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妙对趣联欣赏(一)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大门上,以驱鬼压邪。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都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朝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楹联文化。名联佳对,浩如烟海。
在此,我从楹联宝库中辑录部分妙对趣联,分类介绍给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欣赏,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巧妙难联
1,一个福州人和一个南平人在福州西湖公园游玩,南平人来了雅兴,出了一个对子给福州人对,想为难下福州人:“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福州人一听,知道南平人利用谐音来戏弄他,呵呵一笑,开口答道:“过南平,卖蓝瓶,蓝瓶砸南平,难拼蓝瓶”。
对完,两人会心哈哈大笑。
2,一群学生周末游玩,路过白塔街看到黄铁匠打铁的情景,十分好奇,于是顺口出一妙联给大家对:“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大伙抓耳挠腮,一时无法对上。来到淡水湾时,一位同学看到农民们收获甘蔗的情景,即兴答对:“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大家鼓掌连连称赞!
3,有一天,一位秀才去拜访在邻村教书的同学,看到他的弟子认真读书迎考,很是感慨,出上联和他调侃:“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
教书先生看看弟子,看看天空,摇头叹息,上前答道:“一人是大,二人是天,天大人情,人情大过天”
(图片和对联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2017年3月17日于宁德周宁狮城龙腾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