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修仙记〔卷一〕: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上)

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上)

The Incredible Adventures in Hindostan〔1〕

Leon君

印度修仙记 | 1.16-2.1, 2019

众所周知,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即使对印度没有任何了解的普通中国人,都能从《西游记》里知道古印度有个大雷音寺,那里住着如来佛祖。

◆  ◆  ◆

这是我们关于印度和宗教最早的了解,但可能大多数人最多也就了解到这里了。

诚然,对于从小深受反封建迷信教育和学习科学知识长大的中国人来说,宗教信仰更像是神话故事一般的存在,它存在于书本里,存在于风景里,存在于博物馆里,但唯独不存在于生活里。

所以,同样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我,初次来到印度的时候,面对大街小巷熙来攘往的包裹着头巾的人、眉心上涂着红点的人、穿着白色或黄色大袍子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格外吸引我的瞩目。

不需要太久,你就能感受到印度那种通过宗教把古老与现代糅合到生活中,所散发出的独特文化气质,仿佛陈年的酒香渗透进印度社会的每一寸肌理,转而又很自然地濡染到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外国游客的耳目和内心。

比如,我会经常看到,某个正在我前面行走的印度人,突然停下脚步,朝路边低矮的神龛弓下腰,双手合十,闭眼祈祷片刻,再继续赶路。

作为一个无神论者的我,总会莫名被信徒们不经意的行为所打动。

◆  ◆  ◆

在宗教信仰方面,中国和印度完全是两个极端。

对于印度人而言,一个人没有宗教信仰,是难以置信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次在火车上,坐我正对面的印度小哥,注意到我腕子上佩戴着天珠手串,便饶有兴趣地问我是不是佛教徒?而我则笑着否定了他的疑问。

于是他追问:“那你信奉什么宗教呢?”

我抬了一下眉毛,说道:“我没有宗教信仰啊。”

这时他用发现外星生物似的眼神打量了我一下,像是在问我,又像是自言自语:“你怎么会没有宗教信仰呢,你难道不信基督教,或者你们国家自己的宗教么?”

我看到他眼睛里写满了困惑和不解,就好像我第一次站在印度的土地上,看到所有人都是宗教信徒一样,先是不由得惊叹,再是陷入到沉思。

仔细想想,也是,印度是世界许多古老宗教的发祥地,在这个拥有如此绚烂宗教文化的国度,要找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印度人,几乎不可能。

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甚至是指导生活方式的第一准则,宗教信仰的力量远远超过法律对他们的约束。

因此,一辈一辈的印度人,无条件地接受父母所信奉的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无时无刻不与宗教紧密相连。

而我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印度会成为一个宗教大国?为什么这么多种宗教信仰都起源于印度?

又是什么原因能够绵延数千年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印度的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

这一连串的疑惑让我对印度越发感到好奇,我兴致勃勃地流转于印度的各大博物馆寻找答案,后来又从印度人自己写的名叫《惯于争鸣的印度人》一书里,获得了许多启示。

谈到印度宗教的源流,必然要涉及到印度的历史,这两个都是时间轴上的问题。

印度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尚武的民族,基本属于“战五渣”的水平(貌似热带地区的原住民都普遍干不过从温带寒带来的“野蛮人”),外加没有天然屏障的保护,印度河、恒河流域可以长驱直入的开放平原,便经常遭到西北部驰骋草原的套马杆汉子们的暴锤和抢掠,而且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当上统治印度老百姓的霸道帝王。

到了近代,被蹂躏习惯的印度人,几乎没有怎么抵抗就拜倒在高头大马、坚船利炮的英国人的脚下了。

于是,总是不能当家作主的印度人,饱受“二等公民”之苦,早已无暇顾及本民族的历史。

长期处于外族势力的高压统治下,印度文明似乎失去了纵向延伸的空间,就像努力生长的韭菜,每当长高一截,就被农人毫不留情地割去。

因而在这种惨淡的历史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民族,往往蕴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力量。

