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 慢性里阴病】5
一 概述
慢性里阴病是在整体气血不协调的基础上,里部虚寒较突出慢性病理状态。
慢性里阴病的病位重点是在中、下腹部。这里的内脏以大小肠为主,其次是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这些组织器官长期地处于寒性痉挛状态,气血运行很慢很少,造成这些器官的机能抑制功能低下。这种病理状态称之为气血凝滞。慢性里阴病时,里部的大小肠是重点,其长期处于痉挛状态,蠕动缓慢减弱,吸收功能降低,肠内温度降低,消化功能降低,食物不能充分地分解消化。尤其对高脂肪高蛋白的消化能力更差,常常有一大部分是分解成半成品被吸收入血,到枢部和表部不仅起不到很好的营养作用,往往成为毒素而形成中毒。在表部沉积造成表部的营养不良,在枢部沉积于血管壁形成血管硬化。这就造成全身的气血运行不良而诸病丛生。
二 致病因素
一、饮食因素
1. 过食生冷
当人过度地食饮寒冷之物时,由于寒冷对腹腔脏器的刺激,使腹腔的脏器、组织、血管痉挛收缩,气血运行减慢减少。长期如此形成气血凝滞。
2. 饥饿
当人长期过度饥饿时胃肠就会萎缩,使气血运行减慢减少,形成气血凝滞。
3. 过食肥甘厚腻,过多饮酒
过食肥甘厚腻,一则营养过剩,使气血黏滞稠度增高,气血运行阻力增大,运行速度减慢,尤其是在盆腔这种状态更为严重,久之造成气血凝滞;二则肥甘厚腻之物对胃肠有抑制作用,在胃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特别是在结肠内停留并附着于肠壁,进一步抑制了肠蠕动,形成气血凝滞状态。同时这些附着于肠壁的滑腻之物被吸收入血而形成毒素,形成全身的自身中毒。这些毒素附着于血管壁使血管硬化,久之成全身性的气血凝滞。
经常过多的饮酒也是形成气血凝滞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酒对胃肠的先兴奋后抑制,加之饮酒时常配食以肥甘厚腻冷食,所以酒后肠胃蠕动减弱,气血运行减少减慢,形成既有气血凝滞,又有毒物停留的寒实状态。这种状态也是以中下腹为重点。
二、环境因素
环境的寒冷也是造成气血凝滞的常见原因之一。当周围环境十分寒冷,而人的衣被又单薄难以御寒,或久处冷湿的地面工作生活,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使机体尤其是下肢与下腹部的组织血管痉挛收缩,气血运行减少,形成中、下腹和下肢的气血凝滞状态。
三、既往病
在既往患寒性为主的肠炎或痢疾时,没有正确地治疗,使痉挛的胃肠主要是结肠没有恢复到健康状态,处于一种慢性的痉挛状态,肠内的病后残留物没有彻底清除干净,这就形成寒实俱有的气血凝滞。
先天不足或儿时调养不良。有一小部分人肠胃系统尤其是大、小肠先天就发育不良而偏寒,后天稍不注意就会形成气血凝滞,还有一些人是儿时调养不良,或过食生冷,或饥饿失度,或长处冷湿环境造成气血凝滞。这类人在少年时常常患病,到青年时稍好,到壮年后又常常患病。若调养不当可能影响一生。
四、劳累过度
人长期过度劳累得不到休息,气血只顾供应表部而不能充分供应里部,使里部长期气血不足而成慢性里阴病。
慢性里阴病是一个以中、下腹为重心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所以全身任何部位的任何证状和任何疾病都可能发生。一般以下腹部为主。
三 临床应用
主要证状:
腹满,腹冷,腹痛,大便或溏或秘,小便不利,消瘦或虚胖,头晕,乏力,皮肤萎黄晦暗,面部色素沉着,腰腿或冷或痛,脱发,痛经,男女不孕等。
易患病:
结肠病,十二指肠病,前列腺病,肛门病,盆腔炎,痛经,不孕,男子阳痿、精少不孕,下肢脉管炎,血管硬化,脑梗,脱发,腰腿疼痛,各种皮肤病。
诊断:
脉长弦,腹动亢进,无胸胁苦满
(脉长弦是弦脉并向尺部延长。)
治疗代表方:桂枝调胃汤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川椒8克
党参20克 甘草10克 陈皮15克
大黄8克 大枣3枚
上药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取汁,再加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与前汁相合,煮沸。分早、午、晚空腹服。余如前法。
**本方是治疗慢性里阴病常用的一个代表方。组方取《伤寒论》桂枝加大黄汤之意,加陈皮、党参成为一个温里、解痉、去实、补虚为一体的协调方。临床应用机会很多,特别是小儿及少年的胃肠功能不良,便秘,食欲不振,纳差,全身营养状况不良用之效果好并且安全。临床可灵活应用,如腰腿痛可加葛根30克、防风15克;少腹冷可加当归10克,桃仁20克;面部色素沉着,便秘可合桃仁承气汤;胃肠有水液可加白术15克,苍术10克,茯苓15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