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黄娥:熬过“异地恋”的夫妻,一定会幸福
文 | 应犹
爱情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都在寻寻觅觅。
在汤显祖《牡丹亭》里,爱情战胜了生死;
而在黄娥这里,刹那即永恒,一生只爱一个人。这是一场漫天卷地的一见倾心,也是一份浓到化不开的痴。
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
明正德五年(1510年),黄娥12岁,正是天真浪漫的年纪。
父亲黄珂是京官,父母都是有才华的人,她自幼天资聪慧,在母亲的调教下博通经史,她工诗文,能词曲,通音律,擅书札。
少女黄娥一出手就是《闺中即事》这样的丽句:“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妙趣横生,技倾四座。
出身显贵,才貌双全的黄家小姐,引得满城达官显贵纷纷上门求亲,黄府门槛几乎被好事的媒婆踏破!
这样一个各方面优异的少女,得一门佳婿似乎不是什么难事。不料,黄娥却统统拒绝了!
因为那一年,她遇上了她的“情劫”。
那个到黄府登门拜会的年轻人如一道光,闪了藏身屏风后面少女的眼。
电光火石,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她终不能幸免,她慌乱不已,手心已然长出纠缠的曲线,哪里由得了她?
一眼万年,她一生都记得那时的怦然心动。而在这之前,她是他的小粉丝,读他的文,听他的词,背他的诗。
他叫杨慎,时年22岁,是首辅杨延和的公子,他一书封神,才华耀世。11岁会写近体诗,13岁诗才轰动京华,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时”的高光时刻,少女黄娥的崇拜不无道理。
有句话说的好:“始于颜值,陷入才华,忠于人品。”
才高八斗,丰神俊朗。12岁的黄娥一颗少女心就痴痴系与杨升庵。她对父亲一再表明心迹,嫁人就嫁像杨慎那样博古通今、志趣高尚、知音晓律的郎君。
你来了,心就锁了。别人再好,过尽千帆不是。
可惜古来男子多早配,五岁一鸿沟,十岁一代人。那时的杨慎已有妻王氏,是礼部侍郎王溥之女。夫妻和美,岁月静好。
爱情的出场顺序很重要,太早出现还没有成熟,太晚出现容易错过。
她不怪他,只怪自己太小,恨未逢君未娶时。她哭,眼泪一滴一滴落在字签上,滚烫无声。
造化弄人,虽贵为尚书千金,她却无法嫁给喜欢的人。她愿给杨慎当妾,却被父亲斥为荒唐。杨慎,成为天边最亮的一颗星,她夜夜仰望。
斗转星移,那个发誓非杨慎不嫁的女子已经21岁了。
在一年年痴情固执的等待中,黄娥已是少有的大龄女。父亲的责备,母亲的眼泪,丫鬟的惋惜,市井的蜚短流长她浑不在意。
那时她已随父亲回到老家成都,日日与诗书为伴,倒是才情精进不少。
一首散曲《玉堂客》又惊艳了时光:
东风芳草竟芊绵,何处是王孙故园?梦断魂萦人又远,对花枝空忆当年。愁眉不展,望断青楼红苑,合离恨满,这情衷怎生消遣!
东风芳草竟芊绵,何处是王孙故园?梦断魂萦人又远,对花枝空忆当年。愁眉不展,望断青楼红苑,合离恨满,这情衷怎生消遣!
身处蜀中,诗名却意外在京城远扬。
这首词也传到一个人的耳朵里——杨慎,此时的他已过而立,官场失意,借“养病”之名在老家新都读书自娱,聊以打发闲暇,原配已于去岁仙逝,仅留一子。
得知旧时世交之女年过二十尚未许人,心中一疼。当年隐约听说黄娥不嫁的原因,直道是小女娃心性,却不想耽误她十年。女儿家的十年,堪比黄金贵。这份情义,杨慎深感愧疚,本短期无意嫁娶,却觉得再不能辜负她,当下遣人做媒。
九年相思泪,化作腮边红霞。
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听闻才女黄娥出阁,一路上,彩轿路过之处,几乎倾城轰动。
人们争相围观,都想一睹“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绰约丰姿。
那天,她是最美的新娘。一袭红衣在身,心心念念之人在旁。她听见自己的心,如海潮般起伏。
她的升庵哥哥,踩着七彩祥云来接她。
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正德十四年(1519年),黄娥21岁,杨慎31岁,兜兜转转,黄娥嫁给爱情。
在世人看来,黄娥出生显贵,嫁入豪门,真是恣意风光。这桩婚事也是门当户对的好姻缘,才子佳人,才华比肩,堪称绝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天可怜见,九年苦等,黄娥终得偿所愿。她得到渴望的东西,一如刘备得了天下一样。
两人新婚,住在状元府石榴阁。正值盛夏,石榴花怒放,那枝头红花,朵朵映霞。黄娥诗情顿发,写下情意绵绵的《庭榴》: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以石榴自比,向自己的夫婿表白。妻子那火热纯真的感情,令杨慎愈加感动,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他们新婚燕尔,心有灵犀,百般投契,惊喜连连。
真真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婚后的黄娥和杨慎既是惺惺相惜的诗友,又是举案齐眉的夫妻。春看新草,夏赏繁星,秋有明月,冬围炉饮雪。朝夕切磋诗文,一起填词作曲,携手同游。清风明月,花前月下,好不幸福!好不浪漫!
