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犍陀罗吗
本周开始新系列——“佛像的故乡-犍陀罗佛教艺术展”。
看到这个展览挺偶然。上个月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本来是冲着著名的梁庄王墓出土文物和曾侯乙去的,没想到省博正好在办“佛像的故乡-犍陀罗佛教艺术展”,这就顺便饱了眼福,不敢私藏,赶紧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犍陀罗的佛像艺术非常有名,国内外各博物馆多有收藏,可惜分布的很分散,每个博物馆只藏有数件,每每感觉不够过瘾,这次湖北省博的展出就相对集中,一个大系列看下来非常酣畅~
接下来几周时间,我们“喜欢博物馆”会分几期把这个展览介绍给你,希望你喜欢~
犍陀罗是在公元2、3世纪时古印度的一个古国,具体位置在现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两国之间。这个位置在当时是中亚、南亚和东亚之间的交通要道。
佛世时代的古印度16国地图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后,在这一地区得到传播发展,到公元2—3世纪达到鼎盛。而就在那一时期,亚历山大大帝完成了远征,希腊-罗马文化对这一地区产生深刻影响。
具体是大约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国后,先在今天阿富汗的北部地区建立了巴克特里亚殖民地,命令自己的士兵与当地女性通婚,这就产生了之后的印度-希腊王国,而该王国民后来又南下在犍陀罗地区定居。
犍陀罗佛教艺术就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它最大的特征是融合与多元。佛教喜欢把佛陀神化、人格化,这恰好符合了希腊、罗马文化“神人同型”的造像传统。于是犍陀罗艺术家使用了很多希腊、罗马造像的技术和审美,将佛陀和佛教中圣人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造像融合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宗教元素,欣赏时常常给人惊艳之感,这和混血儿看上去特别好看是一个道理~
人们总是喜欢熟悉中的意外。
犍陀罗佛教艺术也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直接源头,从新疆、敦煌、大同等地的早期佛教石窟中都能看到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影响,所以我们一般认为犍陀罗是佛教艺术的故乡。
接下来就先请你欣赏三件犍陀罗佛像,先有个大概的感受。
公元三世纪 佛陀头像
湖北省博物展出
你一定发现了,本件佛陀头像的头发是希腊式的波浪状,一看就有西洋味~佛陀的脸型也有浓浓的希腊感觉,鼻梁高耸,眼睛微闭,面容慈祥。
有趣的地方是佛陀的耳朵较长,这和希腊雕塑就不一样,所以这应该是受印度本土佛像风格的影响。这就是融合。
公元3-4世纪
佛陀坐像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
这是一件释迦摩尼的坐像,佛祖结禅定印趺坐。
本件传出自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的兰迪 卡塔尔,脸部雕刻非常精美,端庄秀丽,嘴角微翘,像是含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衣纹飘逸流畅,是一件精品。
犍陀罗佛像的衣纹很有特色,往往流畅而贴身,能表现佛的骨肉,这也是罗马-希腊雕塑的独特手法。
另外,这是一件灰泥佛像。所谓灰泥技法是在先制作木胎,之后在木胎上缠绕绳子,再抹上灰泥造型。这样的造像效果会很准确、细腻,比起石像会轻很多,搬运较方便。这种技法在当时应该很流行,因为在犍陀罗地区常有制作灰泥塑像的刮刀出土。
公元2-3世纪
佛陀立像
湖北省博物馆展出
同样是受古希腊罗马风格影响的波浪发型。仔细看会发现,佛的左脚稍稍往前踏出,这种造型也是受到古希腊雕塑的影响而来。
本件出土地传为塔科特 巴依,该地的土壤含有大量铁元素,附着在佛像上使佛像外观呈现出红色。塔科特 巴依是犍陀罗的中心地带,高水准的工匠云集于此,所以此地出土的犍陀罗顶峰期佛像最多。
我自己觉得佛像的欣赏相对简单,美与否不用多说,大家眼睛雪亮,用心感受即可。今天这第一期你一定对犍陀罗有了个初步的印象。而之后我会用几期陆续介绍佛像以及它们讲述的佛的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今天先介绍到这,祝你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