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济水” 征文 | 品济水 | 作者:​杏圃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从第一次踏访济渎庙以来,三十余年间,我曾无数次触摸济水的温度,无数次凝望济水的地图,无数次从故纸堆中寻找济水的身影。之后,我又千里迢迢,顺流而下,用脚步走读了古荥、菏泽、阿井、会河、趵突泉、小清河……我反反复复地思索,一次一次地发问:这,是怎样的一条河流?
渐渐地,济水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清晰、明朗起来。
济水之品
《尔雅·释水》曰:“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济水与江、河、淮的相同之处,都是独流入海的大河;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济水相较于其他三条河流更清莹、明澈。清代蒋作锦在《东原考古录》中曰:“水清莫如济,故济以清名。”
济水初源太乙泉发源于海拔1715米的王屋山,是天上之水,纳琼浆,沐云雨,是岩中之水,滋松柏,经石隙,伏流百里之后,化身为无数个清澈的泉眼,在龙潭和济渎庙周围喷薄而出。宋代以百家为一里,五里为一乡,济渎庙所在地顺理成章地呼作“清源里”。横贯黄河之后,它仍不改“清”的本色,在荥泽化为碧波荡漾的百里水国。出巨野泽,汶水汇入,两股清流合并,会合的地方叫做清口。即使到了下游,它仍然不改“清”的夙志,以“清河”为名。清河河道因被黄河所夺,便另辟蹊径,新开的河道命名为“小清河”,原来的河道则称为“大清河”或“北清河”。
历代帝王对济水的封赠,都包含一个“清”字:《旧唐书·礼仪志四》载,天宝六年(747),唐玄宗封河渎为灵源公、济渎为清源公、江渎为广源公、淮渎为长源公。《宋史·礼志八》载,康定元年(1040),宋仁宗诏封江渎为广源王、河渎为灵源王、淮渎为长源王、济渎为清源王。《元史·祭祀志五》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加封江渎为广源顺济王、河渎为灵源弘济王、淮渎为长源博济王、济渎为清源善济王。
上述各代对四渎的封赠,都是“雨露均沾”,你有他有全都有。而对于济水来说,宋徽宗似乎爱重有加,不仅亲自书写过一通《灵符碑》,还特别加赠崇名美号。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宣和七年(1125),寇发邻郡,将犯济源。邑人向济水神祷告,忽降雷雨,沁河水涨,“雷雨迅兴,沁河有汤池之险;旌旗剡列,南岸象羽林之严”,于是贼寇仓皇而逃。邑人将此事上奏徽宗,徽宗颁布《济渎清源忠护王诰》,曰“河阳济渎庙清源王,利泽溥博,阴福吾民”,“嘉叹不忘,宜崇美号,庶答灵贶,式慰民心,来格来歆,一方永赖,可特封清源忠护王”。所以,比之江、河、淮,济水又多了一个显赫的名号。
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济水,也几乎无一例外地落脚于一个“清”字,如南北朝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诗》曰:“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宋人司马光《寄题傅钦之济源别业》曰:“林间清济水,门外太行车。”宋人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其八曰:“念君如济水,抱清伏泉壤。”金末元初耶律楚材《过济源和香山居士韵》:“覃怀胜游地,济渎垂名久……平湖涌泉注,清凉莹无垢。”明人胡应麟则咏曰:“济水东回众壑驰,才人名迹尚清漪。”
与“清”相对应,是“浊”,黄河是浊河的代表,所以称为“黄河”“洪河”。诗人咏赞济水,常常拿黄河来反衬:南北朝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曰:“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唐人李颀《杂兴》曰:“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唐人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曰:“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宋人刘敞《题戚化源画清济贯浊河图》曰:“浊河清济坐中分,沙浪澄波两逼真。自画壁来多少日,能知清浊几何人。”明人喻均《暮春一日同李长卿侍御登泰山有怀》其二曰:“齐鲁千峰望里开,浊河清济日萦回。”清人李长霞《途次齐河县过黄河》曰:“湛湛清济水,忽入浊河流。”
