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为何叫苏州?
苏州博物馆内景
苏州地处江南,有2000多年历史,物产丰富,风景优美,而且人文荟萃,盛产文人雅士。大家是否想过,这块土地为何称为苏州?
苏字的繁体写法是“蘇”,这个字从草、从鱼、从米,原意为万物复苏。一个字就概括了地方特点,这里确是草木繁盛的鱼米之乡!
因占尽地利,苏州自古富足,文化艺术也充分滋长。明清以来,苏州出现大量能工巧匠,其中很多是学识渊博的文人,因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远超一般匠人,而应被称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称为“苏作”,深受明清皇室青睐,一度引领宫廷时尚。
明清时期的“苏作”,门类众多,工细艺雅,琢磨奚劳,精益求精,妙手辈出,佳作不断,以至“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诸如玉雕“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漆器“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比旧还过”,织绣“工巧殊过,犹胜于古”,家具“材美而坚,工朴而妍”;又如,苏扇“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苏裱“吴装最善,他处无及”,苏灯“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1
今年是苏州博物馆新馆建馆十周年,苏博与故宫博物院联袂举办了“苏.宫”-故宫博物院藏苏作文物展,将百余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集结回乡展出,小编专门拍回照片,将陆续在本公众号内发出,方便大家欣赏。
明 万历 三松款 仕女图 竹雕笔筒 (正面)
明 万历 三松款 仕女图 竹雕笔筒 (右侧面)
明 万历 三松款 仕女图 竹雕笔筒 (左侧面)
明 万历 三松款 仕女图 竹雕笔筒 (背面)
这件笔筒是明代晚期著名竹雕艺术家朱三松的作品。朱三松是嘉定人,嘉定在1958年划归上海,在此之前属于苏州。朱三松和他父亲朱小松以及他爷爷朱松邻合称“嘉定三朱”,都是中国竹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简单的说,他爷爷是竹雕艺术的开创者,他父亲是奠基者,而他青出于蓝胜于蓝,攀上了竹雕艺术的高峰!
看这件竹雕,历经数百年时光,颜色已经变得深红,主画面是一位仕女,头戴风帽,手拈兰花,傍石而立,石旁边是一棵古松,穿岩而出,盘曲矫健。
仕女右侧山石上阴刻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大家知道乾隆皇帝有写诗的习惯,在宫内欣赏了某些艺术精品后他喜欢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赞叹之情或者记录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显然,这件明代笔筒深受他欣赏,所以特为题诗之余还在笔筒上找到一块空白,令高手匠人刻了上去。
诗云:
不期精细期苍古,以朴因之历久存。
(从万历到乾隆有160多年)
生面略殊倚修竹,幽兰在手默无言。
创为邻鹤有来由,善画而今画少留。
(这里乾隆搞错了,作者不是爷爷,是孙子)
刻竹依然传片羽,可思业亦贵箕裘。
诗歌很朴素,首先表达了价值观,追求俭朴苍古(真是得不到啥就希望得到啥)。接着描述了画面。简述了作者的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他艺术成就的欣赏和不得见到更多作品的惋惜。最后和我们广大老百姓一样,慨叹这东西少了,价格一定很贵吧?!
清雍正 顾珏 竹雕迎驾图笔筒(正面)
清雍正 顾珏 竹雕迎驾图笔筒(背面)
顾珏也是嘉定人。活跃于清代康熙、雍正期间。
这件笔筒雕刻了山林中一位文士携书童正向空中拱手作揖。而空中的云烟之间隐约现出华盖车辇。辇中有王母和众仙女,掌扇奏乐。
顾珏是以雕刻精细著称的,精于浮雕,崇尚繁复和精细,作品“刻露精深,细入毫发”。看这件笔筒,果不其然!
比较上边那件仕女笔筒,一精细一苍古,风格迥异,却都很美!
清早期 吴之璠 刘海戏金蝉 竹刻笔筒
笔筒的主画面刻画刘海在两株松树旁信步缓行,一手持钱串并担负长帚,帚上伏三足金蟾,一手持葫芦。刘海回首与蟾蜍对视,咧嘴而笑,憨态可掬。
年长日久,人物部分的色泽与去地的背景色之间对比强烈,这就是去地浅浮雕的独特美感。筒身有填绿色阴文行书款识:“吴之璠制”及隶书乾隆御题诗一首:
一帚扫清三界尘,戏蟾犹自不离身。
还金篇与伊谁论,仿佛其人道姓甄。
吴之璠也是嘉定人, 是书画家、竹刻家,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据说这种“薄地阳文”浅浮雕竹刻技法是他首创!这种技法是承袭嘉定三朱的高浮雕传统,运用竹材特性,以微凸的浅浮雕技法雕出纹饰主题,留出大片空白另刻诗文以作衬托。
他的作品流传绝少,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乾隆皇帝在内府看到他的笔筒作品,见刻有“槎溪吴鲁珍”名款,询问鲁珍何人,侍臣据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入奏,从此名声大噪。
清早期 竹雕 五老图 笔筒
清早期 松山款 荷蟹图 竹臂搁
这件臂搁采用陷地深刻技法。正面雕有一朵正欲开放的荷花,还有一朵荷花已凋谢,花朵膨大形成莲蓬,内生莲子。两张荷叶卷起,一作虫蛀状,一中心伏卧一只螃蟹。
这件作品倒是非常符合当代主旋律~
注:
1 “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 序
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