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灸法-历史篇 | 灸法的历史源流——明清

扩展阅读

01

明清人的继承与发明

明清针灸学在宋金元针灸理论有较大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一个新阶段:灸疗方面,由艾炷灸发展为使用艾卷的温热灸法。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集大成的针灸著作。书中内容多数是摘录前人针灸学论述而成,且多歌赋形式表述者。

据史料记载及现存的医籍统计表明:明清两代以清代专著较丰,著有《采艾编》、《太乙神针心法》《采艾编翼》、《太乙神针附方》、《太乙离火感应神针》、《灸法篡要》、《太乙神针》(范毓[香奇]编)、《仙传神针》、《神灸经纶》、《太乙神针集解》、《传悟灵济录》、《卷怀灸镜》、《太乙神针》(松亭居士传)、《灸法秘传》、《灸法心传》、《太乙神针十六部》、《灸法集验》、《太乙神针》(作者不详,叶圭序跋)、《经验灸法独本》、《延寿针治病穴道图》等21种。

此外,还有大量论述灸法的篇章,散在于明清两代有关针灸著作或医籍中。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所著《类经图翼.卷十一》中,专门辑录明以前几百个灸疗验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几十种病证。另在《景岳全书》9~36卷所论述各科70余类病证中,有二十类提到针灸疗法,其中涉及灸方的达十五类,并详细论述了灸疗的治疗作用。因此,可以说是对明以前灸疗临床经验的一次总结。

明代伟大针灸学家杨继洲,也重视灸疗的研究和实践,强调针灸并重。《针灸大成》第九卷,论述灸疗凡四十一节,内容涉及广泛,有灸疗、取膏肓穴法、相天时、发灸疗及艾灸补泻等,以及灸治各种急慢疾病二十余种。

汪机、薛已等善用砭灸法、隔蒜灸法以治疗外科疾病;李梴善用“炼脐”法养生防病,法用麝香、丁香、青盐、夜明砂等20味药末填脐中,上盖槐皮,置艾绒,施灸五、六十壮,使遍身汗出。如无汗,三、五日后再灸120壮,这是对唐代孙思邈保健灸的进一步发展。

张景岳重温补亦重灸法,以为灸有散寒邪、除阴毒、开郁破滞、助气回阳之功。明代出现的艾卷灸首见于朱权的《寿域神方》,最早艾卷并不掺药。后来《本草纲目》,药用沉香、木香、乳香、茵陈等与艾绒同搓为艾条,以治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痛经等,扩大了灸法的使用范围。

02

李时珍的贡献

《本草纲目》系本草学、博物学巨著。李时珍撰成于1578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乃由金陵胡成龙刻成出版,称金陵本。据金陵版题名,药图为其子李建中辑,李建元、李建木绘。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生于世医之家。祖父为铃医。父李言闻,字子郁,号月池,当地名医,曾封太医院吏目,著有《四诊发明》、《蕲艾传》、《人参传》、《痘疹证治》等。

1552年,李氏开始搜集材料,为编著《本草纲目》作准备。李氏编著《本草纲目》,以宋代唐慎微《证类本草》为蓝本,集唐、宋诸家本草之精萃,益金、元、明各家药藉之不足,继承我国本草研究的传统,独辟蹊径,把本草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其中对于艾叶的功效记述和灸法的疗效搜集列举相当完备。

艾【释名】冰台(《尔雅》)、医草(《别录》)、黄草(《埤雅》)、艾蒿。

时珍曰∶王安石《字说》云∶艾可乂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乂。陆佃《埤雅》云∶《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医家用灸百病,故曰灸草。一灼谓之一壮,以壮人为法也。

【集解】《别录》曰∶艾叶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

颂曰∶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叶背白,以苗短者为良。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曝干。陈久方可用。

时珍曰∶艾叶本草不着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草多生山原。二月宿根生苗成丛,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丫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浓。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曝干收叶。先君月池子讳言闻,尝著《蕲艾传》 一卷。有赞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又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炷,滋润灸疮,至愈不疼。亦可代蓍策,及作烛心。

【修治】宗奭曰∶艾叶干捣,去青滓,取白,入石硫黄末少许,谓之硫黄艾,灸家用之。得米粉少许,可捣为末,入服食药用。

时珍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故《孟子》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拣取净叶,扬去尘屑,入石臼内木杵捣熟,罗去渣滓,取白者再捣,至柔烂如绵为度。用时焙燥,则灸火得力。入妇人丸散,须以熟艾,用醋煮干,捣成饼子,烘干再捣为末用。或以糯糊和作饼,及酒炒者,皆不佳。洪氏《容斋随笔》 云∶艾难着力,若入白茯苓三、五片同碾,即时可作细末,亦一异也。

