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事件频发:“太脆弱”,是孩子最不应该得到的调侃

自杀不是“激情式”的瞬间选择,

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预谋事件

最近几个月,儿童自杀事件频繁爆出,“儿童自杀”这一沉重话题,再一次赤裸地摆在人们面前。
在“中传研究生跳楼”“缪可馨跳楼”等多起青少年自杀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家长对于孩子的离去,都表示自家孩子平时没有任何问题,一定是我们看到的“最表面的原因”导致的。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以“中传研究生事件”为例,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导师的论文把控与孩子的自杀有任何因果关系。并且从导师公布的完整聊天记录来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有一定的问题,从孩子一连串有些“莫名其妙”的消息也能看出,她的心理情绪非常不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到底有事没事,家长你真的知道吗?你的孩子,真的就这么阳光开朗吗?擅自给孩子打上“安全”的标签,是不是太过武断?
在多起自杀事件发生后,有一类言论被逐渐放大:“这种小事也会去死,现在的小孩未免也太玻璃心了吧?”“唉,果然是孩子,没见过社会的毒打”“还是挫折经历得太少了”……
说出这些话的人,对于青少年自杀本身,本身就有着最深的误解,不只他们,我们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以俯视的姿态看待青少年自杀,对他们的极端行为不屑一顾。
有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自杀都不是矫情更不是脆弱,是心理情绪有了问题。这种情绪的产生,也不是一件事情的效果,而是多起事件的累加,这种负面情绪的压抑,很可能持续了几个月,甚至几年。
与成人最大的不同是,由于孩子并未完全独立,生活状态比较单一,一旦遇到问题,他们可喘息的空间很小,受到的精神压迫更强烈,与此同时,孩子本身还不完全具备从心理上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杀,可能就是他们用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希望被所有人“看见”。
有烦恼,却不敢倾诉,有痛苦,但无人理解——这是大多数青少年自杀前的心路历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国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数据并不多。2011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这份报告中表明: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每年有不少于10倍的自杀未遂者。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也发现,中国青少年自杀,一直是继交通事故、溺水和白血病之外的第四大致死原因。

更直白的是群体的感受,如今我们看到青少年自杀的消息,虽然依旧痛心,却早已能快速“消化”,像其他的热点新闻一样,蜻蜓点水般从眼前经过,又消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媒体报道出来的,数据统计的,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轻生者,可能就成了不知真假的流传,和一个个家庭难以言说的痛。

焦虑不是成年人的“专利”

据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调研表示,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如果早期的焦虑没有处理好,焦虑可能会随着成长过程衍生成各种心理问题。而这些焦虑,本该由父母陪伴着孩子经历,锻炼着去克服。

也许是操之过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直接出手干预,自以为是地单方面宣告解决了孩子的焦虑,使得他们的焦虑更加孤独且无解。没人会理解一个孩子“豆大的事也怕得仿佛天要塌了”的不知所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资历尚浅的孩子来说,生命的珍贵和一生值得留念的东西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概念,选择“自杀”,确实比一个人长期忍受某种让人想要逃离的痛苦,要“轻松”一些。

除了家庭等内部环境的影响,社会等外部环境的无形压迫,也是占比很大的因素。要考出好分数、要读上好学校、要找到好工作……这些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一直由外而内陆根植于我们的成长之中。如果踏错一步,就会让人怀疑,“我的人生是不是完蛋了”?

在“中北大学学生跳楼事件”中,压垮这个学生的,就是“中国大学里读书太轻松了,几乎没有人会挂科”的观念。顺理成章的社会规则里都是成功的味道,作为一个补考了还挂科的“失败者”,有着天塌了一般的焦虑。

所以在作弊被抓到以后,他会不知所措,他的恐慌被不断的放大,一直放大到无法抑制的地步,才会让人甚至用放弃生命的方式,来逃避那种崩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动不动就说“一场考试就寻死,也太脆弱了吧?”的人,送一句话与你们共勉,“自杀是不可能快捷又无痛的,因为但凡想要夺走自己生命的人,都一定先经历过了很多痛苦。”

别怨孩子的娇气,

这些事情你应该从现在做起

一、先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有之后一切的教育

缺乏亲密性陪伴的孩子已经种下了焦虑的种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所有的教育内容里,一直在强调“亲密和牢固的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 1.你每天和孩子交流有半个小时吗?

