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后来的官职比曾国藩李鸿章都高,为何谥号却比他们低得多?

众所周知,“谥号”是对一个人一生所作所为的“盖棺定论”,当然,根据每个人生前的贡献和成就,“谥号”也被分成一定的等级,比如说文臣最高的谥号是“文正”(武将最高的谥号是“忠武”),其余依次是“文”字后加贞、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晚清我们比较熟悉的名臣大多都有谥号,比如说曾国藩、杜受田等人的谥号是“文正”;林则徐、骆秉章、李鸿章、胡林翼等人的谥号是“文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的谥号是“文襄”。看完这些人的谥号,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左宗棠一生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民乱,而且还曾率众收复了占中国六分之一国土的新疆,其贡献和成就一点也不会比别人差。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这些人生前大都曾担任清朝“正一品”的大学士,但却只有左宗棠曾担任清朝权力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军机大臣”,这一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基本都在地方担任督抚)生前都未曾做到,那为何谥号等级却比他们低了很多呢(掐指一算,“文襄”仅排在第22级,比“文正”、“文忠”低了很多)?

要了解其中缘由,我们必须要比较完整地来了解一下左宗棠这个人:

首先,几乎毫无争议的是,左宗棠的出身是晚清名臣中最低的。且不说他曾经是近代最著名的“倒插门”女婿,而且他还只是一个举人出身,不要以为“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好像中了举人就有多厉害一样,其实举人和进士比起来差距还大得很:如果说进士是大学毕业的话,那么举人充其量只能说是高中毕业而已!

其次,左宗棠的火爆脾气人尽皆知。当初左宗棠担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师爷时,就因为总兵(清朝二品武官)樊燮拒绝向他行礼,他就认为对方轻慢他而大骂“王八蛋,滚出去!”弄得樊燮这位朝廷命官极为难堪。当然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就完事,樊燮后来各种弹劾左宗棠,差点就要了他的命,只不过后来在胡林翼、潘祖荫等人的多方营救下才相安无事。

另外,晚清很多官员都和左宗棠合不来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曾国藩可以说是左宗棠的恩人,没有曾的大力引荐,左宗棠估计很难会有其日后的成就,可左宗棠后来却各种找茬要和曾国藩翻脸,晚年还以骂曾国藩为乐。关于这一点,其老部下薛福成曾在《庸盦笔记》中回忆道:“(左宗棠)每接见部下诸将,必骂曾文正”,也进一步向我们证实了左宗棠和曾国藩曾经失和的事实。

不仅而此,左宗棠和李鸿章更是因为政见不同(塞防和海防之争)而导致两人在朝中“水火不容”,左宗棠提倡两手一起抓,李鸿章则提倡弃塞防而保海防(因为朝廷经费有限),最终左宗棠小胜一局,这才有了他后来的收复新疆,但两人也因此彻底结下了“梁子”。据称晚清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之死,就与他们两人之间的恩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在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归来后,清廷一度让左宗棠进京担任权力中枢机构“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但左又因为处理不好和同僚的关系而处处被排挤,说白了就是因为左宗棠做事太高调(比如说抬着棺材前去收复新疆等),以至于大家都不愿意与他共事。当然,也可能是怀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左宗棠不愿意和一帮庸俗碌碌无为之人共事,担任军机大臣才三个月,就自请调离权力中枢,并以钦差大臣的前往福建督办闽海军务。

有了上面这么多原因,我们就能解决文章开头所提出来的疑问了。左宗棠死后,给他起草“谥号”的一帮大臣极有可能就是其生前没有好好“对付”的一帮同僚,而皇帝向来喜欢“尊重民意”顺水推舟,所以其谥号等级比其他人低很多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薛福成《庸盦笔记》

更多晚清历史相关故事:

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之中,你觉得谁最厉害?

世间只有三人能让曾国藩彻夜失眠:洪秀全和慈禧,第三位鲜为人知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曾国藩兵败几次跳江,这个小人物纵身一跃可谓“援一人而援天下”

盘点晚清那些封疆大吏留下的遗产,李鸿章最多,左宗棠老上司最少

李鸿章为何会如此受到列强们的推崇?只因一点别人没办法做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