中秋之夜,夫妻二人泛舟桂湖赏月。杨慎摘下一枝金桂插入妻子乌黑的发髻,月下赋诗《桂林一枝》:“银汉无声下玉霜,素娥青女斗新妆。折来金粟枝枝艳,插上乌云朵朵香。”
月光如水,妻子娇羞动人,那帧画面又美又暖。
初入围城的幸福,夫君满腹的才华,都让新婚的黄娥感到满溢的幸福感。
新都老家,他们的小日子让俗人羡慕,让神仙嫉妒。
他们都是有远见、有才学、有抱负的青年,并未一味沉溺儿女情长。第二年秋,杨慎携黄娥回京复官。在京城的官邸里,杨慎施展抱负,造福百姓;黄娥料理家事,做好丈夫的贤内助。
无论在新都,还是在京城,一个惊才绝艳,一个温婉娴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离索三十载,爱意从不缺席
这样柔情蜜意的日子只过了五年,厄运不期而至。
嘉靖三年(1524年)。杨家遭遇暴击。二月,先是任内阁首辅的杨延和新帝朱厚熜之间因“皇考”事件,被迫辞官还乡;七月,争斗继续,杨慎仗义执言;接着“左顺门”事件,君臣冲突到达顶点,杨慎带两百多朝臣列宫“大哭”。
此举终于触了朱厚熜逆鳞!龙颜大怒,参与事件的大臣全部被捕,杖责,当时就打死十六人,然后囚于监狱。
杨慎首当其冲,两次受权杖刑,皮开肉绽,死里逃生。被贬谪云南。
少年得志,大开大顺的杨慎,经此打击,命运急转而下。从位极人臣,到发配边疆,仕途上已经破落,生活也开始落魄。
五年的神仙日子,戛然而止!
这时的黄娥本可以离开阶下囚的丈夫另觅,但她没有。也没有任何怨言,还对丈夫的遭遇深表同情。博学多才,铮铮铁骨。这八个字,恰是她最欣赏的地方。
风暴没有将这对夫妻感情消磨,反而愈加弥坚。
杨慎枷锁加身,罪身发配滇南。因从前其父为官时,曾裁撤锦衣卫冗员,有怀恨在心者埋伏途中欲加害。黄娥不辞辛苦,千里跋涉,亲自护送夫君,处处身先士卒,小心的防备。
路途漫漫,前路茫茫。眼见妻子疲惫不堪,行至江陵,杨慎再也不忍心,力劝其回新都。
那日寒风刺骨,千里黄云白日曛,离愁别绪,二人作诗一诉衷肠。
黄娥只身一叶扁舟,回川的背影萧索落寞,杨慎继续被押解,南下荒蛮之地的步履蹒跚。
江陵一别,从此天各一方,一个在荒蛮之地服刑,一个在家乡孤星冷月。
历史命运的浮沉,这对神仙眷侣聚少离多。桂湖泛舟,月下作诗,恍如旧梦一场。
杨慎的不幸,更是黄娥的悲剧。
26岁的黄娥,蹉跎九年嫁与杨郎,蹉跎大半生与夫君不得见,痴痴缠缠,一世的心意放不下!
黄娥曾陪伴杨慎在云南居住过两年,环境艰苦,却甘之若饴。
这一生,杨慎是唯一主角,黄娥的电影里,从来没有别人。
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多年的分离,两人以云中锦书,聊慰相思。
黄娥感性,写下一封封动人缠绵悱恻的家书。往后余生,写的是你,念的是你,痴怨的,也是你。诗作因不愿被人知晓,毁了不少,诗作存世不多,却被后世称为明朝女文学家,四大才女之一。
杨慎理性,30多年的颠沛流离并未消沉他的意志,他博览全书,完成大量学术著作、讲学会友、结诗社、游历名山大川,吟咏诗句。他的诗词,被称为“三百年来最上乘”。终成一代文化巨人。
真正的爱,让他们活成彼此的一道光。
万世浮尘,你是人间归途
一年年,两人攒着劲儿活着。
天子是深深记恨着杨慎,在最高权威的俯视下,他是永远回不来了。
终世宗一世。六次大赦,独独杨慎不得还;按明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年近七旬,曾返泸州,却被云南巡抚派人押解回永昌。
累了、倦了,71岁,杨慎死于破庙。六旬老妪黄氏千里徒步奔丧,见到亡夫遗体,不哭,反凄然一笑。
经十年,黄娥71岁,独自离开人世。
生不同衾,死同穴,二人合葬。71岁是大劫,竟是同期归去。
如今,异地恋,容易无疾而终;夫妻两地,容易劳燕分飞;就是久处的夫妻,也容易相看两厌。
而长情如黄娥,用一生写就一个句子:我的日子慢,一生只够只爱一个人。
长情如杨慎,曾写诗赞妻子:“玉堂金马,曾同富贵;竹篱茅舍,也共尘埃。”精神高度契合的灵魂伴侣,是无人可替代的。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他们分离半生,情书写到老,那颗爱对方的心从未停止跳动。
真正的爱情历久弥新,历经轮回,依然记得,那才是真正的刻骨铭心。
黄杨之爱,所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