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破落的三线厂,曾是繁华“小上海”,今竖起“炮弹”搞旅游

1964年至1980年,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建设,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农民,来到大山深处,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被称为“三线厂”。在安徽的大别山深处也不例外,建立了很多这样的军工企业,仅仅安徽霍山诸佛庵镇就建了四座军工厂。

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大部分三线厂迁出。如今大山深处的这些三线厂旧址依然存在,破败的厂房、岌岌可危的宿舍……然而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这些破败的三线厂重新焕发生机。今天小编带你看看这些曾经繁华和热闹的三线厂。图为当地被称为安徽竹乡,闲置的老厂房一度被当地人用来办厂加工竹制品。

从霍山县城向西越过黑石渡大桥9公里左右,便到了诸佛庵镇。诸佛庵,这个深藏在大别山区的小镇,上世纪60年代曾经云集了皖西机械厂、红星机械厂、江北机械厂、皖西化工厂四座军工厂,诸佛庵也因此成为当地著名的“小上海”和当地“最大城市”。图为三线厂里留守的妇女和孩子。

今日的诸佛庵并没有因为这些军工厂的撤离而衰落,依然是当地除了县城外最热闹的集镇之一。穿过镇区越过一座小桥不远,一股沧桑气息迎面而来,这里便是原来红星机械厂的旧址。青砖厂房和红砖宿舍分布在道路两边,不过早已经没有了隆隆的机声和上班的人群。图为红星机械厂旧址。

63岁的江殿传躺在家里的躺椅上休息,站在自家的三楼上,就可以眺望红星机械厂的整个宿舍区和礼堂,“宿舍都已经卖给当地的农民居住了,大礼堂破败不堪,前厅都已经垮塌了。”江殿传说,他自家的房子原来也是红星厂的房子,红星厂撤离后成为村委会的办公楼,他后来从村委会买过来的。图为63岁的江殿传的家原来也属于红星机械厂,后来做了村部,村部搬迁后被他买了下来。

关于红星机械厂的记忆,江殿传印象深刻,那时他才十几岁,后来差点还成了工厂的工人,因为自己条件不够,才没有进厂。自己原来的很多同村人都进了红星厂当了工人,撤离后也都随厂去了合肥工作,那时他特别的羡慕。“现在他们也都退休了,偶尔还回来看看。”图为三线厂旧厂房里的竹炭厂。

在江殿传的印象中,红星机械厂还是给村子带来了不少的变化,比如在门口就可以逛商店,在门口就可以看到电影,还有解放牌汽车……只是上世纪90年代初,红星机械厂彻底搬走后,留下了这些空空的车间和已经有些破旧的宿舍,一切似乎又回到从前。图为红星机械厂厂房内,一名打工的工人住在厂中。

唯一令村里人欣慰的是,当厂搬走后,他们可以“占用”工人的宿舍,体验一番“工人的生活”,其他啥也没有留下。图为当地居民见证了三线厂从兴起到衰落,他们中很多有机会成为工人 。

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的江殿传至今都不能完全明白,当年为什么轰轰烈烈地将厂建到自家大门口,二十几年后又搬走,只是从人们的谈论中略知一二。不仅仅是江殿传,现在更多40岁以下年轻人更是无法了解这段往事。图为虽然已经和破败不堪,但成片的住宅楼和厂房还是可以看出当年红星机械厂的辉煌 。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国家经济建设安全,国家提出了三线建设的决策,将沿海地区众多的企业、重点高校、科研院所转移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数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当地成千上万的农民,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来到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被称为“三线厂”。图为一个男孩穿过三线厂旧址。

1964年9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建成一批生产步兵轻武器的工厂。霍山便在其中。在1965-1967年短短三年里先后在诸佛庵、与儿街、东西溪、落儿岭四乡镇深山中建成了红星机械厂、皖西机械厂、淮海机械厂、江南机械厂、江北机械厂、淮河机械厂、皖西化工厂、东风机械厂和皖西医院等九家三线厂。图为一个村民向锅炉里添加竹屑,这些老的厂房给当地村民带来很多就业机会。