印度的古圣先贤在这片洒满苦难的土地上,修行悟道,著书立说,为劳苦大众构建起一座座形而上学的宗教殿堂。

这对于那些挣扎在最底层深陷绝望的人们来说,或许是唯一支撑其存活下去的灵丹妙药。

他们不再关注今生的时间和现实的世界(反正关注了也改变不了命运),把更多的信念和希望寄托于来世,去追求看不见摸不着但想起来就嘴角上扬的极乐净土。

所以,印度就这样成为了“天选之国”,成为了众神降临人间的绝佳落点,也成为了众多宗教应运而生的理想摇篮,可以说印度具备一切宗教萌芽与成长的先天条件。

◆  ◆  ◆

宗教的种子撒入印度这块沃土之后,立马如鱼得水,遍地开花。

谁也说不清这座神坛里究竟开了多少朵花,但可以确信的是开得最醒目的那几支,成就了今天印度的宗教色彩。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来印度的第九天,我们从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出发,前往北面10公里外的佛教圣地鹿野苑,沿途看到一座明黄色的基督教堂,一座浅绿色的清真寺,而我们的出租车司机,则是一个锡克教徒。

在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我就密集地接触到了五种不同的宗教形态。而丝毫不用惊诧,这就是印度的社会底色折射出来的独特人文光泽。

你若是初来乍到,一定会觉得眼花缭乱、扑朔迷离,但对于早已谙熟这种瑰怪氛围的我来说,却不啻为旅行记忆中一段手法精妙的蒙太奇。

上面提到的五种宗教,再添上一个耆那教,便组成了当今印度最盛行的六大教派。

其中印度教信徒以人口占比达80%的绝对优势,成为印度第一大宗教。

对,你没有看错,虽然印度对中国人来说最出名的是佛教,但今天的印度,佛教非但不是主流文化,还曾在一千年前中断过,其地位已一落千丈。以至于我在印度的旅行中,除了佛教圣地以外,几乎没看见过在大街上蹓跶的佛教僧侣。

佛教在印度的信众只占印度总人口的0.7%,排名第五。在它前面还有排名第四的锡克教,占比约1.7%;排名第三的基督教,占比约2.3%;而位居亚军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占比超过14%;六大宗教里唯一排在佛教后面的是耆那教,仅占有0.37%。

最后还剩不到1%的人口分给其他所有的小众宗教,比如拜火教、犹太教、巴哈伊教等等。

无论这些宗教你听过与否,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至今仍有着千万人信仰,并虔诚地遵守着不同于世俗之人的清规戒律。

当我辗转于印度不同的城市,游走在迥异的庙堂之间……从德里的锡克教,到阿格拉的伊斯兰教;从克久拉霍的耆那教,到瓦拉纳西的印度教;从菩提伽耶的佛教,到加尔各答的基督教;最后还去到了孟买的犹太教和拜火教,整个旅程犹如参观了一场日复一日、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信息量和知识量忽然爆炸式地疯涨,一时间还难以全部消化。

◆  ◆  ◆

在这些争奇斗艳的宗教花丛中,开得最大、最旺盛的一朵无疑是以国名冠之的印度教(Hinduism)了。

它最标志性的特征是多神论,崇拜三大主神——梵天(Brahma)、湿婆(Shiva)和毗湿奴(Vishnu),他们分别代表着创造、毁灭和维护。

我第一次接触印度教文化其实是在柬埔寨的 吴哥窟 ,教义里的天神、仙女形象和史诗故事被浓缩在精美绝伦的古庙石刻中,艳惊四座。

自此以后,印度教艺术在我的字典里就是“巧夺天工”的代名词。

▲湿婆神铜像,三大男神中湿婆的粉丝最多

现今在印度流行的印度教,形成于公元8世纪,是在继承了印度本土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Brahmanism)衣钵的基础上,吸收同时期其他教派的哲学思想,再揉入印度民间的神话传说、风俗禁忌,逐步发展而来的。

▲象头神格涅沙(Ganesha)石雕,他掌管智慧和财富,是印度人民喜闻乐见的财神爷

按照信众多寡排名的话,拥有10亿教徒的印度教,是世界人口数第三的超大型宗教,仅次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佛教徒的两倍。

