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流泪,丢中原后蒙古人有多惨?王爷闺女的嫁妆不值两副甲

元朝灭亡后,蒙古王爷们丢失了中原汉地,带着部众和奴仆跑回了蒙古老家,在经济和军事上甚至人口构成上都有了巨大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有甲胄的蒙古战士大为减少,甚至产生了王爷闺女嫁妆不如两幅铠甲值钱的窘况。

元朝皇帝和北元大汗虽然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但经济基础截然不同,对草原民众的掌控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尽管草原上的蒙古人看不惯忽必烈及其后代,但忽必烈和他的子孙到底掌握着汉地的经济资源,平常可以在蒙古草原投放粮食,灾年可以让蒙古人吃上救济粮。元朝皇帝还手中掌握着大量汉地制造的铠甲和武器,元朝皇帝可以支配整个蒙古的民众,调动披甲比例很高的蒙古大军,因此元朝的蒙古大军和明朝的蒙古部落武装装备也大相径庭。

蒙古军力的衰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明朝初年,蒙古人还能从中亚亲戚那里得到装备,不断插手中亚新疆事务的瓦剌人手中还有大量中亚风格的铠甲。土木之变前后的瓦剌人并不缺乏铠甲,明军遗留的数万副铠甲他们都没有捡走,便宜了于谦。关于明朝中期蒙古的武器价格,《译语》(嘉靖年间的尹耕根据正德年间的资料写的)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那就是“为 造 甲 胃 一 副 酬 以一 驼(等于其他牲畜九头),良 弓 一 张或 利 刀 一把 酬以 一 马,牛 角 弓 酬以 牛,羊 角 弓 酬以 一 羊”。这个报价并不具备普遍意义,因为它是蒙古专业兵器匠人领取的酬劳,蒙古工匠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手艺减免赋税,这个价格是严重缩水的,并不是普通蒙古民众拿到武器的价格。在嘉靖年间,俺答汗得到白莲教的帮助,从山西等地引来大量汉人民众后,蒙古人的军工生产有了极大进步,不但传统的铠甲生产得到回复,甚至出现了马铠、攻城设备和火器,这一时期蒙古人的铠甲比例也到了大幅提升。明朝对俺答汗士兵的描述是“铁马金 戈,明光耀 目 ”, 八 角盔兜、镀金钢 盔、环 刀、各种铠甲等武器也频繁出现在当时蒙古军中。

随着俺答汗们信仰坚定,把大量手工业产能用在了虔诚敬佛上,蒙古骑兵的装备水平又开始下降。在17世纪初蒙古人兵器价格暴涨,变成了头盔一顶相当于驼一峰或 其 他牲畜九头,腕甲一对相当于牲畜五头,一支枪相当于牲畜五头,全套铠甲可以换取牲畜九十头,高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九头,中级刀剑一把相当于牲畜五头,弓 和 箭筒 相 当于牲畜三头。

在草原上生存,一户人家要保持中产水平需要100到200头牲畜,一副铠甲已经是一个蒙古中产人家的全部家底,因此蒙古人都轻易舍不得装备。这一时期蒙古人婚丧嫁娶的行情是王爷嫁女儿,苦主,不,亲家要拿出150匹马和400只羊;王子台吉嫁女儿,聘礼是牛50头羊100只,两副全套铠甲还有的找(蒙古公主出嫁人还要30到15件贵重物品)。

因为铠甲实在太贵,卫拉特联盟甚至规定40户人家每年要集资两幅铠甲。在蒙古人铠甲越来越少时,八旗军的铠甲越来越多,蒙古人自然就被八旗军打得俯首称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