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竟然如此洋气?看《延禧攻略》这些小众知识点需要了解一下!

Hello,我是艳子。

乾隆皇帝喊你来宫里遛遛弯儿!走着!

深宫宅院锁清愁,多少爱恨在红墙内生根发芽而又凋零枯萎。然而在纷扰杂陈的宫廷里,历代皇帝妃嫔也懂得“艺术宽慰人心”的道理。最近热播的《延禧攻略》第20集中,高贵妃和纳兰淳雪为乾隆皇帝准备的生日礼物使龙颜大悦——一支西洋乐队。

《延禧攻略》里的乐队表演

从西方吹来的风 

这些乐师用西洋乐器演奏出了一首《卡农》,虽然懂得音乐的粉丝们指出这个演奏场景不符合时况,不过,西洋复调音乐诞生的年代,正值大清昌盛之时,剧中乾隆曾提到,圣祖爷十分喜爱西洋音乐和乐器,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万国来朝图》轴/此画描绘的是大清盛年,藩属及外国使臣到紫禁城朝贺的场面。作者以鸟瞰的角度将紫禁城的主要建筑一一收入画幅,近大远小,主次分明

圣祖爷就是当年的康熙皇帝,他开创了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那个时候,街巷密布,百业兴隆。这一时期的西方,探索世界之激情尤为澎湃,传教士也纷纷来到中国。

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博韦地区制作的织毯《耶稣会天文学家与康熙皇帝》

这些传教士投皇帝之所好,将许多精湛工艺、先进机械等西洋文化带入清宫之中。西洋风一时间弥散在宫墙内,调动了皇帝贵妃们对新奇事物的感知。

故宫藏《十二美人图》之“持表对菊”里,美人手持西洋表,远景处的黑漆描金方桌上陈设着银镀金浑天仪

 科学技术之巨轮 

一生南征北战、戎马倥偬的康熙大帝,对于算数几何和天文地理充满兴趣,一度到痴迷的境界。

康熙十三年传教士南怀仁制作的《坤舆全图》部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聘请传教士任算学馆教师,要求他们讲授西方数学,如笔算、筹算、几何等等,自己也在不断挖掘新的知识。根据法国传教士白晋所著《康熙大帝》里的记载,在五六个月内,康熙就已经掌握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

当年南怀仁设计的天文台

康熙也经常到京城的观象台观测天象,并能准确地计算出某日某时日晷表上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钦天监在天文推算中的错误。

傅科摆模型/此仪器为欧洲制造,可用以证明地球自转运动的原理

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康熙不仅吸收了各种知识,自己也主持了几项大规模的科学活动。在他生活过的紫禁城中,至今仍留有上百件他学习和从事科学相关活动的仪器。其中不乏精密复杂的西洋贡品。

橙漆皮铜镀金望远镜,英国伦敦Gilbert & wright制造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铜鎏金望远镜

铜镀金赤道式日晷,英国制造/此日晷分上下两层,下层为方形地平盘,上层为圆环式时刻盘。

银镀金浑天仪/清康熙年间钦天监官员南怀仁等制造,并于康熙八年(1669年)进呈朝廷。

《十二美人图》之“持表对菊”中的浑天仪

 清宫洋画师

康熙大帝对西洋科学的求知欲可谓取之不竭,他对来自西洋的艺术也十分包容。踏上中国国土的传教士中有许多不同领域的人才,而其中有一个意大利耶稣会修士,不仅见证了康雍乾三朝的更迭,也极大影响了清代以后的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他就是郎世宁。

意大利人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

郎世宁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康熙虽然对基督教持保守的态度,但对西方文化仍然是盛情接纳,对于郎世宁的绘画才能和艺术教养也十分看重,就这样,这个意大利传教士变成了清宫画师。

清郎世宁《嵩献英芝图》/在色彩上,郎世宁有着与东方画师不同的施展,鹰的白色、松树的绿枝、棕红色的灵芝、粉紫色的藤萝花、绛色的土坡等都鲜丽、浓重,与中国传统书画面貌和趣味迥异

郎世宁的绘画中西合璧,他的画法实际上还是西方的,但也根据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光线的利用上进行了调整。

清郎世宁《聚瑞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极具立体感的瓷瓶以西洋绘画技法表现,瓷釉光洁,仿佛触手可感

他带来的欧洲绘画技法——明暗画法深受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喜爱。无论是在郎世宁的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像画上,都能看到他明暗交替的魅力。

