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翡翠掀起了在世界范围内收藏的高潮老翡翠交易蓬勃!
从明晚期的嘉靖年间(嘉靖元年1522年)至清末光绪七年(1881年)约360年间,缅甸雾潞河矿区开采的翡翠是举世公认品 质 最 好的老坑翡翠,其中大多数都以纳贡或官民商业渠道方式收纳于明清两朝了,这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不容否认。
老翡翠的中的棉是非常少的,甚至没有,就算是有也是细微的点状呈现的,而新种翡翠中的棉是非常多的,也会有很多像冰碴一样的东西在周围出现。
从清宫翡翠器翠的质地等级看,大部分均为老坑种翠料,而通身满绿的“纯翠”甚少,尤其水头足、玻璃地、艳绿欲滴的高翠更是难得一见,只有从小件的佩饰中偶可找到。白地含斑点状的翠较多,还有一批无绿的白地翠。古物陈列所和故宫博物院称翠为“翠玉”,偶称翡翠。
我们知道翡翠的应用始于元末明初,直到清中晚期开始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权贵阶 层被广为认可。由此大量的明清(主要是清朝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翡翠传承至今并时常出现于市场当中。
翡翠更多的带有有奇石珍玩的意味,不论是雕件还是配饰,更多的是“工”与“意”要到位,要有特点。
很多人会犯一个误区,就是把水头当做区分老种翡翠、新种翡翠的标准,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维度,最重要的是综合判断。
然而,发展到现代,尽管工艺已更进一步,但是用翡翠玉石打造日用器具的设计已基本消失,像翠玉碗、翠玉盘这样具有实用功能的作品几不可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