【气味】苦,微温,无毒。恭曰∶生寒;熟热。元素曰∶苦温,阴中之阳。时珍曰∶苦而辛,生温熟热,可升可降,阳也。入足太阴、厥阴、少阴之经。苦酒、【主治】灸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别录》)。捣汁服,止伤血,杀蛔虫(弘景)。主衄血、下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苏恭)。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捣汁饮,治心腹一切冷气、鬼气(甄权)。治带下,止霍乱转筋,痢后寒热(大明)。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好古)。温中、逐冷、除湿(时珍)。

【发明】诜曰∶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又以嫩艾作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

颂曰∶近世有单服艾者,或用蒸木瓜和丸,或作汤空腹饮,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

震亨曰∶妇人无子,多由血少不能摄精,俗医谓子宫虚冷,投以辛热,或服艾叶。不知艾性至热,入火灸则气下行;入药服,则气上行。本草止言其温,不言其热。世人喜温,率多服之,久久毒发,何尝归咎于艾哉!予考苏颂《图经》而因默有感焉。

时珍曰∶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带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躁,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着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附方】旧二十三,新二十九。伤寒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以干艾叶三升。水一斗,煮一升,顿服取汗。(《肘后方》)

妊娠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用艾叶如鸡子大,酒三升,煮二升半,分为二服。(《伤寒类要》)

妊娠风寒卒中,不省人事,状如中风∶用熟艾三两,米醋炒极热,以绢包熨脐下,良久即苏。(《妇人良方》)

中风口:以苇筒长五寸,一头刺入耳内,四面以面密封,不透风,一头以艾灸之七壮。患右灸左,患左灸右。(《胜金方》)

中风口噤:熟艾灸承浆一穴,颊车二穴,各五壮。(《千金方》)

中风掣痛,不仁不随:并以干艾斛许,揉团纳瓦甑中,并下塞诸孔,独留一目,以痛处着舌缩口噤:以生艾捣敷之。干艾浸湿亦可。(《圣济录》)

咽喉肿痛:《医方大成》:同嫩艾捣汁,细咽之。《经验方》:用青艾和茎叶一握,同醋捣烂,敷于喉上。冬月取干艾亦得。李亚所传方也。癫痫诸风:熟艾于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间,随年岁灸之。(《斗门方》)

鬼击中恶,卒然着人,如刀刺状,胸胁腹内刺切痛不可按,或即吐血、鼻中出血、下血,一名鬼排:以熟艾如鸡子大三枚,水五升,煎二升,顿服。(《肘后方》)

小儿脐风撮口:艾叶烧灰填脐中,以帛缚定效。或隔蒜灸之,候口中有艾气立愈。(《简便方》)

狐惑虫病患齿无色,舌上白,或喜睡不知痛痒处,或下痢,宜急治下部。不晓此者,但攻其上,而下部生虫,食其肛,烂见五脏,便死也。烧艾于管中,熏下部令烟入,或少加雄黄更妙。罂中烧烟亦可。(《肘后方》)

头风久痛:蕲艾揉为丸,时时嗅之,以黄水出为度。(《青囊杂纂》)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叶二两,醋一斤,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一两上。心腹恶气:艾叶捣汁饮之。(《药性论》)

脾胃冷痛:白艾末,沸汤服二钱。(《卫生易简方》)

蛔虫心痛如刺,口吐清水:白熟艾一升。水三升,煮一升服,吐虫出。或取生艾捣汁,五更食香脯一片,乃饮一升,当下虫出。(《肘后方》)

口吐清水:干蕲艾煎汤啜之。(《怪证奇方》)。

霍乱洞下不止∶以艾一把。水三升,煮一升,顿服。(《外台秘要》)

老小白痢:艾姜丸:用陈北艾四两,干姜(炮)三两,为末,醋煮仓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七。诸痢久下:艾叶、陈皮等分,煎汤服之。亦可为末,酒煮烂饭和丸,每盐汤下二、三十丸。暴泄不止:陈艾一把,生姜一块,水煎热服。(《生生编》)

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野鸡痔病:先以槐柳汤洗过,以艾灸上七壮,取效。郎中王及乘骡入西川,数日病痔大作五壮,忽觉一道热气入肠中,因大转泻,血秽并出,泻后遂失胡瓜所在矣。(《经验方》)

妊娠下血:张仲景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下血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并宜胶艾汤......清酒三升,煮取三升,乃纳胶令消尽,每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

妊娠胎动或腰痛,或抢心,或下血不止,或倒产子死腹中:艾叶一鸡子大,酒四升,煮二升,分二服。(《肘后方》)