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仁人君子的高尚节操,是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古代读书人往往以“清流”自任。清清的济水,化育了一位举世称道的清廉之士傅尧俞。傅尧俞(1024-1091),字钦之,出生于济水之滨的郸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后徙居孟州济源,为官三十载,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傅尧俞早年监西京税院事,留守晏殊、夏竦皆曰:“子有清识雅度,文约而理尽,卿相才也。”傅尧俞死后,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司马光赞之:“清、直、勇三德,人所难兼,吾于钦之见焉。”邵雍曰:“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傅尧俞不慕荣华,在济水之源筑草堂自居,友人苏轼、苏辙、司马光、文彦博、黄庭坚等纷纷作诗以赞。宋人刘攽在《傅尧俞草堂歌》中,把傅尧俞比作太行和济水,其诗曰:“太行之上无高山,济水之外无清源。闻君筑居山水际,清高正为君家言。”
唐大和年间,诗人白居易任河南尹。他专程踏访济水之源,在济渎池畔徘徊良久,作《济水》长诗一首,诗曰:
盈科不数尺,岸柳难通舟。何为来自古,列渎宗诸侯。
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一道截中贯,曷尝浊河流。
山川自改色,湛湛澄霜秋。岂徒宅神物,亦足容虾鳅。
我思古之人,洁志为身谋。衣冠坐涂炭,恶恶心忧幽。
不但听渔父,扬波自贻羞。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自今称一字”,是何字?当仁不让,必是“清”字无疑了。
济水之外无清源,横贯黄河自不浑!济水,涓涓细流,清清如许,流淌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册中,镌刻在千百万仁人志士心田里。
济水之志
与江、河、淮相比,济水水量最小,流程最短,为何能够跻身于赫赫大名的“四渎”之列?
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所以这个问题,唐太宗李世民想不明白,朝堂之上咨问百官:“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水甚细而尊四渎,何也?”众人顾左右,皆不能答。只见负责修撰国史的著作郎许敬宗从容对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
“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许敬宗可谓一语中的。然而,济水赴海的征程并不是一泻汪洋、一帆风顺的,而是历尽曲折,“三洑三见”,这也正是济水最为传奇之处。《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是为一洑一见。《水经注》曰:“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古沇水从王屋山上小小的太乙池出发,随即潜流于地下,穿过王屋山下长达百里的地底,至济源城北双源喷涌而出,西源为龙潭,东源为济池。两源分别流出龙河和珠河,在济渎庙东交汇,形成古济水,绕济源东南而过,流向今温县西南。明人薛瑄《秋日王屋道中》曰:“崎岖连日太行中,王屋名存县已空。济水难寻潜地脉,天坛遥见出云峰。”
“入于河,溢为荥”,是为再洑再见。《水经注》曰:“《释名》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尚书》曰:荥波既潴。孔安国曰:荥泽波水,已成遏潴。”古时济水在温县西南虢公台潜流地下,截河而南,越过黄河以后,在荥阳北复出,潴积为荥泽。元末明初谢肃《荥阳》曰:“济水出王屋,既伏仍流行。大河不能限,东南溢为荥。”
孱弱细微的济水如何穿越浩瀚奔涌的黄河?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地下洑流说”认为:济水从黄河北岸潜入地下,潜流而过,清水并没有与浊水混淆,南岸复出地面后,依然保持着清流本色。“河济并流说”则曰:济水与黄河交叉并行,不久就各走各的路,互不相扰。《尚书·孔传》曰:“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还有“河道侵夺说”:黄河侵夺了济水河道,济水与河水斗,南岸溢出的其实是黄河的一条支津。——支津(或曰枝津)不同于支流,支流是汇入一条大河而不直接入海的河流,而支津是从一条大河中析出的河流。
究竟哪一种说法是历史真相,我们不能做出评判。是谁赋予了济水神奇的本领,让它潜伏地下,越过黄河,重现南岸,而成为一个传奇?或许,历史的真相永远消失了,我们已经无踪可循;或许,“截河而南”本身就是一个臆想,误导了世人几千年,任凭大家纷纷猜测。然而,人们宁愿相信“截河而南”是真实存在的。唯独是清济,出污泥不染,是人们心中的美好理想。
