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宏 | 板栗胖码病与栗链蚧的鉴别与防治
京东板栗产区糖炒板栗香甜糯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其价格高、效益好,得到广泛栽培。但板栗胖码病与介壳虫类害虫危害近几年日益严重,二者危害的症状相近,都是枝条表皮有异常的凸起。在生产中经常被误认和混淆,但板栗胖码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栗链蚧是虫害。
也叫生理性皮孔堵塞病,属于生理性病害,是目前板栗产区比较普遍的病害。
枝条上的皮孔堵塞,有明显的小凸起。枝条折断有酒糟味或酸味,尤其在4—5月,味道更为明显。严重时,地下根系变黑、腐烂。果树生长受阻,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果园树叶脱落、掉果、枝条枯死。
板栗胖码病危害症状
皮孔指树木枝干表面、肉眼可见的许多裂缝状的褐色,圆形、椭圆形以至长线状的斑点突起。气孔周围的组织胀破,形成一个缝隙状孔洞,好像长了麻子,是一种通气的结构,气体由此出入;是植物相当重要的部分,为茎与外界交换气体和蒸腾水分的孔隙;是气体交换的通道,使内部的细胞仍可获得氧气。同时也是细菌、真菌、病毒的入口;皮孔的形状、大小、色泽随植物种类而异。因此,落叶树冬枝上的皮孔可作为鉴别树种的根据之一。
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板栗胖码病枝条放到显微镜下观察,皮孔是堵塞的。春季发芽时,枝条迅速生长,树体新陈代谢的废物和水不能及时排出,堆积在皮孔处,造成皮孔腐烂凸起。就像人的毛孔堵塞长粉刺一样。板栗胖码病,主要病因在于根系。一般集中连片得病。果园郁闭严重、树势衰弱、修剪不当的栗园易得病;渗水性、透气不良的黏土地易得病;排水不良的涝洼地下雨汪水易得病;不同品种抗性不同,燕山地区的东陵明珠易得病。
有胖码病的栗园,应该选用抗病强的优良品种;在发病初期,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季涝害时及时排水。
1.3.1 选用抗病品种
应该选用抗胖码病强的板栗优良品种。
1.3.2 改良土壤
发病园可以结合秋季施肥,翻耕土壤;刨土或用旋耕机浅耕,增加土壤透气性。
1.3.3 增施有机肥
增加牛、羊粪等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的施用量。果园生草栽培可以快速经济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板栗树根系发育。山区板栗园禁用除草剂,推荐树下生草栽培。
1.3.4 起垄栽植
易发生涝害的平原低洼地,栽树建园时要进行起垄栽植。垄为梯形,上边宽1米、下边宽1.2~1.4米,垄高30~50厘米(视地下水位高低、降水多少而定)。
1.3.5 雨季及时排水
夏季连阴雨季节发生涝害时,及时排水。尤其是涝洼地或是树下的水盆过大,存水过多,更要及时排水。做到雨停地面即干,保证不积水。
介壳虫类害虫种类很多,危害板栗树的介壳虫主要是栗链蚧。栗链蚧属同翅目,链蚧科,是目前板栗树的一种主要害虫,严重威胁板栗产业的发展。
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附着在树干、枝条、枝梢和叶片上刺吸汁液危害。被虫体固定危害部位常密布黄绿色蜡点,枝条下陷,周围呈圆形隆起。直接表现为枝条上有环状凸起,凸起中间像火山口一样稍向下凹陷,凹陷部位最中间又有一个圆形小凸起,一般为黄色,有时为红褐色,这是介壳虫的虫体。整个枝条变“胖”,容易将栗链蚧危害的症状误诊为板栗胖码病。
栗链蚧危害症状
枝干被害,表面有芝麻大小的黄色小亮点;l~2年生枝条被害,表皮下陷皱缩,凹凸不平,在表皮上留下针孔状下陷斑点,斑点周围的表皮成疹状凸起;当年生新梢、新枝被害,表皮皱缩开裂,严重的导致秋后干枯死亡;
叶片受害,呈现淡黄色褪色斑点,影响光合作用,易导致叶片早期脱落。被害树轻者生长不良、树势衰弱、不能抽出健壮结果母枝,栗蓬发育迟缓,果实品质下降,产量下降甚至绝收;危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新梢变脆、变短,极易被吹风折,最后导致枝条干枯死亡,有时整株或成片树体死亡。
栗链蚧以受精雌成虫在板栗树枝干表皮上越冬,多在一、二年生枝上越冬。
栗链蚧成虫
燕山板栗产区,害虫在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虫体开始活动,4月下旬开始产卵,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5~20天,5月下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期经20~25天雌、雄虫体开始分化。第二代若虫发生期在7月中下旬,第二代雄成虫羽化盛期在8月中下旬。9月中旬以后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在嫁接的栗树上栗链蚧比实生栗树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东陵明珠(西沟七号)比其他板栗品种危害严重。对树势弱的比树势强的树危害严重;在南方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危害严重,在燕山板栗产区的遵化市、兴隆县危害较严重。在自然界,栗链蚧的天敌主要有红点唇瓢虫、草蛉、寄生蜂及寄生菌等。
栗链蚧虫体微小,雌虫介壳直径只有0.9~1毫米,肉眼不易发现,要抓住关键时期,进行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只有在若虫孵化初期虫体活泼、尚未分泌蜡质、药剂易接触虫体时喷洒农药,才会起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3.1 严格检疫
严格执行苗木、接穗检疫制度,避免从疫区购入苗木和有虫害树上采集接穗。从外地引入苗木或接穗时,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如果发现栗链蚧,要进行药剂处理。可用15~25升水,加0.5千克洗衣粉,将苗木浸在洗衣粉水溶液中约30分钟,可杀死枝条上的介壳虫。
2.3.2 人工防治
秋冬季结合清园,人工用刀、铁刷刮杀介壳虫体。结合冬季修剪,仔细观察,剪除有虫枝,刮除老树皮,并及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虫源。
2.3.3 药剂防治
抓住若虫孵化初期至盛期最佳关键用药时期,此时虫体活泼,尚未分泌蜡质,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药剂易接触虫体,虫体对药物比较敏感,用药量少、效果好。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具体时间以当地刺槐花开的时间为准。药剂可用25%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用2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洒时应全面均匀,树冠上下、内外都要喷到。受害的一二年生枝或多年生大枝,喷药需要均匀喷淋,以滴水为佳。一般连续喷药2次,如果危害较重,需要连续防治2年。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先用0.5%的洗衣粉液喷洒,30分钟后可以除去介壳虫体表面的蜡质层,再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更佳。
2.3.4 生物防治保护
利用和人工放养捕食性天敌昆虫。红点唇瓢虫成虫、幼虫均可捕食介壳虫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天敌。
红点唇瓢虫成虫
(本文刊登自《果农之友》杂志2021年第7期,原文题目为“板栗胖码病与栗链蚧的鉴别与防治”,作者是来自青龙县娄丈子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的朱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