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简介及风格
古玉受沁或是顺着玉器原有的裂缝沁进去,或是沿着玉质松的部位沁进去,有裂缝的沁痕中间有凹陷。没有裂缝的沁痕往往是自然的渗透状。
古玉包浆柔和、自然,滑熟可鉴,幽光内敛且有古旧之感。而伪造包浆有的过于光亮、轻浮,油性过重;有的没有层次感;有的“包浆”冗厚没有光泽,经过盘弄会自然脱落;有的分布过于均匀,不是经常接触的部位也有包浆的感觉。上述几点都是辨伪者鉴别古玉时所必须把握的。
古玉制造年代的鉴别中,有关古玉鉴定的五种颜色是鉴玉者应当注意的。这就是玉的旧色、本色、墨色、染色和古玉风化后产生的玉皮色。玉的旧色中最受鉴玉者重视的是古玉在土中埋藏时受到的土中所含其他元素的影响,会产生颜色变化,古文献中称其为沁色,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铁锈色、铜绿色、暗黄 色、黑色、白色。人们常称其为铁锈沁、铜沁、土沁、水银沁、水沁。这些色变中除了白色可使玉质硬度产生很大的变化而不太受欢迎外,其他带有色变的古玉,往往市场价格高于不带色变的古玉。
现在流行一种把新玉用细铁丝缠住,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使红褐土锈固结在玉上以冒充古玉的作伪手段。但实则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玉剑具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会上出现,在玉器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过的痕迹,真是不可思议。
器在墓 或遗址中,经受百年乃至几千年土中的金属矿物元素的侵蚀,由玉表渗入肌理,逐步产生了沁色。这种沁色或浮于玉表,或渗入玉肌,瑕疵皱裂处尤为明显。而不同的地域,甚至不同的环境,其沁色有着迥然不同的色差。一般来说,燥土之斑干结,湿土之斑润泽;干结者色常鲜明,润泽者色终黯淡;有土斑并有瘢痕者,大都为沙土坑,无土斑而有瘢痕者,大都是水坑。也就是“近水则湿,远水则燥”之说。
中国从原始社会开始生产玉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专 业,多集中于畿、都邑。自宋至清,苏州成为全国性的制玉中 心。历代王室朝廷皆设有玉器作坊,进行生产。因玉硬度较高,加工时需要特殊的工具和方法,故加工过程大体有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压、刻款等若干工序。仿古玉还要增加“致残”和“烧古”等工序。奴隶社会治玉以青铜工具为主。封建社会由青铜工具逐步变为钢铁工具。石英砂硬度高于玉,因此自古用于磨玉,又名“解玉砂”。当无齿锯前后推拉或鉈、钻旋转接触玉材时,放进用水调匀的石英砂,随工具运动而琢磨成器。玉器的造型、花纹都是靠这种方法制成。
中国古代古玉的鉴定,除了掌握历史上各个时期古玉的地域范围、古玉的类型等基本特点之外,还要多读一些记载出土古玉的考古报告,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博物馆、考古所等文博单位正式出版的古玉图录在手,以供随时翻阅,并且还要经常到收藏有这一时期古玉的博物馆观察实物,对出土古玉的材质、器型、纹饰、雕工等细部特征熟记于心。如果有条件和机会能够经常上手观摩到经过正式考古或专家认可的馆藏古玉,则是增强感性认识的最 佳途径。更重要的是,在前人以及当代被普遍认可的专家的经验基础之上,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实际的古代古玉鉴定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