当然这也不奇怪,毕竟印度的人口基数大,2017年统计已经攀升至13.39亿了(超越中国指日可待),占比八成的印度教徒,比全欧洲的人口加起来还多。

不过有意思的是,印度虽然是个印度教大国,但它并没有立印度教为国教,印度宪法规定其为世俗国家,属性上和中国差不多,而不同于隔壁的巴基斯坦——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

这个我觉得可能与印度教本身食素、反暴力、不看重物质拥有的教义有很大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印度教徒都比较“佛系”。

如我所见,大多数印度人,在神学思想和宗教禁忌的指引下,确实表现出温和、忍耐、无所谓的一面。

正像印度国父甘地(Mahatma Gandhi)曾说的那样:“如果有人让我给印度教下一个定义,我就会简单明了地说通过非暴力的手段以追求真理。”

甘地不仅笃信印度教即“真理与非暴力”,而且余生也是如此践行的。

他手持长棍,身裹白布,戴着圆形眼镜,理着光头的苦行者形象,便是印度教核心精神的体现。

▲圣雄甘地,印度的“孙中山”

但是,印度教在形塑印度人神性的同时,我们又无法否认它的另一面——种姓制度给印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巨大阻碍。

我们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印度的种姓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借宗教之名,按血统分工的社会等级系统。

印度教把人严格地分成婆罗门(Brahmin)、刹帝利(Kshatriya)、吠舍(Vaisya)和首陀罗(Sudra)四个阶层,然后和社会职能一一对应,分别是祭司僧侣、王公贵族、商人平民和苦工仆役。

实际上,还有第五等的“不可接触者”——达利特(Dalit),其地位卑微到尘埃,压根没有把他们纳入人民的行列。

前面所说的这四个种姓之间会一级一级往下压迫,高种姓歧视低种姓,低种姓畏惧高种姓,每个种姓的人通常只在自己种姓生活的范围内行动,与别的种姓不相交际,互不通婚。

最要命的是不但这种身份和职业是世袭的,就连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也是世袭的。这就导致了几个世纪以来印度僵化的社会结构和孱弱的综合国力。

直至印度建立现代国家以后,才以法律的形式废除种姓制度,并且实施了有点反向歧视意味的“保留政策”,即在参政、求职、升学等各方面固定为低种姓群体保留一定比例的名额,高种姓即使再优秀也不得占用。

尽管政策看上去越来越公正,但人们根深蒂固的阶级观念可不是一纸文书就能轻易消弭的。

我在火车的空调一等座车厢,就见到过高种姓的乘客对低种姓的茶水工吆五喝六的傲慢态度,而后者却仍是毕恭毕敬地端茶倒水。

那种早已深深植根于印度民族基因里的种姓区隔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交往中难以掩饰……可想而知,歧视现象在更加偏远保守的农村,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转念一想,我们在对印度社会风气评头论足的时候,是不是忘却了中国难道就不存在地域歧视、城乡歧视的情况么?

说到底,歧视本就是人类的天性,更何况深受印度教等级观念影响的印度人,这种全国性的移风易俗,必将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不过……我知道印度政府既然迈出了第一步,就不会回头了。

To Be Continued

上期回顾:〔序言〕一个“天上一脚、地上一教”的魔性国度

------------------------------------

下期预告:〔卷一〕永不落幕的世界宗教博览会 (下)

- LEONSPLANET 2019 -

亮子行星 ∣ 你好,世界,幸会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0)

相关推荐

  • 印度教基础知识

    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是印度中世纪初期流传到现代的传统宗教,它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吸收了印度民间信仰.佛教.耆那教等因素发展起来的一系列宗教信仰.哲学伦理观念.仪式.社会制度和 ...

  • 十大宗教信仰人数排行榜 基督教信仰人数约23亿

    作者:好好 宗教只是人类更重要的识别因素.环球世界有数百个宗教.其中,很少有宗教信仰有标准记录.虔诚并不意味着你只需要相信所讲的是什么,而宗教手段就是以正确的方式证明生命,自然和人类的存在.所以,一起 ...

