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ETF入门?首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指数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证券指数种类已经十分丰富。以中证指数为例,目前其发布的指数数量已经达到1832之多,涵盖种类也较为丰富,指数编制的发展也为ETF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随着ETF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指数基金逐渐成为我们普通投资者的投资配置标的之一,因此,对于指数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迫在眉睫。
因为此前我们很多投资者接触的都是个股,了解的指数也大多是上证综指、深成指、沪深300、创业板指这些基础的指数,而且我发现,其实周围有很多朋友其实连这些指数的运作机制其实也不是很了解。
所以,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面对A股市场琳琅满目、种类繁多的各类指数,经常充满困惑,不知从何下手分析,所以也会对ETF的研究和投资造成一定的认知障碍。所以宽君在这里用一篇文章的幅度,来帮大家梳理一下目前国内指数的编制方式和种类,便于大家在看到ETF的跟踪指数标的时,能够更快的了解这个指数是怎么编制而来的。
首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对指数进行分类,以达到化繁为简的效果。
第一,从指数的资产类型来看,证券市场指数主要可以分为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商品指数、期货指数以及基金指数等,目前除了跟踪基金指数的ETF还没有出现之外,其他类型的指数在ETF市场中均已经有对应品种。随着资产配置越来越为投资者关注,指数从单资产类别的指数扩展至多资产类别的指数,投资者通过投资指数就可以实现资产配置,因此各类指数的产生,也就为我们普通投资者运用ETF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工具基础。(以下仅为举例,并未展示所有ETF)
黄金类ETF
债权类ETF
货币类ETF
第二,从样本覆盖程度来看,证券市场指数主要可以分为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其中综合指数主要以目标类型的所有证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该类型所有样本的整体表现,代表性的有上证综指、创业板综合指数等;而成份指数则主要从所有证券中挑选出代表性较强的部分证券构成指数的样本股,比如沪深300、创业板指(100支成分股)、科创板50指数等等。由于综合指数也包括了流动 性较差的样本,因此成份指数的可投资性往往高于综合指数,所以现在投资关注的更多的指数以及ETF主要跟踪的标的基本上都是成分指数。我们熟知的上证综指目前也只有两支ETF
上证综指ETF
第三,从指数的选样标准来看,证券市场指数主要可以分为规模指数、风格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策略指数等类型。
其中规模指数主要从市值规模角度选择不同规模的样本构造指数,以反映不同规模的样本的整体表现,如中证100指数、沪深300 指数、中证500指数等。
行业指数是根据证券的行业属性进行分类,选择不同行业的证券构造的指数。行业指数既可以在所有的样本中进行分类,如申银万国系列行业指数;也可以在宽基指数中细分,如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300系列行业指数。比如如下ETF就是跟踪的宽基指数中证500里面的行业成分股指数。
风格指数主要是根据样本股的风格特性,选择风格特征代表性最强的部分样本构造的指数,目前A股市场中常见的有价值和成长两类指数,分别选择估值水平较低和成长性较高的股票作为样本股。典型的代表有基本面50ETF:
主题指数主要是根据某一主题(如可持续发展等)选择样本股的指数,这往往也包括主题指数的综合指数和成份指数,如中证系列指数中以央企为主题的指数既有覆盖所有央企的中证央企指数,也有从所有央企中挑选出市值最高的100只股票构成的央企100 指数。目前ETF比较典型的就是一带一路。
策略指数则主要在样本选择中蕴含了某种策略,主要反映投资策略市场表现,实现投资策略的指数化,这包括基本面指数、波动指数等多种类型指数。在ETF市场上红利、低波动类的指数品种也比较多:
第四,从指数的加权方式来看,证券市场指数可以分为价格加权指数、市值加权指数(流通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等)、等权指数、基本面指数等,这几种类型的加权方式有一定的差别,各有优缺点。比如,在传统的市值加权方式下,涨幅相对较高的成份股权重会增加,涨幅相对较低的成份股权重会减少,可能会造成高估的样本权重较大、低估的样本权重较小的情况,从而影响指数表现,比如随着宁德时代股价的不断上升,其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指数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对指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等权指数和基本面加权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通过等权重或者基本面因素进行加权,样本权重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通过等权重或者基本面因素进行加权,样本权重完全与股价表现独立。但这些指数往往是以损失指数的流动性为代价的,股票的流动性往往与其可以交易的市值规模(自由流通市值)正相关,但等 权指数对不同规模的样本一视同仁,基本面加权指数中加权因子与实际流动性的相关性也往往不大,因此在复制指数时,流动性较差的样本股会提高复制的难度,这也是ETF主要还是选择市值加权的指数为主要跟踪对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