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人才美的显现——创新性

人才美不是天然的,而是人类自觉创造的产物,也是人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了美” 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从美学的高度揭示了人按照审美来创造世界的真谛。用马克思这一观点回眸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提升为人才资源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既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人才美的自觉创造过程。人才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不是纯粹的个人意志和行为,在感性显现方面,体现出了创新性、进步性、形象性和忘我性。

一、人才的学术创新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各类人才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人才的创新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等,都需要人才不断地创新实践,因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创新型人才。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人才的创新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创新与精神文化创新;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人才创新可以分为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这里简要阐释学术创新与实践创新的问题。
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看,社会的文明进步离不开学术创新,或者说,学术创新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学术创新一般要通过学术研究体现出来,从大的分类来看,学术研究可以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两大类。
学术创新需要专家学者具有高度优化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创新活动,尤其需要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相融相谐,进而形成创新的聚焦力。但是,我们目前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轻文现象,客观上既造成了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单一与畸形,使我们在实施人才战略方面缺乏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又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国家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出台鼓励人才创新的各种文件,在较大程度上激励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比如2001年6月19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都对人才创新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教授2013年只有47岁,却成为海洋科学界最年轻的院士。2007年吴立新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主持了“973计划”项目“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获得总资助经费达3200万元。2009年,吴立新教授带领的物理海洋学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物理海洋创新研究群体资助。2012年他领衔的“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3年2月以吴立新为首席科学家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变化过程、机理及可预测性”获得科技部立项,并于同年3月11日正式启动。吴立新由此成为海大首位既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又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科学家。
实际上,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才,之所以是人才,一个很重要的主观标志就是具有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创新能力,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仅仅依靠认真和勤奋是不可能做出巨大成就的,惟其如此,我们应该把创新性看作是人才的本质特征。

二、人才的实践创新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需要数量众多的专家学者专门从事学术研究,而且更需要数量庞大的直接从事实践的各类人才,如公务员、技术工人、乡土人才、企业家等。这些人才一般不直接从事学术研究,也不关注求真的问题,而是注重向善,注重改造世界,其主要职责就是在实践中做出实际的成就。
所谓人才的实践创新,就是指各类工作者或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公务员的管理创新,企业家的企业自主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工人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等。这些都是人才在实践中的创新。
人才的创新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但从主观上来看,则必须要求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敢于超越庸常,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还要具有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在综合中求创新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人才的创新性,不仅可以表现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等很多方面,而且还可以在平凡的工作中进行创新,比如在平凡的工作中,熟能生巧,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或者节约劳动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这都是工作实践的创新。

责任编辑:张涛

新/书/推/荐

拙著《人才开发新论》运用哲学、社会学、创造学、文化学、情商理论和生物全息律等新的科学原理,汲取许多先贤时哲人才学、心理学、创造学、成功学、脑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成果,围绕“山型人才”开发,从大学习观和大人才观的全新视域,以全方位的角度,以360度的环视,注重从系统整体性研究人才开发,从全方位、多角度出发,对人才开发特点和规律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思考。

(0)

相关推荐

  • 【瞭望】西欧主要国家科研人才培养机制的新特点

    以英国.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非常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并已形成较为成熟.各具特色的培养机制. 英国:"启蒙培训"与"专家培训"相结合 纵观英国的国家科研人才 ...

  • 113创新型人才培养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期待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为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性",势必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见识到创新.而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立,与这种"接触创新"的期待不谋而合. ...

  • 林建华:中国工程教育需要变革

    摘  要  随着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工程教育模式越来越丰富,新工科建设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从现代工程教育的起源说起,本文介绍了工程教育模式的变迁和各国工程教育的基本概况,并就现实提出了对中国工 ...

  • SCI论文发成功的关键:怎样做好选题与创新?

    选题在SCI论文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论文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那么如 ...

  • 薛永武:人才美的显现——进步性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的创新实践不是个体的自在行为,而是一种新的自主实践,应该体现出进步性.这种进步性集中表现为人才的社会实践蕴含了认识世界的真,也蕴含了改造世界的善,要求人才在真与善的和谐统一中为 ...

  • 薛永武:人才美的显现——形象性与忘我性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的社会实践蕴含了认识世界的真,也蕴含了改造世界的善,其实践活动通过真和善的和谐统一,显现为具体可感的社会形象. 人才的形象性 01 具体而言,人才的形象性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 ...

  • 薛永武:人才美学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学在研究人才与审美关系的同时,还要研究人才美的本质.特征与人才美的创造等内容. 从人才美的本质来看,人才美学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人才美的内在构成和外在显现.人才美的特殊性和本质丰 ...

  • 薛永武:人才美与社会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体美和人的外在美都是人类所特有的美,但这些美主要涉及人的形式美,因而这些形式美本身是极其有限的.审美实践表明,人体美和外在美的魅力只有依存于人的内在美,才能够实现更大的审美效应. ...

  • 薛永武:人才美是最高的社会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在欣赏社会美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人的形体美和相貌美,而且还要通过人的语言美.人格美.心灵美.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真和善相统一)所蕴含的美,从人类自身去探讨美的根源和美的主题, ...

  • 薛永武:从真善美的维度看人才美的审美文化特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从真善美的维度来看人才美的审美文化特征,人既然是最重要的文化形态,显然,人才的美也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离开了人才的美,就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创造,也无法理解审美文化的特征及其本质,因 ...

  • 薛永武:历史哲学、人才学和美学实践对人才美的确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我们倡导人才的美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还可以从历史哲学.人才学和美学的实践中得到确证.我们确认人才的美是最重要的审美文化,这是我们对审美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因为审美文化应该是物质形 ...

  • 薛永武:人才美的特征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美是社会美的核心,集中体现了社会美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历史特性,因此,人才美与一般的社会美相比,更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创造性和价值性的特征. 随着美学向社会实践的广泛渗透,日常生活 ...

  • 薛永武:人才自身的美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人才特征和表现尽管各具特色,但都能够体现出人才美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这一观点对学界研究人的本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谓一切社会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