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治上火的方子,专克口臭、牙疼、口腔溃疡、牙龈红肿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
今天这篇文章我给大家聊一张泻火的方子。
它叫“清胃散',是出自《脾胃论》里头的方子。其组成,就是生地、当归各6克,牡丹皮6克,黄连9克,升麻6克。现代用法就是水煎服。
有一个老邻居,他问我,嘴里总上火,怎么办?
我说,你都是怎么上火的?
他说,嘴里头没有消停的时候,不是这病,就是那病,什么口腔溃疡、牙疼、牙龈肿,此起彼伏,常年不断。而且,这一年多以来,由于总戴口罩,他这才知道自己有严重的口臭。
我看了一下他的舌头,发现舌红,有点黄苔。
我告诉他,回去准备四味药,黄连3克,升麻3克,丹皮5克,生地5克,切成小碎块,放在平时喝水的大水杯里,用沸水冲泡,闷盖15分钟之后饮用。一边喝,一边加开水,上午和下午各服用一剂。与此同时,把所有辣的食物戒掉,多吃青菜和水果,少吃肉。
他一听不让吃辣,立刻面露难色。我说,必须得戒辣。不然的话,这药白喝,没有一点作用。而且,戒了辣,上到口腔溃疡,下到痔疮肿痛,都会好很多。
从中医看,牙龈红肿、牙疼、口腔溃疡、口臭,,都要考虑一个病因,这就是胃火上冲。你胃里头有积热,有火。火邪炎上,冲到你的嘴巴里了。
你可能会问了,这胃火是怎么窜上来的呢?我怎么没看见啊?我们的足阳明胃经,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两者都是阳明经。所以,一旦有了胃火,这火邪就顺着经络往上走了。火邪会不会往下走啊?也有可能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往上走。因为自然界的火,都是往上窜火苗的。人体里的火热之邪,也是往上窜。
火热之邪入齿,就导致牙疼、牙龈红肿。火热之邪灼伤口腔黏膜,于是就溃疡。胃里头的脏东西,污浊之气,被火热之邪蒸腾着往上走,于是人就口臭。
这样的人,往往口干、舌红,苔黄,甚至平时就感觉嘴里头呼呼往外冒热气。整个人因此烦躁不安。
怎么办呢?得清胃火。
怎么清胃火?中医有一个方子,叫做清胃散。它专门干这个事儿。
这里的黄连和升麻是去胃火的药。其中黄连可以直折胃火,升麻善于升散,可以散发郁火。一升一散,排出胃火。
牡丹皮清热凉血。生地和当归滋阴凉血活血。这就是基本思路。当然,我这说的是简化版的方义。里头更多的学问,你可以参照中医教材《方剂学》的解释来学习。教科书里说的,比我详尽得多。
总之,你记住,遇上有胃火上冲而导致牙疼、牙龈肿、口腔溃疡、口臭的人,用这方子算是对的。患者多舌红,苔黄,脉数,口干,口臭,犯起病来坐卧不安。
当然,这方子水煎服,还是有点费事。所以,简单的办法,就是拿过来泡水代茶饮。虽然效力弱,但是容易操作。我个人感觉,里头的当归可以简化掉。当然,加上更好。
不过,我得跟你说一句实话,胃里头的火,一旦形成,就不好清散。用了药,往往都是缓解一时,很难说一辈子断根儿。为啥?因为我们都改变不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比如说吧,要想对付这个胃火,我们必须少吃辛辣厚味,少吃肉,多吃青菜,多摄入清淡食物。用药,充其量,是把冲上来的火给清掉五分之四。剩下的五分之一,就是病根儿,它埋在你身体里,和你的先天体质息息相关,甚至和你的作息规律息息相关。只要你的饮食稍不注意,或者有其他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了,它立刻就好比雨后的小草,瞬间满血复活。所以说,要想实现长期稳定的控制,必须严格控制饮食,避免过劳和过度用脑。而要做到这些,不容易。
但尽管如此,清胃散加减去胃火,化解牙疼口臭,这个思路是正确的。它是最基本的中医药知识之一。我讲一讲,希望你能理解。
同样是口臭、口腔溃疡,除了胃火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致病因素。只有辨证属胃火的,才适合用清胃散。有些人并非实证,而是虚证,如脾虚、肾阳虚等。这个时候,用清胃散是不对的。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