胎动迫心作痛:艾叶鸡子大。以头醋四升,煎二升,分温服。(《子母秘录》)

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鸡子大,阿胶(炒为末)半两,干姜一钱。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倾出,入胶烊化,分三服,一日服尽。(初虞世《古今录验》)

产后泻血不止:干艾叶半两,炙熟老生姜半两,浓煎汤,一服止,妙。(孟诜《食疗本草》)

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矣。(《杨诚经验方》)

忽然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团,水五升,煮二升服。一方:烧灰水服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盗汗不止: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通妙 真人方》)

火眼肿痛:以艾烧烟起,用碗覆之,候烟尽,碗上刮煤下,以温水调化洗眼,即瘥。更入面上:艾灰、桑灰各三升,以水淋汁,再淋至三遍,以五色布纳于中,同煎,令可丸妇人面疮,名粉花疮:以定粉五钱,菜子油调泥碗内,用艾一、二团,烧烟熏之,候烟尽身面疣目:艾火灸三壮即除。(《圣惠方》)

鹅掌风病:蕲艾(真者)四、五两,水四五碗,煮五、六滚,入大口瓶内盛之,用麻布 二层缚之,将手心放瓶上熏之,如冷再热,如神。(陆氏《积德堂方》)

疮疥熏法:熟蕲艾一两,木鳖子三钱,雄黄二钱,硫黄一钱。为末,揉入艾中,分作四条。每以一条安阴阳瓦中,置被里烘熏,后服通圣散。(《医方摘要》)

小儿疳疮:艾叶一两,水一升,煮取四合,分三服。(《备急方》)

小儿烂疮:艾叶烧灰,敷之,良。(《子母秘录》)

疮口冷不合:熟艾烧烟熏之。(《经验方》)

白癞风疮∶干艾随多少,以浸曲酿酒如常法,日饮之,觉痹即瘥。(《肘后方》)

疔疮肿毒:艾蒿一担烧灰,于竹筒中淋取汁,以一、二合,和锻石如糊。先以针刺疮至痛,乃点药三遍,其根自拔。玉山韩光以此治人神验。贞观初,衢州徐使君访得此方。予用治三十余人,得效。(孙真人《千金方》)

发背初起未成,及诸热肿:以湿纸拓上,先干处是头,着艾灸之。不论壮数,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乃止。其毒即散,不散亦免内攻,神方也。(李绛《兵部手集》)

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直指方》)

咽喉骨哽:用生艾蒿数升,水、酒共一斗,煮四升,细细饮之,当下。(《外台秘要》)

误吞铜钱:艾蒿一把,水五升,煎一升,顿服便下。(钱相公《箧中方》)

诸虫蛇伤:艾灸数壮甚良。(《集简方》)

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纸上,铺艾,以箸卷成筒,烧烟,随左右熏鼻,吸烟令满口,呵实。(《本草纲目》)

【气味】苦、辛,暖,无毒。

【主治】明目,疗一切鬼气(甄权)。壮阳,助水脏腰膝,及暖子宫(大明)。

【发明】诜曰∶艾子和干姜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每服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日再服。治百恶气,其鬼神速走出。田野之人,与此甚相宜也。

【附录】夏台《别录》有名未用曰∶味甘,主百疾,济绝气。

弘景曰:此药神奇乃尔,不复识用,可恨也。

时珍曰:艾名冰台,此名夏台,艾灸百病能回绝气,此主百病济绝气,恐是一物重出也,故附于艾后。

03

清代的发展与变革

清代前中期针灸学发展趋于缓慢和停滞,道光二年(1822)皇帝颁旨“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医院针灸一科,着永远停止”,针灸从此在太医院消失,使针灸受到了比医学其它科目更严重的打击。但在广大群众中,针灸仍因其简便易行且有效而受到欢迎。

自1822年清太医院取消针灸一科后,针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但由于针灸本身具有廉、简、便、捷、验等优点,因此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不仅能保存于民间,同时能有所发展。如“太乙神针”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针法”发展而成,初现于康熙年间,有韩贻丰著《太乙神针心法》(17l7),惜书中未载组方和制针方法,故流传不广,至雍正年间(1723~1735)经范培兰努力推广颇具疗效,得以流传。咸丰年(1851)之后,不断有新法创用,如面碗灸、银盏灸,使药力更集中、应用更安全、疗效更可靠,并对后世器皿灸的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代,是对我国灸疗法的总结时期。灸疗文献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咸丰时医家吴亦鼎所撰的《神灸经纶》一书,他在该书引言中指出:“灸疗亦与地并重,而其要在审穴,审得其穴,立可起死回生”,说明灸疗之重要。《神灸经纶》全面总结了清以前有关灸疗的理论和实践,并参合了不少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是一本集大成式的灸疗专著。