  • 2.你每天会和孩子做拥抱等动作吗?

  • 3.你每周有一定量的亲子活动吗?

  • 4.你的孩子会主动与你交流日常发生的事情吗?

这些都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日常方式。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亲密关系的缺失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陪伴,一种是有陪伴但不亲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亲密关系有所缺失,孩子的心理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家长可能会问了,我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是不是也有心理危险?

是的!不能因为看起来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抱有侥幸心理,能及时补救就补救。虽然再拥抱已经不合适了,但是可以摸摸头拍拍肩,一块养个宠物,虽然孩子已经抗拒每天坐在一起聊天了,但你主动表示支持和尊重孩子,都可以补救亲密关系。

孩子在早期构建的安全感,是孩子未来抗击所有打击的底气。在希望中努力是种幸福,在绝望中挣扎,永远看不见未来。

二、学会接纳和宣泄自己的坏情绪

首先是父母的接纳。

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是大相庭径的。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会发现孩子的不安全感比大人更强烈。如果你没办法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直接的方法就是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只有我们替代内省,问题才有被解决的可能。

在女儿四五岁的时候,每次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犯了错误,我都会告诉她,如果你感到心情不好,一定要把情绪表达出来。表达出来之后,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来缓解和控制。

很多青少年自杀都是这个原因,在当下那个时刻里,把问题越想越严重越复杂,最后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孩子主动宣泄自己的坏情绪,其实是让他们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学会管控自己的“焦虑”,并且,慢下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度过自己的不舒适。

只有能够合理地看待自己的负面情绪,才能“自我赋能”,在一定时间内宣泄完自己的负面情绪,并在往后的日子里,依然以积极向上的正面态度面对生活。

三、永远不要让孩子自行解决问题

千万不要太轻易地认为孩子“脆弱”。

作为一群在社会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成年人来说,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默认了在生活中,没有能力就会被淘汰,不够坚强就必须独自忍受。但我们却忽视了,孩子作为一群天然的弱者,是必须需要成年人的保护的,成王败寇的社会规则,放到孩子身上并不成立。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的逃避是因为懦弱,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逃避是因为无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孩子在一件事上挫折了很久,就说明孩子很难自行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涉及学校、社会等外部压力时。和孩子坚定地站在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成人之间自行解决才是王道。

如果很难解决内在问题,外部环境改变起来也非常困难,我们需要陪孩子做的,就要耐受它,对它免疫。你要让你的孩子知道,这些令你不开心的事,只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你的生活,是由很多有趣的部分组成的。

脆弱是孩子最不应该得到的嘲讽,勇敢坚强也不是孩子的负面情绪不被容纳的借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可能有伤害。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远处挖坑填土的引路人,而是温暖且坚定的陪伴者,告诉他们:不害怕,不逃避,不孤独。

亲妈学堂(米妈):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一个公益纪录片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留英双硕士,在读博士,有13年教育教学经验。同时,我还是一位妈妈。三重角色使我时刻审视着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所有我分享的,都是基于自己从教、为母经历的真实教育案例和思考。我倡导无论如何都要自己带孩子,也希望为妈妈们打造一个“舒适圈”,减轻带娃负担。欢迎关注、转发分享、讨论、提问,一起探讨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

推荐阅读

父母的控制欲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请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

河南一高考生撕毁他人答题卡:自己得不到,就得毁别人?

女孩水杯遭熟人下药,店员看到立马解救:警惕你身边的那些恶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