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为什么有些学生的“后劲”很足?27年资深教师说出原因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苏轼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神通”,深刻说明了读书的力量所在。古代的学子经受读书的洗礼,用知识净化心灵。现在的学生读书,往往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部分学子自读小学起,便暗自发力,想要用尽全身心力量,提升成绩分数。到了高中时期,更是拼尽了浑身解数。
有心栽花花不开,有些学生夜以继日、宵衣旰食的读书,也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尤其是临近高三时期,这类学生名次明显落后。而有类学生的成绩却蒸蒸日上,这类学生被认为“后劲”特别足。
27年资深教师直言:这类学生的“后劲”特别足
高中课堂多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有的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而有的学生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这样就使得排名成绩千差万别。
高考是改变学生命运的一次重大考试,教师尤为重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以及老师的对比发现,有的同学成绩已经明显定型,想要获得质的飞跃往往很困难。
有一类同学在高一、高二时期可能名不见经传,但是高三时期突飞猛进,成绩名次名列前茅,而且每年的这类学生屡见不鲜。有一位从教27年的资深教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他说:“这类学生具有自律、智商高、心理素质强大的特质,这是他们'后劲’特别足的原因。”
为何这类学生会成为“黑马”?
之所以这类学生能成为黑马,冲进前几名的阵营,是因为其身上具备的这几个特质,尤为珍贵。
自律是学习的前提
保持自律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学生进入高中后,其学习内容与初中明显不同,内容繁杂而深奥,以往的死记硬背的方式并不适合如今的考试要求,抽象思维要求高,导致学生的成绩波动大,长此以往,对学习内容出现厌倦之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提高成绩。
自律性较强的学生,坚持几年如一日的学习,知道自身的缺点在何处,坚持不懈的学习,深谙木桶效应的原理。
例如其英语科目薄弱,便会日日抽出时间,进行单词的背诵与语法的学习,很多学生有没有这样的毅力。虽然短期内看不出差距,但时间久了,日积月累的堆砌,差距就会慢慢体现出来。
智商高是先天优势
高中的知识难易程度明显增加,尤其是数理化,这些科目考察的都是学生的智商能力。学生的智商能力必须达标,虽说勤能补拙,但对于智商不高的学生来说,在高中时期要花费极大的气力。
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
高考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要经过多次考试的考察,成绩能更好地说明知识的把握情况。多数学生经过一次次考试的失败,会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自我怀疑,可能会自我否定,产生消极情绪,尤其看到曾经的“手下败将”,如今成绩却步步高升,会产生挫败感。
拥有强大心理素质的学生,深知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两次的成绩靠后,并不能主宰今后的成败,深知最重要的考试是高考。
不以旁人的成绩改变作为成功定义的标准,始终以自己作为比较,旷日持久地积极扎根,其成绩的提升不过是时间问题。
懂得如何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之一,学生并不应一味消极防御,应“主动出击”,狭路相逢勇者胜。
保持好良好心态
在高考时,所有的学生都会产生紧张情绪,殊不知这是致命的缺点,过度的紧张会影响实力的发挥。
若是因为一科成绩的落后,而影响了后面的发挥,便得不偿失了。相反,良好的心态能帮助学生超常发挥。
答题“先简后难”
各个试卷的试题分布情况多是先易后难,学生先做能确保到手的分数,再返回攻克一些较难的题型。
实在不会时,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自己会的题不丢分,不在过难的题目上浪费过多时间。
多数学生因为自身的知识短板,而否定自身的学习能力,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这些都是错误的心态。
高考中不同科目的培养方向不同、考点不同,人无完人,部分科目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学生不够优秀。
最后我想说,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如今胜负未定,何必仅因为一两次的失败,而轻言放弃?
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调整自身,学习“黑马”同学的优点,获为己用,自己也将终成“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