04

艾条灸法的兴起

明清两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灸法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产生了艾条灸、雷火神针、太乙神针、桃枝灸、桑枝灸、药锭灸等新的灸疗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艾条灸疗的创用。此法最早记载于明初朱权之《寿域神方.卷三》,其云:“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这时的艾条灸还是属于实按灸,即艾条隔纸按压于穴位,隔纸仍为减少患者的痛楚,以后又改为悬灸法,即离开皮肤一定距离灸烤,这种方法既宏扬了艾灸之长,又避免了烧灼之苦。同时,凡是艾炷灸的适应证均可以使用艾条灸,它操作简便,疗效颇佳,倍受患者的欢迎,故而一直延用至今。

艾条灸出现后,为提高疗效,医家又在艾绒内加入药物,制成卷状,用以灸疗。至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一书中,首次提到了掺入药品的艾条灸疗。名为火雷针,后又命名为“雷火针”。这是艾条灸的进一步发展。“雷火针”后来又称“雷火神针”,《本草纲目》记载其艾灸的药物组成为:“艾绒一两,沉香、乳香、茵陈、羌活、干姜、穿山甲各三钱,麝香少许”。这里所谓的针,其实是灸,因它操作之法类似针法——隔几层纸或布,实按在穴位上之故。艾条灸操作方便,痛苦又较小,且可随意调节热力,故很快得以推广。故《仙传神针》中形容其:“欲求其所以治痛之神与祛病之速,莫若针灸。第针砭之法,有用铁针者,有用金石者,有用艾灸灯灼者,种种不一,虽有急救之功,恐伤肌肤,是一痛未除,又增一病,亦非善道,惟有雷火针一法,针即非铁,且不着肉,最为善治”。

清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此时又出现一种叫”太乙神针“的掺药艾条灸疗。用法与雷火神针同,但在处方中不用毒性较大的药品,药性平和,适应证也比雷火神针广泛。并有《太乙神针心法》(韩贻丰)、《太乙神针》(范毓香奇、周壅和编)等专书出现和流传。

清代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一书,又在雷火针的基础上,加减了一些药物,称之为”太乙神针“,二者均用于风寒湿痹、寒性腹痛等证。其后,叶桂又创出了“百发神针”用治偏正头风、漏肩风、鹤膝风、半身不逐、疝气等;“消癖神火针”用治偏食、消瘦,积聚痞块:“阴症散毒针”用治痈疽症等病。

05

器械灸法的发展

明清时期开始注重使用灸疗器械,逐步出现了专门制作的灸器。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以铜钱为灸器,清代李守先在《针灸易学》中使用了泥钱作灸器。高文晋在《外科图说》中又作了进一步改进,使用了灸板、灸罩;叶天士先是用面碗作灸器,以后制成了专用灸器“银灸盏”等。现代用的温灸杯、温灸筒、温灸盒等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温灸器的使用与改革,使灸法更为安全、无痛、不会灼伤皮肤,尤其适用于老人、妇女、儿童、体弱者,成为病家所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

06

隔物灸法的发展

明清以后的隔物灸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又推出了大量的隔衬药物,使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更加扩大。

例如:明代刘纯在《玉机微义》中指出,用隔葱灸治疗疝气;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用隔巴豆饼灸治心腹诸疾、泄泻;杨继洲在《针灸大成》则用此法治疗阴毒结胸;《扬起简便方》中载:用隔白附子灸治偏坠疝气;张介宾在《类经图翼》用隔蟾灸治瘰疬;楼英在《医学纲目》中用隔苍术灸治耳暴聋;朱橚在《普济方》中用隔桃树皮、隔莨菪根灸、隔蚯蚓泥灸治瘰疬,用隔苦瓠灸治痈疽,用隔纸灸治咳痰喘、咯脓血;龚信在《古今医鉴》中用隔花椒饼灸治心腹胸腰背痛。

清代的顾世澄在《疡医大全》中用韭菜灸治疮疡;赵学敏在《串雅外编》中用隔土瓜灸治耳聋,隔鸡子灸治痈疽红肿无头,隔碗灸治乳痈;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用隔槟榔灸治暴聋,隔核桃灸治风湿骨痛;窦梦麟在《疮疡经验全书》中用隔酱灸治脱肛;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用隔矾灸治痔瘘。

此外,还有隔胡椒饼灸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隔蚯蚓灸治疮疡;隔陈皮灸治呕吐呃逆;隔厚朴灸治胸腹疼痛;隔蓖麻仁灸治内脏下垂、脱肛等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明清两代的医家应用隔物灸所选择的间隔药物种类繁多,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范围。

带您进入有爱的健康生活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