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知道弗洛伊德,也许啥都不是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书海遨游 No.20026

书海遨游 No.20026

推荐指数:☆☆☆☆☆

   如果只知道弗洛伊德,也许啥都不是   

——《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

原书阅读:820分钟

本文字数:2,374

本文阅读:7分钟

如果是想了解心理咨询,似乎精神分析学派是一个绝对绕不过去的坎。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应该去了解下,甚至于你越不喜欢越是需要了解,至少你要知道你不喜欢的是什么。

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接近精神分析的向导。也许精神分析的书目已经发指到罄竹难书的程度,但还是可以通过这类提纲挈领的讲述发展史的书来感受一下简单的框架,哪怕还有些模糊,也是不错的感觉。

其实提到精神分析,很多人都会直接指向弗洛伊德。但今天的精神分析已经完全不同了,诚如作者所言,“正统、经典的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的确已经过时了。”或者可以看成一些经典的概念,诸如“本能驱力、俄狄浦斯情结的核心重要性、性和攻击在动机中的首要地位”等等都已经或者正在被重新的解读中。

从精神分析的这段历史中就可见一斑,所有的发展似乎都是在讲某一个经典、理论基础或者看成是前提假设做了重新的解读及假设,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框架和分析体系。以此就产生了,“从驱力的内部世界转向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心理病态转向常态;从成年患者转向儿童发展。”乃至于“标志着后经典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在重点和基本价值观上从理性主义和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和个人意义的转变。”

看过这些历史以后,会让我想到这些所谓的经典,诸如驱力、共情联结、偏执-分裂、抑郁、羡嫉、共情沉浸、替代内省…...也许只是一个个巧妙的象征来描述或者解释那些在分析过程中的现象。世界肯定本不是这样的,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一旦有新的更巧妙的象征,世界就可以变成另一个样子。也许这就是分析的魅力,也是发展的动力。

很喜欢作者的一句话,“象征不是伪装的过程,而是相互转译的过程。”当然作者说这句是在说治疗中对于象征性内容的分析,其实所有这些经典也都是象征。

甚至于不同的学派可以看成在用不同象征在解释这个问题、病症乃至整个世界,当然不同的象征下,转译的过程不同,看到的内容,进行的行为肯定会有不同,于是学派也就形成了。按照作者的说法就是,“每种理论都有自身最偏好的看待现实和理解生活的方式;每种理论都会预先选择它自己叙述中的反面人物、英雄角色和走向治愈的旅程。”

其实看这本书以前,包括看完以后,我都会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精神分析,或者说什么不是精神分析?

因为我是隔壁学催眠的,所以对于作者提及的催眠部分会特别的关注。“精神分析从催眠术中产生,并且自身成为一种独特的方法学和治疗手段。”甚至于我非常同意老佛爷的一个观点,“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因为他已经了解到,暂时性麻痹防御进入休止状态是不足够的;防御需要直接地、有意识地参与并被解释。”

但他为何不来发展发展催眠术,而去搞了一个精神分析。其实现在的催眠术也已经不是那时的那么单纯了。甚至于如果按照作者的定义,“精神分析的概念来自对分析过程的体验,对参与精神分析的双方,都会激起强烈情感、高度消耗能量、深入个人内心的体验,精神分析的概念与这种体验深深相连。”似乎现在几大学派都有这样的影子在。

所以我总是有一个感觉,随着发展也许学派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

我相信精神分析师们不会这么想,因为他们要“与通俗心理学区分开来”,但同时另一方面其实我们能看到的是精神分析和其它心理治疗学派一样,都不那么科学。就像书中讨论的许多都是关于精神分析属于经验主义还是诠释学?