  • 影响10多亿人的印度教,到底是什么样的宗教?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经历.西天就是现在的印度,印度被认为是佛教的起源地,而实际上佛教起源于尼泊尔. 按照正常逻辑来分析,印度一直标榜自己是佛教起源国,印度应该信佛教的 ...

  • 边拜边卖,印度国内神牛泛滥,为何自己不吃却想出口给中国?

    一边拜,一边卖,印度神牛最终沦为财富密码,这背后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博采众议地球议,大家好我是小议,印度这个国家在我们看来十分神奇,或者说十分荒唐,今天我们不聊他们的封建遗毒--种姓制度, ...

  • 原创 | 在印尼,为何宗教非常重要?

    加入印尼视角圈子,里面甚是热闹,就等您的加入了!! (点击小程序即可加入) 印尼并非是一个宗教国家,但是宗教已经成为这个群岛国家不可或缺的意思形态的一部分.印尼小孩子从学前教育之前,就开始被灌输宗教思 ...

  • 印度修仙记〔序言〕:一个“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魔性国度

    一个"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魔性国度 The Incredible Adventures in Hindostan[P.] Leon君 印度修仙记 | 1.16-2.1, 2019 ...

  • 最受我喜欢的男主--推荐修真小说《伪废柴修仙记》

    简介: 纵一身凡骨,仙命难改. 既然不能成为凡人,那就成为这个万华神州 最至高无上的存在. 她的求生之道,永无止境! 全文字数:1094589字 内容标签: 仙侠修真 灵异神怪 主角:青棱 推荐理由( ...

  • 小小说||蚊子修仙记

    蚊子修仙记 有一只修炼了千年的蚊子,常年栖息在深山老林的枯叶间. 这只蚊子有八条腿,前边头上的最厉害像个大钩子.常年在夜色浓浓下,雾色蒙蒙中嗡嗡地唱着欢快的歌.他喜欢这密林,喜欢这黑夜带给他的厚厚的罩 ...

  • 修仙记趣‖扫叶仙人韵事(1)

    河南谒古墓之尉氏谒阮籍墓 丁亥仲春,国钦君约赴尉氏采风.予知此类活动,往者必众,藉故婉拒如旧.国钦再请曰:"不干诸大人.君子事,乃尉氏万亩桃花诚邀也!汝敢复拒乎?"予本与桃花亦无干 ...

  • 新完结修仙文盘点!沙雕女主遇上茶里茶气魔尊,被迫顺毛哄好他

    五本新完结仙侠修真文推荐,献给喜欢阅读的书友们! 我命由我不由天! 当女主成了被刨金丹的废物.被虐身虐心的炮灰女配.魔气缠身的恶毒女配.老公失踪的女妖王.虐文女主的替身小师妹后,她又该如何重拳出击,将 ...

  • 探秘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探秘365天永不落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2020-11-19 19:38:18浙江新闻 11月18日的"在这里看见互联网的未来"栏目,带你提前探秘互联网科技成果展示馆. 本次世界互联 ...

  • 传奇永不落幕!告别投资界一代传奇: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

    投资界传来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 被誉为机构投资者教父的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David Swensen)因病去世,享年67岁. 当地时间5月6日,耶鲁大学发布消息称,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于 ...

  • 传奇永不落幕——纪念大卫·史文森

    暮春可能是最残忍的季节.我收到大卫·史文森先生去世的消息时,心中的悲痛难以自已.尽管我知道,这位全球机构投资界的传奇先驱已经与癌症斗争了九年,但一时间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噩耗. 我很难用言语表达大卫对我 ...

  • 投资大师大卫·史文森病逝,享年67岁!张磊凌晨2点致敬恩师:传奇永不落幕!

    2021-05-07 投资银行在线 2021-05-07 5月6日,耶鲁大学发布消息称,投资大师.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于5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7岁. 斯文森1980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