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时间丨朋友的等级只是类别不同 都值得珍惜
原标题:朋友的等级
1
地铁中,无意间听到身边两个男人的对话。一个说,哥,我记得你有个朋友在银行工作,还是个小领导,能不能找他帮忙……
被唤作“哥”的那个中年男人不等对方说完便打断了他:不能!
声音不大,但态度坚决。
为啥不行?你们不是朋友吗?
是朋友不错,不过我跟他只是普通朋友,一起吃吃喝喝行,不适合相互添麻烦,等级不够。
朋友还分等级?年轻男微有不屑。
朋友当然要分等级啊,你以为是个朋友就可以拉过来用?幼稚。
听到这一句,我到站,走出地铁,没入拥挤的人流,终究忍不住莞尔:在心里给“朋友分等级”的中年男默默点了个赞。
我知道,他说的这个等级,不是与人交往的势利心;等级的高低,也不是以对方身份、地位的高下划分;而是一个成年人对友情的深浅有度,知道哪一个朋友适合雪中送炭,哪一个只能是锦上添花。就如不久前看到一本书中的话:有的朋友,能相约一起喝个下午茶已经很好。又说:谁的友谊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还不都是一来二去在困难中建立起来的?
是啊,相对于非血缘亲情、非神奇爱情的寻常友情,这两句话真是再正确不过。
2
细细想来,亲情来自天然,是真正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于无声处有惊雷。爱情则无道理可言——刹那的一见倾心,也有成全天长地久至死不渝的能量。唯友情,既非天生也少有一见钟情的诱惑力,是需要按部就班、合情合理发生和发展的。那些很铁的朋友,要么是一起经历了光阴的洗涤,要么是并肩承受过苦难的磨砺……总之,是有前提和因由的。
如果只是一起碰过几次面、吃过几顿饭,或恰好于一场旅途中遇见,看过同样的风景……即使当下相谈甚欢,也只暂停留在表层的好感——可以自此成为熟人,或以朋友相称。但并不如此便成莫逆,放心倾诉甚至安心麻烦,甚至托付生死。寻常的遇见和好感,根本承载不了这种分量,只会把刚刚萌芽的友情吓退。就像地铁上那个中年男,知道自己和银行朋友之间的深浅,如果贸然开口,恐怕日后连坐下来一起吃顿饭的机会都没了。
说到一起吃饭的友情,也不可小觑。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对人际关系其实也是挑剔的。陌生人无意邂逅,一起吃过一顿饭,还希望彼此能有下一顿的重逢,已实属难得。至少证明双方还有一点相互欣赏,和能够共鸣的话题。这也是建立一段友情的基础——成熟的思维提高了我们的分辨力——非同类,不同行。
所以,少年人交朋友,可以全凭着一股子热情,成年人则早已不同。
3
如今回想,少年时期交下的朋友,真是五彩缤纷,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三观,因打过同款游戏、不喜欢同一个老师,或者共同逃过一次课,都可以立马“铁磁”。所以,少年的友情肆无忌惮又随心所欲,可信手拈来,也可随手丢弃。而那些经历了时光淘洗和生活磨砺的,则变得坚实强大,可靠可信,最终成为“莫逆”。
若仅仅吃过几顿饭,相对聊得来,而并无其他交集的朋友,突然之间提出一个分量不轻的要求,为这个要求需耗费时间、精力、人脉,或许还有别的什么,换作谁,怕也从心里要疏远了这个贸然开口的人。这种行为,大抵就叫做“不懂事”吧?
不是没有诚意,而是交往过浅,到不了那种程度。就像地铁里中年男所说:等级不够。
4
其实,对于友情的等级,每个成年人的心里都有明确的分类。
比如,我碰到难事,需要有人相帮,都会不假思索摸起手机打给璎,甚至完全不考虑时间早晚,她是否方便接电话。就像她可以为了任何事情随时找我一样。即使因为能力不够,未见得可以事事周全,也一定是尽心尽力的。因为,我和璎的感情,足够这种等级。
我们是高中同学,相伴相知,无话不谈。
大学考到同一个城市,毕业后又去了共同喜欢的另一个城市,合租一间小屋,相互陪伴,在陌生的地方一点点扎下根。我陪她坐过一天一夜的硬座去遥远的地方跑业务,她也曾两肋插刀为我去追讨过欠款;我陪她承受过失去亲人的悲痛,她陪我经历过失婚的苦楚……
我们在时光里,把这段年少情感熬成了坚固的成年情意,笃定可以一辈子“相互麻烦、放心依赖”,是书中说的“一来二去的困难中建立起来的情意”。幸运拥有,放心使用,而且,倍加珍惜。
当然,我也喜欢“坐下来一起喝杯温馨的下午茶”或“一起看过同样风景”的情意,珍惜那种单纯的风轻云淡。我知道,这同样很难得。所以于我而言,朋友的等级,并不是轻重之分,而只是类别不同,都值得爱护和珍惜。(文丨清欢 《品读》原创)
编辑:孟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