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息肉验案两则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以息肉式突出或隆起生长的全部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胆囊息肉病因较为复杂,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胆固醇代谢紊乱、胆囊的排空功能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病理上可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增生和腺肌瘤等类型。中医认为,胆囊息肉与“浊毒血瘀”关系密切,临床上以化浊解毒、逐瘀散结治疗胆囊息肉。
某男,40 岁,2009 年2月3 日初诊。主诉: 上腹胀痛不适,恶心纳差,面黄小便黄一周。现病史: 近一周来,自觉上腹胀痛不适,淅寒发热,右肩背部疼痛,恶心纳差,面目小便黄,便秘,乏力。查体: T38.5℃ ,神清,面色黄,皮肤、巩膜重度黄染,上腹压痛( + + ) ,墨非氏征阳性,肝脾未触及,心肺(-) 、舌红、苔黄腻、脉弦。B 超示:胆囊壁粗糙,胆囊息肉样变。
西医诊断: 胆囊息肉、肝内胆汁淤积。中医诊断:黄疸(湿热内蕴) 。治则: 清热利湿退黄。茵陈30g,焦山栀9g,制大黄9g,炒元胡 9g,垂盆草20g,薏仁15g,车前草9g,甘草5g,半枝莲 20g,连翘 9g,神曲 9g,5 剂。
2009 年 2 月 8 日二诊: 患者自觉诸症好转,上腹部仍时有胀痛,因要外出打工,嘱中药续服至黄疸全退复检。带方: 茵陈30g,焦山栀9g,制大黄9g,炒元胡9g,垂盆草20g,薏仁15g,车前草9g,甘草5g,半枝莲20g,连翘 9g,神曲9g,云苓15g,5 剂。上方续服至 26剂时,黄疸消退,于 2009年3月9日在上海武警总队医院复检: 谷丙转氨酶 31.0U/L、谷草转氨酶 40U/L、总胆红素 22.6μmol /L。效不更方,又续服 10 剂,于 2009 年 4 月 5 日从上海返回复诊。患者神清气爽,面色红润,巩膜白,纳香,已正常工作,舌淡苔薄,脉小弦。B 超示肝胆脾胰正常。续拟健脾疏肝利胆以善后。处方: 党参 15g,云苓 15g,白术 9g,茵陈15g,薏仁 15g,神曲 9g,车前子 9g,炒元胡 9g,桔梗 9g,半枝莲 15g,甘草 5g,5 剂。
马某,男,29 岁。2014年04月18 日初诊。患者右胁肋胀痛 2 个月。脂肪肝病史 2 年,平素饮食嗜辣,嗜肉食,疼痛发作时攻窜不定,口干口苦,口黏,晨起尤甚,纳呆,夜寐可,腹泻,大便日行3~4次,呈水样或糊样,舌质黯红,苔黄腻,脉弦滑。查体: 胆囊区压痛阳性。查腹部彩超示: 胆囊多发息肉,大小约为 0.7 mm × 0.6 mm。西医诊断: 胆囊息肉。中医诊断: 胁痛。证属浊毒内蕴,胆络瘀阻。治宜化浊解毒,逐瘀散结。方用柴金化瘀方化裁。药物组成: 柴胡 15 g,郁金 12 g,金钱草30 g,海金沙 30 g,鸡内金30 g,茵陈15 g,白芍20 g,青皮12 g,蒲公英 15 g,黄芩 12 g,厚朴15 g,茯苓 12 g,薏苡仁30 g。日 1 剂,水煎 2 次取汁 300 m L,分早、晚 2 次温服。服用 10 剂。服药后,诸症渐愈。前方奏效,继服原方,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症状变化调整中药处方,共服药 45 剂,复查腹部彩超胆囊息肉已消失。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化浊; 郁金活血祛瘀,行气解郁,利胆退黄; 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化浊,散瘀消肿,使胆汁下泄于小肠; 茵陈清胆利湿,为治肝胆疾病之要药; 浊毒结滞经络,阻碍气血运行,方用青皮、白芍、厚朴疏肝理气活血,茯苓、薏苡仁健脾助运化浊,使瘀祛浊化,毒无所依; 蒲公英、黄芩清热化浊。诸药合用,通胆腑,泄浊毒,疏肝郁,畅气血,肝胆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胆汁得以正常分泌和排泄,息肉无生成之源。胆囊息肉属有形之征,多由气聚血结,瘀血停着而化生,故化瘀透络为辨治主线,应贯穿治疗始终。
本文节选自2011年23卷7期《中医药临床杂志》之《茵陈蒿汤加味治疗胆囊息肉胆汁淤积症治验》;2015 年1 月第37卷第1期《河北中医》之《柴金化瘀方从“浊毒”论治胆囊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