早期工厂的行管、技术干部和关键工种技术工人都是从南京、合肥、徐州、上海、重庆等城市的有关工厂调配,一般工种是从本县退伍军人和知识青年中招收。图为江北机械厂的一个老厂房内,一名工人在加工子弹包装箱,这是这里唯一与军工还有一点联系的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国家体制改革,大部分三线厂经历改革合并重组,也有很多三线厂迁入就近的城市,霍山的三线厂就外迁到合肥、蚌埠等地,工人也回到城市。图为在江北机械厂的宿舍区居住的老人。

同样荒废的不仅仅是红星机械厂,还有皖西机械厂、江北机械厂。除了少数车间被利用来做竹制品加工厂、竹炭厂,少量宿舍被当地农民寄居,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几乎是这里共同的景象。图为红星机械厂的车间被用来加工竹炭后,窗户上粘满厚厚的灰尘。

出诸佛庵镇两三公里便是皖西机械厂旧址,看着破败的宿舍区和厂房,无法想象这里曾经是生产迫击炮弹的军工厂。

81岁的张朝本和老伴就居住在皖西厂的一栋宿舍楼里一楼,在皖西厂撤离后,这些宿舍楼就闲置了下来。几年前,张朝本家在一场洪水中倒塌了,无处可去,就搬到了这里。“家里啥都没落下。在这里居住也是没有办法。”张朝本说。由于房屋破损严重,尽管房屋空置着,寄居的居民并不多,张朝本老人这一栋楼也只有两户人家。

同样住在皖西厂废旧宿舍里的还有刘理强和陈继霞老夫妻,一排三层楼的红砖宿舍里,四个单元二十多户,因为破损,也仅仅住了三户人家。图为70岁的刘理强和另外两户人家独守在皖西机械厂的一栋三层宿舍楼。

这栋楼的三楼的房屋房屋损毁严重,地面积水严重,二楼也被老人用来养鸡。“房屋产权都是公家的,自己没有打招呼就进来住了。” 刘理强说,“自家没有房子,在这里也是过渡。”图为原来皖西化工厂的办公室。

与张朝本和刘理强老人相比,地处峡谷深处的皖西化工厂的寄居客汪发勇老人的命运似乎要好一些。现在自己居住的楼上楼下房子是皖西化工厂撤离后,自己买回来的,现在属于自己,虽然房子陈旧,好在有人居住,至少目前还能够坚持。图为皖西化工厂老宿舍里,一个老人在轮椅上熟睡。

62岁的汪发勇在皖西化工厂所在的仙人冲土生土长,上世纪60年代初,皖西化工厂建设的时候,全家被搬到山的另一边居住,一住就是三十多年,生活很不方便。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皖西化工厂撤离后,仙人冲重归宁静,汪发勇和一些搬出去的村民从镇里花钱买了皖西化工厂的废弃的宿舍,重新回到老家开始新生活。

(0)

相关推荐

  • 【悼念】846厂 -- 杨克芝

    战友已长辞, 托体同山阿. 妻女索亲啼, 兄弟吟哀歌. 严霜九月中, 送君出远郊. 荒草何茫茫, 白杨亦萧萧. 沉痛悼念杨克芝同志 沉痛悼念杨克芝逝世 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三线风云&g ...

  • 八公山深处:遗世的美丽与孤独

    八公山,家喻户晓的历史文化名山.因为它坐落于寿州古城北面约2.5公里处,因此又名北山.暮春时节,北山吹雨送残春,在日渐温暖的气息里,淮南市八公山区漫山遍野开始绿色浮动,映照着我这位寻访三线厂旧址的人. ...

  • 1978年,孙健回到了天津机械厂当工人,...

    1978年,孙健回到了天津机械厂当工人,也彻底回归了普通人的身份. 虽然变成了普通工人,但孙健选择了坦然平和地接受.每天早晨上班时,他都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一只饭盒.不带饭时,他就和工人一起排 ...

  • 40年前老工厂

    (济南工厂) ☝ 济南洗衣机厂车间 (1984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滚筒洗衣机). ☝ 那个年代 济南人用过的洗衣机几乎都是小鸭制造. ☝ 山东电视机厂. ☝ 畅销了近30年的"泰山" ...

