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历史:民国时期“废府留县”政策影响下十一府二州二厅的变革输入标题
广西有多少个县市一级的行政区?
冷不丁的这么一问,估计十个人有八个半会想三分钟以上,但想了三分钟,也最多能答出一半。哪一半?那就是十四个地级市: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
但是说到地级市以下具体有多少个县市,那估计十个有十个半一时半会是给不出答案的!自然也就只能上网查查了,根据查到的信息,网上答案是:截止2021年2月,广西分14个地级市,总辖48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43个县、12个自治县,共计111个县级区划。
如果再问冷一点,这些县市区都叫什么名字,那估计更加没几个人能讲得清了。当然,也包括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
广西2020年
这111个县级区划,也是几十年来经过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下形成的结果。如撤县建市的县级市,撤县并市的市辖区,撤镇建县的新县城,等等,这一说起来就是地方的历史发展故事了。
但总的来说,今天熟知的广西各县,虽然在解放后几十年间的发展变化各异,但基本上都是承接于民国时期的建制。由1949年广西区划的15个行政督察区辖下的1市99县变革而来。
那民国时期广西的1市99县的具体变革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这就得扯到民国建立时的一系列政策,即对清朝的行政划分改革——废府存县(又称废府留县)。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行政区划变革,是“市”作为行政区划的发端,并最终影响到今天,基本奠定了现在各省市县一级区域的大体样子。
广西1949年
都知道,清宣统三年(1911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年,广西省的行政划分为十一府,二省直隶厅,二直隶州,辖下八厅,十五州,四十九县及四十二个土属行政区。用现在的话来理解,大概意思就是分15个地区(11府2直州2直厅),辖114个县级行政区(8厅,15州,49县及42土属)。
到民国初立,新制度,新掌权者,时代在变,社会制度在变,那自然方方面面都会有一定的改变。在行政区划方面,变化就更大了,而且是根据时局,一年不同一年,变化相当频繁。
如在1912年,行政划分上承接原清朝的省,府(州)、县(州、厅)三级管理体制;到1913年袁世凯又改为省,道,县三级;到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又改为省,县二级制;后来又慢慢的出现“市”这一级行政,等等。
这只是普遍地方实行的行政制度,在一些省份还有不同行政划分,意义差不多,但名字不同。如广西就有民团区,行政督察区之类,蒙,藏地区还有盟,旗,宗、豁之类。
清光绪1898年
在这个历史时期的频繁变革,自然就给这些地方带来很多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所以今天在介绍各个地方的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带点说法。举个例子,就以介绍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所在的桂平来说,一般会这样介绍:桂平,古称浔州。粗听,这说法很正常,没毛病,这也是当时对州府治所城的一种称呼习惯。
但是,非要挑字眼,挑历史,那严格来说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清代往前,单说浔州,梧州,柳州,桂林这些名称,实际上指的都是一个大的地区,是片不是点,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地区,地级市一级的行政,浔州就包括了桂平,贵县(贵港),平南,武宣四县(清代),桂平只是浔州治所所在地,叫附郭县,是浔州管辖县之一。
不过,认真你也不一定输,查查历史,这句话也是对的。那同样的一句话,又讲对又讲错,光是挑字眼吗?那也不是,这就得讲讲古,讲讲民国初年的废府存县改革了。
废府存县只是这政策的一种概称,统称,代称,实际上这政策的内容很多,废府存县只是其一,是这个政策的开端,后面还有废府置县,废州(厅)置(存)县,废府(州)改县,有着一整套,一系列的条条框框;这政策执行的时间跨度也很长,从1912年开始到1929年才基本结束(以广西为例)。
如1912年1月时先是承接清朝的行政制度,裁撤各府附郭县,以首县原有辖境为各府区域;改直隶厅,州为府;改州,厅为县。具体的就是把原来清代的十一府二直隶州二直隶厅全部改为府,名称用“府名”,取代原来的那些附郭县的县名,这些改名后的府的行政等级,即是县级行政,这叫留府废县,即:
这十五个地方,唯一有大改变的,就是思恩府的武缘县,因为这里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陆荣廷,在他的影响下,不甘心与武仅仅是有缘,而是一心想以武鸣天下,所以就把武缘改为武鸣府。
同时执行的,还有县级的州厅改县(下篇介绍),1912年的这一轮改革后,实际上广西实行的就是省,县行政二级制了,广西省主体行政划分是:1省辖77个县级行政,其中15个县叫府,62个行政区全部改置叫县。(部分区域此时没有改制,如南丹,忠州等十几个地方是后几年才陆续改)
正是这背景之下,“桂平,古称浔州”这句话中的浔州专指桂平县,也就是正确的了,只是说古称实际上也就“古”到1912年而已!
如果是历史这么一直延续,那现在很多地方的历史也就改变了,但民国初年,社会经历了很多的动荡,时局不说千变万化,那也是此起彼伏的,发生的事件很多。如到1913年时,由袁世凯主政了,行政区划的政策就又变了,那就是废府复县。
简单讲那就是凡县级行政区一律改称县,取消所有县级行政区的地名中带“府”,带“州”之类字眼,这就统一了所有县级行政区的名字规范,省,县二级制一目了然!这一年的政策主要影响的就只是1912年那十五个府,所以广西的77个县级中,62个叫做县的名字不变,15个叫“府”的地方又则再次改称,怎么改呢?大体原则就是恢复原来那些县的名字。
改桂林府为桂林县,
改平乐府为平乐县,
改柳州府为马平县,
改鬰林府为鬰林县,
改浔州府为桂平县,
改梧州府为苍梧县,
改上思府为上思县,
改武鸣府为武鸣县,
改南宁府为南宁县,
改庆远府为宜山县,
改百色府为百色县,
改泗城府为凌云县,
改镇安府为天保县,
改太平府为崇善县,
改靖西府(归顺府)为靖西县。
同样,这一轮的改革,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有两个地方没有改变回来,桂林府没有变回临桂县,南宁府没有变回宣化县,而直接叫桂林县,南宁县。
这当然是由当时的一些历史原因所影响,按坊间分析,桂林是当时的省会,“桂林”这个名字广为熟知,历史人文比较深厚,关键是对外影响力说,“桂林”比“临桂”这个名字大,所以继续使用桂林之名;而“南宁”这名,则同样是陆荣廷的因素,在一系列的因素之下,也就没有改回来,并且慢慢发展成广西省会的重要争夺者。
最后,就是以他俩为例子,为榜样,在后来也就有了柳州,梧州两地的更名选择,历史的必然选择之下,这四地也就成为了后来广西最早发展起来的四个地方,《民国“废府置县”的行政区域历史与广西“市”级行政区的诞生》,是广西很长一段时间里重要的四城,最终也是广西最早成立的四个“市”级行政区。
第二个特点就是,那些比较有历史的名字,从此慢慢退出了现实生活,如庆远,浔州,太平,泗城之类,虽然后来在民团区,行政监督制度实行时,这些名字也一度重新提及,但已是渐行渐远,成为历史故事,历史话题了。
那在废府留县制度影响下,类似于地区,地级市的府,州改革是这样,那同样制度下的县一级的名字带有“州”字的地方,又是如何改革,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敬请关注下篇《广西历史:民国时期废府留县政策影响下名字带州的地方的变革》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