虽然“弗洛伊德最初给出的:精神分析是一种实证科学;它产生的是能够通过清晰界定的程序进行验证的科学事实。”而且“经典精神分析充满了理性主义、客观主义、僵化的父权主义和对常规的成熟的理想化。”但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现在已经不再是这样了。

按照作者的说法,“在基本的意义上,当代精神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寻求基本原理的方法。”如果认同这个观点,那其实精神分析的界限也就不那么明显了。或者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和思考。

当然,这本书不仅是带来很多未解的思考,更多的其实是收获和成长,帮助我找到了一些具体方向。就比如对于拉康的认识就非常契合我现在的一些理念。“从拉康的观点来看,当代其他精神分析思想的重大错误都在于他们把想象当成了现实。没有看到这些只是对潜在的丧失、缺乏和阉割感受的掩盖。引导病人理解语言的异己性,意识到他并未创造他所讲的语言,而是语言先于他而存在并塑造了他的经验。”

更关键的是,“拉康式分析不会以去除症状、改善关系或者以巩固更加协调而有韧性的自我感为目标。”相当之对我胃口。也许拉康将会成为下一扇精神分析之门。

也许我说的这些都是皮毛的理解甚至还有些误解,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之路仍在继续。无论如何,还是很佩服作者的博学和广识能把这些都整理出来,尽量客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虽然作者在书中也致敬了,“科恩伯格是当代精神分析非凡的整理者”,其实作者也在做同样非凡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最后哈维的案例的比较,看出了当代精神分析各个分支的不同取向。

如果你要学精神分析,乃至所有要学心理咨询的,也许都可以来看看这本书,知道你在哪,以及可以去哪。

2020-4-10


“每日糊图”:每天都会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本人看书很杂,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也以此分享给大家,当然更喜欢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每月还会挑选一部当月看的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以此推荐给大家。

(0)

相关推荐

  • 巴黎第八大学新书发布:在21世纪阅读拉康

    Lire Lacan au XXIème Siècle 由世界精神分析协会创始人.弗洛伊德事业学院(ECF)协会前主席.后拉康学派领袖雅克阿兰米勒撰写简介,界定拉康派的取向:并由巴黎第八大学三位主要的 ...

  • 《拉康传》| 苗炜工作室解读

    关于作者 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法国思想家.精神分析师,巴黎七大的历史研究学者.曾先后师从德勒兹.德赛都.福柯等学者.她1969年加入拉康创办的巴黎弗洛伊德学派,成为拉康核心圈子的成员之一. 关于本书 ...

  • 感恩节后的喜讯:芝麻终于向我们中国拉康派开门了

    以命相抵, 做衣服. --山本耀司 <对一例罹患妄想痴呆的中国个案的妄想演变之分析>(作者:张涛,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此个案耗时3年时间撰写,是我的博士论文第四部分精神病中字母之书 ...

  •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南美洲与英国的发展

    二战后精神分析简史:南美洲与英国的发展 作者:安德烈·格林(法国客体关系学派集大成者) 译者:金伟闯 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方向硕士.目前在郑州个人执业 校对:吴张彰 南美洲 在拉丁美洲,精神分析 ...

  • 《弗洛伊德的技术论文》拉康第一个研讨班简介

    <弗洛伊德的技术论文>拉康第一个研讨班简介 作者:Jacques Siboni 拉康公开向  公众开讲的第一次  研讨会,发生  地点  在 圣安娜医院  ,这是在刚刚创建  SFP  ( ...

  • 墙裂推介:永夜微光

    精神分析拉康学派一直受制于双重困境,法语作为一门并不普及的外语,以及拉康"折思"的蜿蜒曲折.中国精神分析拉康学派的发展也因此,总是受困于理论和临床双重文献之阙如,甚至拉康经典文献仍 ...

  • 研讨班计划

    研习精神分析需要个人分析.个人督导.以及持续好几年的理论和临床知识的教学培养.然而,由于临床工作中的复杂性,为了循序渐进的研习,我们将按照以下的大框架开展弗洛伊德拉康取向的精神分析与心理动力治疗的临床 ...

  • 《弗洛伊德理论和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第一节

    <弗洛伊德理论和精神分析技术中的自我>拉康第二个研讨班 [简介]拉康在本次研讨班提出著名的光学模型来解释主体.自我.意识.无意识的关系,并且区分出身体形象.自我理想.理想自我和符号性超我( ...

  • 省悟2018(二)——了解一门新的学科

    省悟2018(二) --了解一门新的学科 <论语>开篇讲的就是为学和交友,用梁漱溟先生的说法,儒家是主张乐感文化的.为学和交友是在"不亦说乎""不亦乐乎&qu ...

  • 精神分析中解释的艺术(摘译)

    选自Nobus的Jacques Lacan and the Freudian Practice of Psychoanalysis一书. 至少曾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弗洛伊德曾强调过,比起解释而言,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