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土鸡窝”孵出“金凤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图文丨龚杜海

我是来自湖南省安化县奎溪镇角塘村的龚杜海,今年38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我是一名贫困户,说起来挺惭愧的。我的父亲去世得早,从小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庭困难,没读过什么书,没学过什么技术,除了种地、农闲时做点零工补贴家用,别的我什么也不会。加上我身体不太好,2015年以前,我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200元,村上给我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从被评定为贫困户后,我觉得特别自卑,在乡亲们面前抬不起头,我的内心是特别难受。“我不能当一辈子的贫困户,我要通过努力改变我的生活,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我要做一番事业”我在内心暗暗地发誓,但苦于没有脱贫门路。正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给我带来了希望。在镇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和帮助下,最终我决定结合我们矮山溪村山清水秀的优良生态来发展农业生态养殖。

2016年我拿着七拼八凑的3800块钱,还有政府给我的2000元产业扶贫帮扶资金,一共5800元钱的全部家底,到外地学习生态养殖技术。为了节约费用,我背着一袋子方便面就出发了,一路上,晚上我睡车站、饿了就开水泡面充饥,能走路就不坐车。就这样一路辗转,最后我终于找到了我创业途中的第一个贵人,衡阳前顺禽业公司的郝前顺郝总,他在了解我的情况后,毅然伸出了关爱之手,教了我基本技术还先赊销2000只鸡苗给我,这样我有了第一批鸡苗,开始了农业生态养殖。

刚开始养殖场设在离村公路口1.2公里的大山里(矮山溪)交通非常不便,养殖场建设需要的物料和生活用品全靠肩扛手提,经常被挂的满身是伤。为了解决资金不足,我一有时间就帮别人打零工赚钱,就这样在没日没夜的操劳下,总算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建好了养殖场。由于养殖场条件的不足和养殖技术上的短板,我们走了不少弯路。有一次为了保证鸡舍需要的合适温度,在升温过程中造成我和一个同事由于炭火一氧化碳中毒晕倒在鸡舍,幸亏我爱人及时发现才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技术上的短板我们可以学习,但销售上的困难不是学习就可以马上改变的,眼看着鸡苗一天天的长大,销售还没有着落我是急得彻夜难眠。了解到我的实际情况后,镇里领导在安慰我、鼓励我的同时,还帮着我想办法做销售推广,并给予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坚定了我走出困境的信心。这时候,我遇到了事业途中的又一个贵人刘辛洋阿姨。她在一次来镇里办事的时候听说了我的事,特意绕路来到养殖场找我了解实际情况,帮我联系了媒体进行推广,通过宣传后联系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多,养殖场的鸡再也不愁卖了。

在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共同帮扶下,2017年养殖场光鸡就销售了30000多只,销售收入170多万元,实现了产业脱贫,彻底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8年,我扩建了3个养殖基地,饲养了40000多只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由一个年收入不足1200元的贫困户,短短三年就转变成一个拥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养殖企业老板。郝总、刘阿姨的高风亮节让我没齿难忘,政府的关心帮扶让我感恩戴德,我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为家乡的贫困户脱贫尽一点绵薄之力。在我们村上有个贫困户叫周国才,他是个残疾人,无法靠打工赚钱,也没有钱发展产业。我和他签订委托饲养协议,给他免费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指导,以10元每只的价格支付给他饲养工资。今年上半年,他养了3000只鸡,工资就有3万元,从根本上他就脱了贫。像他这样与我签订委托饲养协议的贫困户,我们村现在有102户,每个人的年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就这样,依托政府的帮扶和养殖这个产业,实现了帮助村里的部分贫困户脱贫的初衷。

有媒体报道说我是“土鸡窝”里孵出了“金凤凰”,是角塘村典型的“贫困户带动贫困户”的优秀致富带头人,真的是受之有愧,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乘着政策的东风,加上自身的努力,帮助家乡更多的父老乡亲,共同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为建设畅通、宜游、秀美、富裕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龚杜海

图片来源:龚杜海

期刊总数:597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