在荥泽以东,济水又转成伏流,向东潜行至陶丘之北(今山东定陶西),再次从地下溢出,一路向东,这是济水的“三洑三见”。明人谢肇浙《游阿井》曰:“济水伏流三百里,迸出珠泉不盈咫。银床玉甃闭苍苔,余沥争分青石髓。”
其实,济水并非止于“三洑三见”,济南诸泉水,似乎可以视为“四洑四见”。趵突泉、黑虎泉、五龙潭、珍珠泉,百泉喷涌,千流竞发,如白浪翻滚,如银花玉蕊,为“泉城”带来了无限生机和灵气。
历代文人学者对济水“三洑三见”、独流入海给予高度评价:南宋蔡沈《书集传》曰:“济水性下劲疾,故能入河穴地,流注显伏。引趵突、阿井为证。盖古时济水所经之道,随地皆泉,即随地皆济。”明代陆弋《济河图论》曰:“济水既洑流地中,则发地皆为泉,不特历下,诸处为然。是故一现为济源,再现为荥水,三现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也。又何尝见其枯竭耶?”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作《趵突泉赋》,开篇曰:“泺水之源,发自王屋;为济为荥,时见时伏;下至稷门,汇为巨渎;穿城绕郭,汹汹相续。”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白居易《济水》),“清济流不休,终期至溟渤”(梅尧臣《刘弟示诗一轴走笔答之》)——这,就是济水的初心!一脉细流,三隐三现,“过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汉书·地理志》),曲折迂回,波澜不惊,终于实现了它滔滔入海的梦想。
济水之道
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与其说是为人处世之道,又何尝不是汤汤济水之道的真实写照?“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低调,沉静,渊深,和善,成就了一条静若处子、蔼如慈母、能浮能沉、敢爱敢恨的济水。
济水,可以是泉——
沇水初发源于天坛峰太乙池时,不过是一线之泉,纳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光华。晋人郭璞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
济水之源,济渎池畔,百泉喷涌。清乾隆本《济源县志》收录济源名泉18眼。清嘉庆年间,鸿儒刘大观编纂《续济源县志》,时任知县何荇芳下“搜泉令”,让乡民上报各地水泉,新得79泉,加上原有的18泉,共97泉,刘大观据此作《济源九十七泉记》。在济渎庙周边,就有珍珠泉、眼光泉、玉川泉、拔剑泉、琵琶泉、葫芦泉、凤跑泉、万泉等。
而在济水下游的济南,泉水更是另一番喧闹景象。济南素以泉水众多而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著名的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白石泉、五龙潭等72泉,形态各异,水质清冽,济南因此有“泉城”“泉都”之誉。宋代文学家曾巩曰:“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济水,可以是泽——
《晋地道志》曰:“济自大伾山入河,与河水斗,南溢为荥泽。”济水穿过黄河而南,溢出后积为荥泽。在今荥阳一带,古时候是汪洋大泽,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百舸争流,商贾云集。
《禹贡》曰“荥波既潴,通菏泽”,又曰济水“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北,济水汇为天然大泽,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传说尧年老禅位给舜后,回到菏泽养龙以娱晚年。非为巨泽大川,则不足以供神龙潜跃也。
进入鲁西南,济水汇濮水,则有巨野泽。鲁人西出群山,见此连绵旷野,谓之大野。孔颖达曰:“《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北,钜即大也。”元人柳贯《过大野泽》诗曰:“大野自为泽,济流安得通。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揭帆入洪澜,尽此一日风。青山若浮髻,隐见云烟中。”
济水,可以是井——
东汉《神农本草经》曰:“真胶产于古齐国之阿地,又以阿井水煮之最佳”,“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大城西侧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本草所谓阿胶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此井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阿城镇,传说系济水潜流所注,旧泉有九孔,泉窟中住着九条青色蛟龙,故称“阿龙井”。清人陈修园对阿井之水考察后曰:“此清济之处,伏行地中,历千里而发于此井中,其水较其旁诸水重十之一二不等,人之血脉宜伏而不宜见,宜沉而不宜浮,以之制胶,正为血脉宜也。”清代赵培征在《咏阿胶井》中写道:“阿井传来不记年,清流澈底一寒泉。溶溶玉液三宵露,点点丹砂九空渊。淑气问钟疑凤髓,灵源妙化想龙涎。仙胶炼就称良剂,寿世回生几万千。”
