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数字化渗透速度加快5G或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发展速度来看,代表数字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融合渗透的产业数字化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到 80.2%,而在发达国家里,德国产业数字化占比达到了 90.3%,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南非、巴西、挪威等 15个国家产业数字化占比均超过了80%。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具体属性来看,服务业更易于进行数字化转型。
所以在“十四五”期间,提高制造业数字经济规模是一个很不错的发力点,在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就已经达到了45.9%、48.7%和39.4%,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执行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等工业软件普及率达到了68.7%,而且伴随网络强国战略,5G 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当中,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这为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
工业应用最大的需求就是高密度和低延迟,5G技术针对这两点有着明显的既定优势,其一是基于现有蜂窝网络标准,定义了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MTC、扩展覆盖GSM以及窄带物联网NB-IoT,主要面向低速率、超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与复杂度,改善了通信服务覆盖距离与信号穿透性,减少设备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其二是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 在可靠性 99.999%的基础上,实现控制面延迟10ms,用户面延迟 0.5ms,移动性中断时间为0的水平,这对于电动车自动驾驶、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来说意义重大,不过这项技术在目前的非独立组网5G里无法应用,但好消息是在2021年,至少上海等一线城市将会实现独立组网5的全面商用,所以站在“十四五”的高度来说,5G+ 工业互联网的加速会是必然。
在解决了5G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利用5G的高密度、低延迟特性,在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缺陷检测可以通过超清工业摄像头拍摄并快速上传至云端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实现缺陷实时监测和自动分拣。而在工业自动装配时,自动组装、焊接、包装、灌装、喷涂等都需要机器视觉的空间引导,这个引导过程就需要高频次大数据量地上传位置、环境参数等信息,5G的大上行带宽和高可靠性都能满足这些需求,除此之外还有AR/VR复杂装配、自动化机械设备无线接入等等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