郎世宁《百骏图》局部/画中马匹、人物、树木、土坡皆用了光的原理,使物像极富立体感。而松针、树皮、草叶等的墨线勾勒,石块土坡皴擦仍含有中国传统手法

《百骏图》纵94.5厘米,横776.2厘米。郎世宁发挥了西洋画中常应用的前重后轻、前实后虚、前大后小等写景方法,使画面产生空旷深远的景界

雍正皇帝对西洋艺术的热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亲,郎世宁在此期间的绘画才能也越发被重视。在清朝盛年,郎世宁留下来许多影响后世的作品。所以也有人说,雍正才是郎世宁的伯乐。

郎世宁作《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正月观灯”

这位清宫的洋画师也为帝后画像。在2015年,郎世宁在乾隆年间创作的《纯惠贵妃朝服像》曾经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上出现,一时引起轰动。这幅极为罕见的清宫肖像,最终以超过1.3亿港元成交。

郎世宁《纯惠贵妃朝服像》

郎世宁在肖像上的明暗处理不仅让面容更显立体,而且也满足了中国人对肖像面容不能“阴阳脸”的要求

如果你有关注《延禧攻略》,想必也认出了贵妃画像上“一耳三钳”的佩戴耳环方式

郎世宁还参与到圆明园的建造与设计当中,可惜,如今的圆明园早已不是康乾盛世时期的模样

宫中西洋“时尚” 

谈起绘画,也许还不得不提雍正帝不同于历朝历代皇帝的趣味——“cosplay”,雍正一番打扮之后,还会专门叫画师把自己的形象画下来。

有一次,雍正让人从巴黎订制了一顶超大豪华的假发,配上西装革履,颈系领结,雍正很得意,这幅独特的人像画也就这么留存在我们眼前。

穿着洋装学武松打虎的雍正,故宫博物院用动态手段予以处理,使之更加活泼生动

而说到缘起西洋的时髦风尚,还得提到一样小东西——鼻烟。其实在明末清初之际,风行西方王室贵族之间的鼻烟就已经随传教士与商人传入中国。在康熙第一次南巡之时,传教士汪儒望呈上的“西腊”,即为鼻烟。这是鼻烟、鼻烟壶最早进入宫廷得到皇帝接受的记录。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年间制作的铜胎画珐琅嵌莳绘漆片花卉鼻烟壶,这个只有7.6厘米高的鼻烟壶不仅有西洋影响,还有源自日本的莳绘漆艺呢!

以烟叶研磨成粉末,加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封陈数年甚至数十年制成的鼻烟,被认为有治疗头晕目眩、驱寒通鼻的功能,在清代十分盛行。

同样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雍正年间玻璃胎画珐琅竹节式鼻烟壶

与欧洲人不同,中国人装鼻烟用的是小小的鼻烟壶,以珐琅、玛瑙、金银等各样材质制作,仅掌中一握的大小,却极为雅致,从宫中到朝野上下,这类小壶都极受喜爱。也正是因为王公贵族对这类小物的重视,使得鼻烟壶艺术成为极致,至今仍是中外顶级藏家争相购藏之物。

新加坡邦瀚斯拍卖行工作人员手中这枚乾隆御制西洋人物鼻烟壶2011年以过两百万英镑的成交价打破拍卖记录

西风东渐珐琅彩

西洋之风对清宫的影响,还体现在当时宫廷里一种制作工艺的盛行上——珐琅彩。

今年春季在苏富比拍卖行以超过2.3亿港元成交的清康熙御制珐琅彩花卉盌

珐琅器在欧洲有十分久远的历史。随着东西方贸易交往的频繁,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以后,禁海开放,西洋珐琅便由广州等港口传入中国。

康熙年间御制画珐琅桃蝠纹瓶

这些珐琅舶来品以它精细的彩绘技法和华丽的装饰风格,而深受皇宫贵族和广州地方官员和土庶的喜爱。

《延禧攻略》里出现的珐琅瓷

康熙对这种洋玩意儿也很感兴趣,并力图使中国的珐琅工匠也掌握这门技术。此后,画珐琅被运用到金属胎、玻璃胎、铜胎以及瓷胎上,这些作品中,往往也可见西洋装饰纹样和图案。

