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8篇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中原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摘要: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等相关项目中的考古研究课题相继在中原地区开展。中原地区相关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已指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基础、目标、收获和研究的走向。在深入探讨中原地区的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基础上,进而将研究范围扩大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辽河流域等参与中国文明化进程的其他地区,探讨其社会结构演变所表现出的文明化过程及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梳理出各地区文明进程中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本文所涉的中原地区专指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这里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夏、商文明的诞生地,这一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开展与深人。本文拟就相关的考古工作以及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作以研究,以使我们了解在中原地区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的考古课题的基础、目步深人。
一、概况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制定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的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为进一步开展华夏文明的孕育过程和华夏早期国家形成等研究奠定基础。该项目将研究的地域范围放在华夏集团的中心区—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时间范围定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即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亦大体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2002~ 2003 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聚落结构反映的文明形态”中的几个专题的 考古工作有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古城寨遗址、新密新告遗址等四处,考古发掘取得显著成果,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程预研究的亮点。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的目标是多学科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背景、原因、特点与机制。2004~2005年,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公元前2500~前1500年中原地区文明形态研究”中确定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新密新告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大师姑遗址等六处为重点发掘、研究的中心性聚落。经过参与单位和学者的努力,已取得丰硕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在空间上涵盖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及黄河上、中、下游地区和北方地区,时间起自仰韶文化,终至夏末商初。2006~2008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公元前3500~前1500年中国文明形态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在探源工程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科技手段,结合考古调查、钻探与关键遗址关键点必要的小规模试掘,深化公元前3500~前1500年间中心聚落如铸鼎塬、陶寺、王城岗、二里头等微观聚落形态的研究,通过对这些中心聚落的大型建筑、贵族墓地的布局及其变化的考察,探索中心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中原地区的考古工作除上述遗址外,还有河南郑州西山遗址、山西芮城清凉寺遗址、河南荣阳花地嘴遗址等。
二、考古发现
在中原地区,涉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工作,为叙述方便大体依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为序介绍之。
(一)仰韶文化时期
公元前3500~前3000年,为仰韶文化中晚期。在中原地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选择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和郑州西山遗址作为重要遗址进行研究。
河南灵宝铸鼎源地区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存分布的中心区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就在这一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工作,其目的是为加强对黄土塬地带新石器文化孕育、产生、发展和变迁的环境背景和聚落形态的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原地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程。其中灵宝西坡遗址属铸鼎源仰韶文化聚落群中规模较大的一个,即成为考古工作的重点之一,其文化性质当为庙底沟类型中期略偏晚的遗存。2001年春第二次发掘中所发现的三座仰韶文化房基面积较大,形状相近,布局与结构基本相同,均为四面坡式房顶的半地穴式建筑。这些房基形状规则,居住面、墙面处理考究,房内柱础面在夯打前设置,可见其营修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准确计算,已具备较高的建筑技术。经调查这种房基在该遗址至少还有七处,分布在遗址的南区和北区,其仰韶文化遗存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庙底沟类型中晚阶段。2002年春,在第三次发掘中,发现仰韶文化中期半地穴房址F105,其室内面积达2以平方米,整体占地面积达5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