济水,可以是渠——
乾隆本《济源县志》载:济源县东关外驿路旁,有熙宁四年(1071)《千仓渠奏立科条碑》。千仓渠上堰源出济庙西,穿庙东流,合万泉寨之水,千仓渠下游即千功堰,源出于龙潭,二堰共利地六十一顷有零。千仓渠开自唐河阳节度温造,年久堙坏,宋比部员外郎陈知俭经管水利,“具询访到利害共一十件,逐件各别立条约于后”,奏请立石定例。
济水,可以是运河——
元世祖至元年间,开挖安山以南至济宁的运河,时称“济州河”,全长近100公里;又挖安山以北至临清的运河,全长120余公里,称“会通河”。两河以安山湖(今东平湖)为中心,连通海河、黄河、济水、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六大水系,江南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运至京师。泰定四年,御史台一份奏章中曰:“自世祖屈群策,济万民,疏河渠,引清、济、汶、泗,立闸节水,以通燕蓟、江淮,舟楫万里,振古所无。”
济水,可以双源齐涌——
济水双源之说有三:一为太乙和济渎。明人吴国伦《济渎》诗曰:“瀹济从王屋,重源百里通。由来浮磬出,只与滥觞同。玉潄西山脉,珠腾北海宫。古今严渎祝,一勺自神功。”二为龙潭和北海。《水经注》记载:东源出原城东北,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之。三为龙池和北海。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曰:“济水,在济源县东北三里,有二源。东源周回七百步,其深莫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以周墙。”如今,济渎庙内的济渎池仍然一分为二,东池为龙池,西池称北海。
济水,可以清浊不伤——
济水东流至温,穿越黄河,潜地而行,汇为荥泽,故《禹贡》曰“入于河,溢为荥”。唐人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曰:“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济水,可以双流并行——
《菏泽县志》载:“自汉以后济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仪封县界流入曹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定陶县南,谓之南济;二是自隶东明县流入,经菏泽县南,谓之北济,二水在巨野合流,北经郓城县南,又东北入东平州界。”
济水,可以此隐彼现——
南北朝时期,菏泽以西的济水上段逐渐堙塞,仅余下段,唐代改称为清河。至北宋,又称北清河。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决溢,合北清河入海,此后黄河遂夺此道。而历城以下济水则渐趋堙塞,齐刘豫时期,在华不注山下筑堰,使源于济南各泉的泺水注入新开的河道,经广饶、寿光入渤海。由此,称由东平经平阴、长清、历城、济阳等地东北流入海的北清河为大清河,称由济南东流的新开河道为小清河。
济水,还可以化为汪洋大海——
济水归于渤海,这就不必说了。而在济水源头,它还另外有一个身份——北海。隋开皇二年(582),隋文帝杨坚下诏,在济水发源地建济渎庙,祭祀济水神。唐贞元十二年(796),唐德宗李适鉴于北海(今贝加尔湖)远在大漠之北,路途遥远,艰于祭祀,遂下诏在济渎庙增建北海祠。自此,济渎庙成为历代帝王祭祀济水神和北海神的指定场所,所以也叫济渎北海庙。祭祀五岳、五镇、四渎、四海等名山大川神灵,唯独在济渎庙一处两祭,这也是一个特例。明人李贤《济源》诗曰:“四面岚光列翠峰,怀州西畔有奇踪。羊肠路险中原隔,济渎源深北海通。”
济水平地开源,穴地洑流,忽隐忽现,或为泉为井,或为河为渠,或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在滔滔入海的征途上,谱写了无数传奇与佳话。也许有人会问,今天的济水在哪里?是的,作为一条大河的济水似乎已经衰微了,但是它却仍然以无数种形式行走于华北平原,长青于文化的河流里,鲜活于人们的记忆中。
老子《道德经》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也。”“天下莫柔弱于水”,而百变又莫过济水。或许,这正应了《周易·系辞下》所说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吧!
