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湿类《精选男科常用方新解》
清代医家汪昂所著的《医方集解》是中医综合性方剂学。
中医男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源远流长,历代医家治疗男科疾病的方剂散在于浩如烟海的古今医籍中,余广收博采,纵横比对,梳理内涵,归纳共识,突出疗效,精选男科常用方30余首,辑为《精选男科常用方新解》,皆为历经古今医家验证,疗效确切,以为临证备用。
清热泻火利湿类
八 正 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木通6克、车前子15克、萹蓄12克、瞿麦12克、滑石30克、炙甘草9克、大黄6克、栀子9克、灯芯草6克。
【用法】水煎1剂,日2次分服。
【功能】清热泄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应用】适用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术后尿潴留,前列腺增生、阳痿、早泄、不射精等属湿热下注者。
【方义】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其证为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药品化义》谓之:“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篇蓄、瞿麦、车前子为臣药,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煎加灯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新解】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药也。方中入心经药物5种,有木通、瞿麦、栀子、灯芯草、炙甘草;入膀胱经药物2种,有萹蓄、滑石;入肝经药物1种,有车前子;入脾经药物1种,有大黄。从药物功能分类来看,利尿通淋药6种,有木通、瞿麦、萹蓄、滑石、车前子、灯芯草;清热药1种有栀子,泻下药1种,有大黄,补气药1种有炙甘草。
方中木通、瞿麦、栀子、灯芯草清心泻火,以除下移小肠之热,利尿通淋,以除渗入膀胱湿热,炙甘草益气调和,防止清利太过之弊,皆手少阴心经药也;萹蓄、滑石者,足太阳膀胱经之药,清热利湿通淋,以除内蕴膀胱之湿热;心与膀胱经药同用,则源清而流畅。车前子清热利湿通淋而不伤阴,以清利子热;大黄泻热通下而清脾胃,实则泻其子,以助清心泻火之力。群药共用,而有清心泻火,利尿痛淋之功。
【按语】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若热淋日久兼寒或阴虚火动或气虚不摄者,均不宜使用。
【原文】八正散出自宋.陈师文等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又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泳,并宜服之。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文献】徐大椿《医略六书·卷七》曰:“热结膀胱,不能化气而水积下焦,故小腹硬满,小便不通焉。大黄下郁热而膀胱之气自化,滑石清六腑而水道闭塞自通,瞿麦清热利水道,木通降火利小水,萹蓄泻膀胱积水,山栀清三焦郁火,车前子清热以通关窍,生草梢泻火以达茎中。为散,灯心汤煎,使热结顿化,则膀胱肃清而小便自利,小腹硬满自除矣。此泻热通闭之剂,为热结溺闭之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