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地理过程分析,提高辩证认知能力

前不久在广州听了一个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的讲座,一位来自湖北的老师说到,2018全国文综Ⅱ卷第9-11题被教育部考试中心认为是当年命题质量最高的一组试题。据说最初的安排是将该试题放在Ⅰ卷里的。

时光无法倒流,我们也无法得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用意。记得去年高考结束后,我查找文献时无意中发现了该组试题背景材料——表格的出处(最近才发现,早在2018年9月就有老师在论文中提及该组试题的论文出处)。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来源的论文,终于弄明白该试题的命题思路。于是我将对该组试题的学习心得整理成文章,在微信订阅号里推送出来。

后来,我在《中国考试》(2018年第7期)中看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文章——《书写立德树人新篇章,推进素质教育新征程——2018年高考地理试题评析》,该文对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第9-11题作出以下评价:以汾川河流域异常降水为切入点,通过提供气象、水文资料,探究在极端条件下,水、沙、植被平衡关系被打破后,降水、径流、含沙量、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意在通过对地理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认知,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和谐”这一命题,并对其进行深化和升华。

我重新整理原来在微信订阅号里的推文,最后发表在《教学考试》(高考地理)2019年第3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