨声载道。如送石子、木料、砖头等车辆佚马,有民工累病、累死的,有牛马累病、累死的。这还不算,最可恶的是区、乡、保甲,层层敲榨,有钱者生,可以免送;那些无钱无势的老百姓,就被逼得叫苦连天了。阜阳、临泉一带,原系沙土平原,没有砂石,没有木料,结果,竟把祠堂、庙宇、民房、学校等扒拆一空。
记得那时,适逢日寇由亳县向泛南界首一带进攻;新四军由涡北向南岸阜颍一带进攻。当时边区总部马上下一道命令,不分昼夜,将各条公路,一律予以彻底破坏。事未两日,为了防御,边区总部又下一道命令,要界首、临泉、阜阳、太和、蒙城、涡阳等地,征集民工连天达夜地大挖战壕、交通沟。真是劳民伤财,天怒人怨。
(3)征军麦与征粮、征柴
汤恩伯为了解决军粮,仅在安徽阜阳第七行政督察专区,当时就要军麦二十万大包,每包计重二百斤。那是一九四一年春季,正值青黄不接,七区专员李盛宗把总部命令如法炮制,层层下达到各县、区、乡,督促赶办,毋违军令。当时七区老百姓,除直接受新桂系李品仙的统治压榨外,还有蝗灾、旱灾、水灾以及遭受敌伪蹂躏与轰炸。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如此强征大批军麦,使得许多人家只有卖田卖地、卖儿卖女、卖衣卖物、倾家荡产,设法交送军麦。交送后,有的生活无着,逃荒外流;有的死于沟壑,家破人亡;有的铤而走险,沦为匪盗。尤以在运送军麦时,正值阴雨连绵,道路挖断,泥水没膝,民工车马,寸步难行,其苦实不堪言。
还有征粮征柴。汤恩伯部各集团军、各总指挥部、各挺进纵队司令部以及各军部、师部等单位,或路过乡镇,或驻扎乡镇,向当地居民索取军粮军柴,更是不胜枚举。甚至一个营、一个大队的副官,或一个连、一个中队的特务长,手里只要出示一张条子,就可向各乡镇联保直接索取粮、柴,不到三天、两日,部队开拔了,所有没有用完的粮、柴都由司务长、军需、副官等人贪污中饱,这个部队刚走,那个部队又到,此去彼来,川流不息,皆是如此。其中尤以乡镇联保经手主办者,大秤小秤,以多报少,层层克扣剥削。尤为可恶者,即县长、区长等,常和部队长官相互勾结大吃空头。如我在太和时,亲见县长与某师军需处长筹办军粮,条子开的是万斤,县长当时只给六千斤。仅这一笔,就中饱四千斤。而那个军需处长竟然一斤未上缴,全部独吞了。汤恩伯给边区人民带来的灾难,真是罄竹难书。
(4)苛捐杂税与走私
汤部派出的驻防部队,只要驻在水路的河口,或陆路的孔道,无不设卡收税。假盘查来往行商有无挟带武器、弹药、黄金、白银、烟土、吗啡等等违禁物品为名,以达到敲榨勒索的目的。如查到有上项违禁品时,即予没收。但如能托人花钱,也就万事大吉。
税征了之后,名为补助部队菜金,实则多为主管人与经手人分层中饱。如我在四县联防时,泛东、泛北,把守河口很多,每天经常有两、三万元甚至四、五万元的收入,并有黄金、白银、烟土、白面等缴来。除极少数作为部队奖金、菜金外,绝大多数都被我和孙敬轩挥霍掉了。
各部队除收税,尚有大批公开的武装走私,边区总司令部,挺进两路总指挥部,军、师、团部,以及各个挺进纵队司令部,警备司令部,各个督察处和船舶管理所等等大小单位,都是公开的武装走私。界首警备司令部,还特地成立一个武装“缉私”大队,专供对敌陷区掩护走私之用,并护送巨商大贾,公开走私。如界首巨商饶绍周的“三泰店”、肖西林的“天秦店”等,每次走私,总在数万匹布,大架车要拉几十辆。又如挺进第二路的走私,王仲廉总指挥每到苏北扫荡时,总要带去几百辆架车、马车货物,到徐州一带出售,回来时,又带回大批烟土、白面、京广杂货等。
此外,还有安徽企业公司界首办事处经理谷养云,与汤之船舶管理所所长陈宏毅公开勾结,以“物资交换”为名,把大别山区皖西一带的茶、麻、竹、木、桐油、生漆等运往蚌埠,大批走私,公开资敌。
待续……
资料来源:《小上海岁月》
(0)

相关推荐

  • 粟裕抓战机能力有多强?侦查部截获一封电令,直接促成孟良崮战役

    粟裕抓战机能力有多强?侦查部截获一封电令,直接促成孟良崮战役

  • 小上海岁月丨汤恩伯在四省边区的种种罪行

    汤恩伯在四省边区的种种罪行 汤来若 汤恩伯,浙江人,日本土官学校出身.他以反共反人民起家,与反共打手胡宗南同为蒋介石所器重,时称"汤胡",汤原任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副司令长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小上海岁月丨旻轻:界首琐记(上)

    界首琐记 旻轻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豫皖边界.颍河中游的界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党豫皖苏鲁边区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是从敌占区到大后方的通商要道. 为了弄清界首的发展历史,我们曾作过专门调查,通过查阅档 ...

  • 小上海岁月丨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张士友 田耀武 一.抗战前后界首三镇的商业分布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界首镇商业的主要布局:一是沿河沿的海晏街和大义街的盐粮.杂货行业,它是界首的主要商业区和主要的行业:二是南 ...

  • 小上海岁月丨马建忠在界首

    马建忠在界首 魏继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各派势力都把界首当作一块肥肉,企图捞点油水,发国难财,中统.军统特务也插足其间为非作歹.一时间,界首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被国民党反动派搅得乌烟瘴气.同时界首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图源:<界首市的诞生>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卢保东 南新街  北起西卫民街丁字路口,南至小南门,现改为南新兴街,南新街仅有零星商店门面,多为居民住户,有几家屠夫,做杀猪.宰牛.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卢保东   一.刘兴镇的兴起 刘兴镇位于界首城颍河南岸,抗日战争初期,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以农业为主,是一个地道的偏僻村落,仅在每年的正月二十九日古庙会上,显得有点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李建军   界首的商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各方面的变化而萌生发展起来的.仅从界首几易其名来看,除政治原因外,与商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溯本求源,界首古名"界沟&qu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完)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 李建军 经营的主要商品和商品来路.去路: 当时经营的主要品种有:京广杂货.纸张.文具.五金.颜料.中西药材.栗炭焦炭.竹木山窑.棉纱布疋,烟草纸烟.食盐.食糖.大豆.麻油.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