济水之德
郦道元《水经注》引《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贞也。”又引《风俗通》曰:“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济”字的本义,就是渡河,引申为救助、补益等。同舟共济、和衷共济、济困扶危、博施济众、济世安邦、救世济民、匡时济俗、拨乱济时……,从这些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到“济”字美好的含义。
长江、黄河发源于雪山高原,浩浩汤汤,一路奔腾,但同时它们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给下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而济水,虽然比较弱小,却是一条温婉不争、多利无害、慷慨恩善、博施济众之河。“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自隋以来,历朝帝王都以王侯之位、国家之礼而敬奉之,王公贵族、钦差大臣、高道大德,奉诏赍香,络绎不绝地奔走在通往济渎庙的大道上。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文帝遣太常寺守散骑侍景昭祭告济渎神,作《祭济渎文》曰:
乾光资耀,坤哉播液,惟渎畅灵,协辉阴辟。
庶象凭和,升降芳沥,蕴神包化,北土宣绩。
温方涌瑞,沇源导济,引流通沧,实侔四体。
作润岱宗,含云吐澧,润波湛湛,川风弥弥。
瞻洪津而怀德,乘长波而钦智,泛龙仪之郁穆,灿玉轩而浮被,沉璋璧之明物,冀牲洁以归寄。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翰林院期间,也曾小试牛刀,代表朝廷写过一篇《西路阙雨于济渎庙祈雨祝文》:“伏以水旱之事,山川所司。农服穑以有秋,天密云而不雨。愧我不德,渎于有神。愿为三日之霖,大慰一方之望。国有常报,我其敢忘。”
明景泰六年(1455),皇帝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马谨致祭,《御制祝文》曰“雨泽不敷,河流欠涞,舟船浅滞,禾稼焦萎”,故而“特致恳祈,幸副悬望”。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皇帝六旬大庆,遣兵部左侍郎李先复致祭于济渎神,《御制祭文》曰“惟神隐见分流,洁清秉德,安润千里,沛泽群生”,“特遣专官式循旧典,冀益赞雍熙之运,尚永贻仁寿之休,俯鉴精忱,用垂歆格”。
济渎庙中还有多通碑刻,记载了祈祷许愿获得“灵应”的佳话。
唐天授三年(692)《马元贞投龙记》载:“廿一日于济渎庙中行道,上神衣,辰时在路,日抱戴,庙中行道,日又重晖。宣读御词,云垂五色,□□□至廿四日,章醮讫,投龙,日开五色,又更重晖。”
金正大五年(1228)《重修济渎庙记》载:“复日至祠,正冠整服,洁礼斋心,夙启天诚,夜获嘉应,膏雨已容耕,春雪又及尺,俄有神物出海,领纸吞酒,朝阙如谢。”使者回京奏上,皇帝大悦,“赐银二万五千星”,用于修缮济渎庙。
元至元七年(1270),中书左丞河南行台姚枢、参知政事怀孟路总管杨果奉命济渎庙祷雨,获得灵应。二人以《济渎庙祷雨感应》为题,各自赋诗一首,表达了不能自禁的欣喜之情。姚枢诗曰:“石坛飞尽赤章灰,蝗孽冥销澍雨来。归奏玉皇香案侧,天颜应为羽衣开。”杨果诗曰:“醮坛人散碧云沈,天表吾君爱物心。一雨霶沱三万里,成汤无用祷桑林。”
元延祐元年(1314)《投龙简记》载:“翌日丙午昧爽,致命藏龙简于济渊,水清可鉴。是夜,天大雷电以风,沛然下雨,田畴枯槁,顿为沾足。”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邑侯史公重修庙记》载:“今年春旱,公祷于庙,辄雨。已复旱,祷尤毖,而雨亦卒应。”
济渎庙的灵应,还表现在人神互通。崇宁三年(1104)《济渎庙龙池灵石之图》碑刻,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大汉通容元年大旱,怀州河内县界沟村百姓李继安,为商泛湖回至君山庙祭奠,忽见一人衣朱衣,将书一封,称达至怀州西七十里济源县西北龙池,此书玉皇敕下济渎神行雨,送达可得赏钱二百贯。李继安遵嘱照办,事悉皆验。
济水通灵之处就在于“事悉皆验”,忠而信,恩而善,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够获得美名呢?
