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联网智慧远程医疗平台让医疗资源“走进”兴隆县
服务民生 /视联在场
今年8月,视联医疗完成承德市兴隆县智慧远程医疗平台一期建设,其中包括县乡两级的视联网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协同服务平台、视联网区域云影像诊断系统、视联网区域云心电诊断系统,共覆盖兴隆县二十个乡镇卫生院,以及兴隆县人民医院。这是兴隆县首个县域医共体项目,是解决兴隆县当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群众看病难,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一种新型模式。
兴隆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山场面积占84%,沟壑纵横,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县。由于地势原因,兴隆县交通不便,使得卫生资源难以向乡村流动;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缺乏;村里老人居住较多,村民看病难……智慧远程医疗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为解决这一现状,视联医疗积极配合兴隆县卫生健康局“民心工程”建设推动工作,根据兴隆县县域医共体的实际需求,于今年6月参与了兴隆县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项目中视联网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协同服务平台、视联网区域云影像诊断系统、视联网区域云心电诊断系统建设工作。
目前,兴隆县部署的上述系统和平台已进入实战使用阶段。
视联网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协同服务平台
开启上下级诊断“绿色通道”
视联网远程会诊平台搭建起兴隆县人民医院和二十所乡镇卫生院上下级诊断沟通的“绿色通道”,打破交流壁垒,凭借县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通过视联网及音视频互动技术,县医院专家可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远距离会诊,在线实现高效交流。
在视联网远程医疗平台上,县人民医院医生可以同患者主治医师基于共享的诊疗资料共同探讨患者病情,进一步完善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促进院间的交流与医疗协作业务开展。
与传统的远程医疗平台不同,视联网远程医疗平台无损呈现高清医学影像,患者可享受实时传输技术实现视频、音频进行的远程会诊模式,完成医生、患者“面对面”临场高效诊治。
视联网远程影像诊断平台
让医学影像病例高清实时传输
视联网区域云影像诊断系统可实现县域内所有医学影像病例的传输与集中阅片、集中会诊、统一质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视联网区域云影像诊断系统可集中储存县域内各公立医疗机构PACS系统产生的影像及心电图像数据,实现跨机构调阅共享。与此同时,根据影像数据的使用特性,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存储年限要求,视联网区域云影像诊断系统可设计近期活跃影像数据和远期离线影像(含心电)数据的存储方案,为各类影像(含心电)数据的管理和调阅提供方便统一的管理接口及技术方案。
影像资料上传到县医院后,县医院医生出具检查报告,经审核的报告通过平台返回到乡镇医院,基层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诊断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并可以将诊断报告和影像资料一起打印交给患者。
视联网区域云心电诊断系统
实现心电图数据统一储存
视联网区域云心电系统平台实现兴隆县人民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之间心电图像数据的统一存储,实现跨机构心电数据共享。
视联网区域云心电诊断系统已接入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具备接入条件的心电设备,兴隆县人民医院可为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出具心电报告。村民在乡镇卫生院做心电检查,县人民医院的医生根据检查可出诊断报告,实现患者就近享受专家诊断,降低就医支出,有力保障基层首诊。同时在患者授权的前提下,通过视联网区域云心电诊断系统,兴隆县的任何一家医疗单位都可调阅患者心电图像信息。
实现远程超声诊断
实时观看动态彩超
视联网智慧远程医疗平台连接了兴隆县人民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超声设备,同时也打通了众多不同厂商的心电和影像设备,借助视联网视频通讯功能,将超声设备的画面实时两端回传,心电和影像设备通过对接进行上传,满足专家们远程观看实时动态彩超的需求。
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只要具备技师操作水平,即可在本地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域内专家诊断,可以有效增强基层诊疗水平,留住患者。
视联网智慧远程医疗平台以兴隆县人民医院为载体,以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据项目经理张柯佳介绍,视联网智慧远程医疗平台可以帮助兴隆县实现县乡医疗机构的业务往来,通过远程协作方式与县级医院进行联动诊断,解决了兴隆县偏远乡镇人群的医疗就诊问题;加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条件有限,对疑难病症诊断不及时,视联网智慧远程医疗平台可以联系北京医疗专家,对当地患者进行治疗和诊断。
面对项目未来的建设,商务经理杜宗南透露,由于兴隆县紧挨北京,村民看病都想往北京跑,后期除了要连接300个村的心电设备,还希望将北京丰富的医疗资源“引进”兴隆县,搭建起兴隆县与北、专家的远程会诊平台,促进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减轻村民去北京看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