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 沈家美
邻居—— 沈家美
东大
沈家美是住在我家隔壁再隔壁的邻居,高高的个子,瘦削的方脸,浓眉大眼,络腮胡子但却刮得很干净的一个中年男子(我记事起他已经是中年了)。
他是有文化的,见多识广还能说会道,哼哼几句戏曲也是有板有眼,还会讲故事,小时候听他讲一个《神灯》的故事曾经很是吸引了我。他还会讲《岳飞传》,应该是读过一些书的。他讲故事还配有表情与手势,放在现在再进修一下,说不定是又一个方清平。
据说家美是劳教释放的,所以没有工作单位,挑着一台黑不溜秋的爆米机,走村穿庄。
家美嫂是一个健壮的女人,虽然说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但为人热情爽朗,勤劳、能干、朴实。夫妻两人都没有工作单位,没有稳定收入,但就是能吃苦,正如贺老六的一句“穷人有的是力气”。
家美嫂是家美在乡下爆米时候认识的,带回来做了老婆。
记得她初来绍兴时要达成一个愿望,就是去火车站看看火车长什么样。提起这事邻居们背后都讥笑她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后来家美带着她去实现了这个愿望,邻居见到火车站回来的家美嫂满脸的幸福感,她还忍不住给邻居们描述火车的样子。
那时他家住一楼一底,后连半间灶披,家美嫂就在灶披间养起了猪,这应该是她农村人的拿手好戏。城市里养猪?放在现在是异想天开的事,可那时就这样。绍兴人有句俗语“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泥鳅黄鳝钻泥土”,没有稳定工作,总还是要生活下去的。
那时人都吃不饱,猪吃什么呢?家美嫂就是有办法,不知道哪里去弄来的一桶一桶的泔水,还有池塘里的浮萍、河里的水草、山上的青草总是见她一担一担往家里挑,不光是喂饱了猪,还垫满了猪窝。有一天她竟挑回来满满的一担猪糞,一边擦着汗一边满脸笑容地说:“今天运气好,见到了火车站运猪的火车,扫来一担猪糞!”。这猪窝里是青草、垃圾、猪糞、猪尿,每天任由猪踩猪踏,所以不岀一月这个猪窝就可以卖了。待到卖猪窝的一天,收卖的人就撑着船泊到昌安桥下,然后一担一担往船上装。不知能卖多少钱,记得那时候斜桥头一家铺子在收购鸡屎,价格是2分钱一斤。那时邻居们背后说她的猪窝哪有猪糞?都是草!意思是猪窝的质量不好。
就靠着夫妻俩的勤劳,他们还养育了两女一子,大女儿起名“拥军”,二女儿起名“爱民”,名字颇具那个时代的特色,可最小的儿子还是走回了民族路线起名“岳民”,这与他读过《岳传》不无关系!
七十年代末,时代迎来了改革开放春风,得益于他俩没有稳定工作,率先跑进个体户方阵,家美嫂做起了服装生意。可不是去服装厂进货贩卖给顾客的那种,是自己动手做衣服,在绍兴瓷厂新马路口摆摊售卖。而这仅仅是她家做个体户的起步。几年后“拥军、爱民”姐妹俩在东街口绍兴大酒店南边开起了服装店,二间门面的店铺,熙熙攘攘人气兴旺。
大概在二十年前一个偶然路遇家美嫂,她热情依旧,非邀我去她家坐坐不可,当时她家就在西小路鲤鱼桥头。老邻居相见颇多感慨,时家美已不再奔波,坐家中享福,虽略显老态,然身体尚健。聊聊这多年来的沧海桑田,谈及儿子岳民自己注册了公司,做了总经理还生意兴隆,从心底里感谢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云云,健谈一如从前。我相信他说的都是心里话,因为他没有必要在我的面前“装”。
又是这许多年过去了,后来我们也没有多联系,家美与家美嫂应该有八十多岁了,但愿她们一切顺利,多享享改革开放的福气!
作者简介:东大, 浙江绍兴人 ,退休工程师 , 老年文字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