故宫博物院藏金胎画珐琅杯盘。这套杯盘以黄金为胎。杯身、杯槽、盘内底及折边均以金属錾花技法装饰蕃莲纹,除折边留金外,分别施用绿色和红色珐琅。杯身两面开光,内彩绘西洋妇女图。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胎画珐琅花鸟小瓶

雍正对于宫中珐琅彩的酷爱一点不亚于康熙,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康熙。他不但加强巡视和督察,还亲自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瓷器的样式、尺寸都要一一过问。也因为这样的重视,珐琅彩的发展在雍正时期得到了空前的飞跃。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年制黄地珐琅彩桃花纹杯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年间珐琅彩松竹梅纹瓶

清代瓷器在西洋风的影响下,诞生了不少独特的工艺与作品。与此同时,西方也感受到了神秘东方的魅力,中国为欧洲送去了一缕春风,特别着墨在法国的塞弗尔瓷器上。甚至在如今的故宫外国文物收藏中,我们也能找到法国塞弗尔瓷器。

制作于1782年的法国塞弗尔瓷器,现藏于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帝室钟表

《延禧攻略》的场景图中,摆设着楼阁式更钟,这个细节中也蕴藏着乾隆对钟表的喜爱

纵观康乾盛世一百多年,有一样外表华丽且极为精巧复杂的东西引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兴趣,这一收藏在清朝历代皇宫里绵延不绝,一代胜过一代。它就是在乾隆时期被极力发展的西洋钟表。

钟表之内复杂的运作

乾隆皇帝兴趣广泛,兼学者、诗人、艺术家、鉴赏家于一身。他对钟表的喜爱远远超出了其祖父和父亲,将这些运作起来十分复杂的座钟和怀表视为高雅奇巧的珍玩。

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象驮宝塔变花转花钟,18世纪英国制造

故宫博物院藏铜镀金葫芦式转花钟,钟通体镀金饰卷草花纹

故宫博物院藏木楼式时刻更钟。此钟为乾隆御制钟代表作之一

当时,由于有不少西洋钟表师在做钟处供职,御制钟的机械性能也是相当精确的。

《延禧攻略》第7集里,乾隆在富察娘娘寿辰时送的布谷鸟打更祝寿钟,也可作妆奁

乾隆不遗余力地收集各种奇钟异表,并多次下旨广东海关官员,让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西洋钟表,并在宫中亲自指挥制作,使钟表的收藏和制作达到了有清一代的高潮。乾隆时期,授意购买、制造、改造钟表的谕旨比比皆是。西洋使臣也纷纷向宫廷献上当时世界上最新、最好的钟表。

铜镀金写字人钟/钟型为铜镀金四层楼阁。顶层圆形亭内,有两人手举一圆筒作舞蹈状,启动后,二人旋身拉开距离,圆筒展为横幅,上书“万寿无疆”四字。第二层是钟的计时部分。第三层有一敲钟人,每逢报完3、6、9、12时后便打钟碗奏乐

底层是写字机械人,是此钟最精彩新异、结构最繁复的部分,它与计时部分机械不相连,是一套独立的机械设置,只需上弦开动即可演示。写字人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汉字,字迹工整有神。这件精美的大型钟是英国伦敦的威廉森(Williamson)专为清宫制作的

铜镀金雉鸡山石骑士牵马表/英国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制造/这件钟表由上下两部分分体组合而成。下部为底座,上部可随意置放各式尺寸相宜的钟表

铜镀金象拉战车乐钟/此钟造型是一只健硕的大象拉着四轮战车,战车与象背上共载官兵11人。象及车身为铜镀金嵌玻璃。/此乐钟为英国制造,时间应在1770年左右

故宫博物院藏18世纪英国制造铜镀金壳画珐琅怀表

当年,清宫对西洋钟表的浓烈兴趣也影响了欧洲的钟表制造行业。在瑞士,不少著名工坊都曾专门为中国收藏而定制奢华钟表。比如下图这件19世纪初瑞士制作的“枪”就是为中国市场而制作,末端有一小小表盘,枪口还可以喷出香水。

这件罕有珍品曾在香港佳士得以580万港元成交

富丽繁荣的康乾盛世中,东西方文化交流形成了巨大的张力,东西艺术有交流,有切磋,也有糅合。百年过去,宫内的西洋钟表也好,书画瓷器也好,仍留存着曾经人们对远方的好奇目光。

你还知道哪些清宫之中的西洋事儿吗?

来留言分享一下吧

小编 | 艳子

收集资料整理报道

不可错过的精彩好文推荐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