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日记|从《追风筝的人》浅谈小说改编电影
《追风筝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无数读者,也感染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当我听说电影的存在时,就第一时间列入了观影计划。客观来说,电影的创作非常真诚,除了部分细节和不便展现的内容(比如哈桑的兔唇),影片尽最大努力再现了原著的情节。然而,《追风筝的人》并不能算得上一部好电影,原因可能就在于它过于注重还原小说故事,而忽视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尽管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很常见的事,但越是经典的小说越难改编。如果你太忠实原著,就掉入了文学语言的框架,是再现而非创造;如果你脱离原著创造另一个电影表达系统,很可能失去原著的精神内涵,读者又不买账。比如《追风筝的人》,故事讲得圆熟流畅,画面也极为精细,但人物是附属于情节的,没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角色,缺乏电影的戏剧张力和内在冲突。
这部电影最大的缺陷也在于人物,除了幼年的哈桑,再也找不出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角色,无论是幼年还是成年的阿米尔,他的行为动机和反省赎罪心理都没有刻画到位,颇有点让人生厌。
很难说是文学语言表现力强还是电影语言表现力更强,毕竟是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有各自的独特性。应该说,它们都具有强大的表现能力,几乎可以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但从表现成本来说,小说的物质成本远低于电影,一部小说通常是个人创作,所需物质资料极其有限,想象空间却是无限的;而电影则不同,电影受到技术、资金等多方面要素制约,想象力是受到物质成本限制的。此外,小说的篇幅是极为自由的,短的不到一万字,长的可能数百万字,而一部电影一般2小时左右。一般来说,小说改编成电影,最适合的还是中篇,长篇小说则要面临取舍。《追风筝的人》本身是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时也要面临取舍。个人认为阿米尔逃离阿富汗和他在美国的经历可以完全舍弃掉,因为这部分情节游离在电影的主题之外。
而阿米尔救出索拉博之后的情节又过于简化,阿米尔和索拉博之间的故事是很关键的的,和前半部分哈桑的故事形成对照,如果这个部分重点诠释,电影的主题会更集中,会更直击人心。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小说改编成电影很常见,成功案例也不鲜见,但很少有电影改编成小说,改编成功的?让我想想。由此可以看出,小说似乎比电影更具有想象空间、更自由开放,但不要忘了,小说已经存在千年以上,而电影的历史不过才100多年。
审美·求知·体悟·探索如果喜欢本文,那就转发朋友圈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