  • 小说||阵痛(二)

    阵   痛 刘景岗||湖北 二 文京到任后,没有过多地与即将共事的同仁寒暄与交流,第二天就一头扎进镇办企业里了. 他首先看了被抢的机械厂,那场面实在惨不忍睹,整个厂房就是一片断壁残垣,几乎所有厂房的瓦 ...

  • 创办《红星报》回忆

    1987年1月--1988年1月,创办陕西红星化工厂<红星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确切地说,当时被人们简称为"红化"的陕西红星化工厂,有着二千多名职工,算得上 ...

  • 江西景区内的三线厂,延绵分布几公里的建筑,搬迁后原址荒芜

    在江西省万载县罗城镇九龙庙省级森林公园中,沿着公路两侧数公里,散步着一些红砖青瓦的建筑,这些便是原宜春第一工程机械厂旧址.这是一座三线时期的军工厂,军工代号9446,专门生产14.5毫米口径和12.7 ...

  • 陕西一古镇面临“倒闭”,曾号称秦岭“小上海”,今却令人压抑

    陕西因大秦的存在,成为当下寻古最热门的旅行地.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在隐藏在陕西的各个角落.因此在陕西的古镇,古村不计其数.虽不及江南古镇的小家碧玉,但却处处展现"关中天国"的神韵.从建 ...

  • 隐匿云南的三线厂,曾生产鱼雷、潜艇配件,如今建筑诉说昔日芳华

    由于云南的曲靖是云南昆明之后的第二大城市,因此近几年来云南省政府曾经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要将曲靖打造成为一座集制造业与小商品交易市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加上云南曲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在对东南亚的贸 ...

  • “三线厂”旧厂房变身画室,85位画家集体隐居深山,小村火了

    上世纪80年代,安徽大别山,随着三线厂大撤离,留下空空的厂房,经历数十年的风雨之后,呈现一片破败的景象.不过三线厂的宁静很快被打破,从2015年开始,沉静了30多年的仙人冲迎来80多位画家.他们大兴土 ...

  • 失落在大别山中的“三线厂”

    从1964年至1980年,我国中西部三线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工企业建设,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的农民,来到大山深处,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被称 ...

  • 官宣!中乙球队签约中超豪门飞翼,曾是国字号常客 破过恒大球门

    日前,中乙球队浙江毅腾正式官宣徐友刚租借加盟.徐友刚租借离队让很多申花球迷都感到非常惋惜,因为他曾经是球队重点培养的新星.96年出生的徐友刚跟李晓明属于一批出来的申花青训球员.相比于李晓明年少成名在2 ...

  • 深山中的古镇,曾是“江湖之地”,如今是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在衢州一隅的仙霞山脉深处,有这么一个富有江湖气息的古镇,它曾出现在金庸的故事里,它曾是重要的商旅集散地,它曾是兵家常争之地--它就是衢州江山的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古镇是仙霞古道上规模最大的古镇,也曾是 ...

  • 探访深山中的王家庵村,共几十户人家,曾有一座印钞厂

    冯家镇的圣水岩,是威海乳山市的一处名胜.金元之际,全真七子之一的"玉阳子"王处一就曾长期在此修行.时至今日,仍可见到岩洞.石碑以及玉虚观旧址.加之周边山峦叠翠,史志称之为" ...

  • 宋江破方腊?他俩都曾被一个人所败,但《水浒传》中此人却未出现

    在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因为种种原因在梁山泊聚起了108名好汉,他们在头领宋江的带领下被朝廷招安,先被安排与辽国作战,然后携大胜辽国之势被安排到长江以南对付同样是农民起义军的方 ...

  • 说来可惜,陕西秦岭深处香火鼎盛的千年古寺,如今竟已破落衰败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陕西. 游览凤州古城时,抬头便能远眺对面秦岭豆积山上的消灾寺.只见诸多殿宇鳞次栉比坐落于整面山崖,还有石窟寺镶嵌于山体内,巍峨壮观,庄严恢宏.于是我们决定逛完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