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公转“快乐”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GONGZHUANKUAILE

公转“快乐”

题记

地球自转一圈所需时间为24小时,而公转一圈则需要365天,如果将地球转动的过程视为一种快乐的话,很显然,地球自转时所收获的快乐,远远要比公转时所收获的快乐短得多。由此,我愚见地由地球自转和公转所获得“快乐”的长短,换位到人的快乐,我认为,每个人为自己所获得的快乐而乐,是自转快乐,而能够将他人所获得的快乐也视为一种快乐,则是公转快乐,且公转快乐才会恒动长久,才是人生一大幸事,才更显人格的大度与高贵。

作者介绍

王立明

中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青岛日报特约评论员。从部转业后,相继在检察院、组织部、纪委、机关工委等单位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岛日报》等报刊电台发表人物专访、新闻通讯、散文随笔、诗歌、评论、言论等稿件500余篇。出版15万字人生随笔《心随情动》。

“快乐”是无人不想、无人不求,且能够让人身心享受、精神愉悦的事情,是人们在获得“外在之求”和“心理之需”后所产生的一种非常具象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快乐”就是被满足。

但是,我认为,人们为自己“获得心理之需和外在之求”被满足之后所收获的这种“快乐”,内涵未免有些太市侩、太薄情,外延表现也太肤浅、太低格,必定是狭隘、自私和短寿的,很难在一个人的心理固化为恒久的“快乐”。试想,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的获得才是真获得、只认为自己的快乐才是真快乐,只将能接受的东西视为快乐,不能接受的东西视为痛苦,且挖空心思去寻找并独享自己的快乐,而全然无视他人在创造与获得后所产生的快乐,更不去主动分享他人的快乐,甚至无端地去敌视或破坏他人的快乐,真的是悲哀又可怜。

懂得快乐真谛并善于享受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一种量度、一种气魄。落笔至此,我不由得想到了万物之母伟大的地球,地球之所以能够承载万物而不覆、历经亘古而不朽,皆因其在“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轨道昼夜不停并快乐地自转的同时,为了让需要她来供养的万物生灵得以永续生长、盎然不息、生机勃勃,又无私地将自己融入到宇宙的轨迹,在接受太阳炙烤的同时,竭尽全力地吮吸太阳的紫气,分享并传递着太阳的“快乐”,实现了与太阳同频共行的“快乐”公转,演绎出了环宇中无与伦比的和美之绝唱。

由地球的公转所获得的快乐和收益,换位到人类,我想,个体生命若要真正获得快乐,并长久地拥有和享受快乐,必须要像地球那样,学会拓宽探求快乐的路径、放大搜索快乐的领域,也就是要跳出自我为大、为我独尊的狭小视角和自转小圈,在自转快乐的同时,力求让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快乐公转起来,真正做到淡化个体、强化群体,既对自己的成功与获得“偷着乐”,又要对同事友朋的成功与获得“开怀乐”,这样的快乐才最有价值,才最为厚重,才最能长久,才最有收获。

钱钟书先生曾写过《论快乐》,文中这样写道:“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由此可见,获得快乐的成本很低很低,就如同获得一块方糖、一只电兔子那般的简单。另外,快乐在人生里也不可太多,多了就变得无足轻重了,也就不会那么诱人了;也不可太少,少了就会让人生索然无味、了无生机。恰当就好,而这恰当源自于拥有知足的心态,无私的品格,利他的胸怀。

我非常赞同“快乐就是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丢掉所有的不快乐,就是快乐”等说法。快乐就是自己奉献之后的收获,就是学会享受他人生命中的快乐,就是把心中的不快乐抛弃,做到了这一切,你就会拥有无比的快乐。而“心中常满足、不与他人攀”则是快乐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见,快乐没有那么遥远,也不必刻意去追求,她就在我们身边。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人,就是一位既珍惜自己得到的快乐,也善于分享他人快乐的人。他从事辛苦且收入微薄的邮差工作,一干就是25年,却乐此不疲。何以如此,他说,凡是接受过他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他将居民的喜欢看作是最大的褒赏,况且他每天都在分享着居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时的那份快乐。为此,日本政府将以前只颁给“社会精英”的国家“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清水龟之助。后来,清水龟之助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传递快乐的人”。

愿人们别再让世俗的尘埃蒙蔽自己的眼睛,别再让太多的功利给自己心灵套上沉重枷锁,别再无端地放大自己的快乐、刻意地缩小甚至无视他人的快乐,始终用一颗真诚、博大、无私的快乐之心去珍重自己、呕歌生命、礼贤他人,努力营造和谐向上、快乐友爱的人际氛围。

编辑微信:lsc527994555

投稿邮箱:lishengcaiyouxiang@163.com

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

长按二维码关注

图片摄影:财宝哥 应文浩

版面设计:财宝哥 凌雨晨 王义翔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