济渎庙中还有一块《济渎潮赐之记》碑刻,其中所记更为神奇:至正九年季春,河内县中道村信士设拜于清源王殿下,于二十三日辰时得蒙潮赐,出绣鞋两对。至巳时复出香囊一个、通草花一朵、大枣一枚。未时又现白绢一匹。晡时拜礼既毕,谨收潮物,而始还家。□抵柏乡,复潮出元献桃□一□。
济水之中可出物,绣鞋、香囊、通草花、大枣、白绢等皆有。古人曰“有其诚,则有其神”,“而神之所以示惠贶于人者,亦因人之诚而应之耳”,可见济水恩德广大,普施众生,有求必应。
一方水土,育一方物,养一方人。《淮南子·地形训》曰:“汾水浊宜麻,济水和宜麦,河水调宜菽,洛水轻利宜禾,渭水多力宜黍,江水肥宜稻。”我国最早培育的农作物“五谷”,一说黍、稷、麦、菽、稻,一说黍、稷、麦、菽、麻,二说不同之处在于稻与麻。无论黍、稷、麦、菽,还是稻与麻,济水流域很早都有广泛种植。尤其是小麦,济水流域不仅是主产区,而且单产高、品质好,在国人粮袋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济水流域特有的物产,比如济渎金蒜。
济渎金蒜,又称庙街蒜,因蒜皮呈红紫色,犹如古铜,且味香、个大、成熟早、耐贮存,故称“金蒜”。济渎金蒜之所以品质优良,主要有赖于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精细的栽植技术。济渎庙四周水位浅,地温高,平地涌泉,北海池、珍珠泉中到处可见向上翻滚的泉眼。为便于排涝,庙街人独创“合瓦地”,就是将瓦错落多层反扣于地下,让水在缝隙中流走,瓦上面覆盖土层进行耕作。这样,既疏通了河道,扩大了种植面积,又能起到保湿保墒、防涝防水、平衡地温的作用。冬季大雪纷飞,合瓦地上则是片雪不留,热气腾腾。
再如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从汉唐至明清一直都是皇家贡品,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郦道元《水经注》云:“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金代易水派名医张元素《洁古本草》曰:“(阿胶)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
一千八百余里的济水两岸,皆是丰饶富足的乐土。济水滋养了沿岸九郡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城市村镇,孕育了古老的中原文明和齐鲁文明,当之无愧是华夏文明早期的核心区域。西汉桓宽《盐铁论》曰:“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被桓宽称为“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十二个城市,济水流域就占了四席: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以济水命名的城市,沿济水而下,依次有济源、济阳、济阴、济宁、济州、济北、临济、济南等。其中先后于两地置济阳县,第一次置县为汉初,属陈留郡,故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境内,第二次置县在唐朝景龙元年(707),属淄州,在今山东省邹平县境内。至于荥阳、兖州,又何尝不是因济水而名?荥泽,其实也是济水;而兖州,“兖”古作“沇”,《史记·夏本纪》“兖州”作“沇州”。济水两岸,又走出了多少各领风骚的英雄才俊:孔丘、孟轲、孙武、贾思勰、卢仝、裴休、荆浩、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
济渎庙清源洞府门有一副对联:“位尊四渎泽华夏,福永千秋济众生。”——“泽华夏”“济众生”,滋润万物,泽被百世,这或许正是济水的大德所在!
余 语
济水之品,清莹高洁;济水之志,远朝沧海;济水之道,通达多变;济水之德,滋养万物——这,便是我对济水的理解!
一条并不强大的河流,在北中原的大地上越过了千山万壑,奔涌了千秋万代,滋养了华夏儿女,孕育了济水文明——这,怎不令人肃然起敬!
千年济水,见证了金戈铁马,见证了流离失所,也见证了稼穑耕读,见证了休养生息,但是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正在见证两岸的丰饶富足、欣欣向荣!
然而,济水无语,依然故我,滔滔东流去!也许,非是无语,而是脉脉含情,盈盈载笑行!
孔夫子如果再次濯足济水,是否会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浩叹?

作者简介:杏圃,文学爱好者,偶以文字自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