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定开元寺钟楼、须弥塔
正定开元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内燕赵南大街109号。国内寺名开元的不止一处,就目前知道的至少29处,故需注明正定开元寺。
寺创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初名净观寺,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为今名。唐乾宁五年(898)及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清重建和重修。据《重修真定开元寺记》碑文记载:明代开元寺的布局为:钟楼和须弥塔东西并列,天王殿居前,伽蓝堂、给孤堂、三门楼、法船殿居后。此布局应是保存了隋唐时期的寺院特征。目前寺内仅存钟楼及砖石结构九级方塔各一座,天王殿、法船殿仅存基址。
钟楼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面积175平方米,重檐青瓦歇山顶,高14米,二层。下层基本保持唐代建筑特征,上层经清代重修,为晚清风格。钟楼柱有侧角和升起,柱头卷刹,柱间只用阑额,不用普柏枋,柱下施莲瓣柱础。斗拱硕大,仅用于柱头之上,为五铺作双偷心造,内转四铺作单抄,丁栿等均采用月梁造。钟楼柱网布置及下檐斗拱仍为唐代物,上檐斗拱及大木、瓦顶为1989年依唐代风格复原修缮。钟楼上悬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始建于唐贞观十年(636),现存实物为明代在唐塔基址尚重修。平面正方形,建在1.5米高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叠涩密檐九级,高39.5米。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嵌在墙内。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壶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楣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宇。每层砖砌迭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塔内第二层上部原作木斗八藻井,现已毁坏。今塔内呈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塔外观清秀挺拔,仍留有唐塔遗风。
须弥塔
三门楼于唐如意年间(692)建成。三门楼的石柱上镌刻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题名和碑文等,为研究唐代雕刻技艺及开元寺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开元寺的钟楼南侧还有一个巨大的赑屃,是2000年6月在正定县城府前街路西出土,同年8月移至开元寺内保存。此赑屃是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记功碑碑座。青石质,残长8.4米,宽3.2米,高2.6米,重107吨。体重之大位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
1956年,开元寺钟楼、塔被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开元寺钟楼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开元寺钟楼。
2006年5月25日,开元寺须弥塔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钟楼合并。公布名称改为:开元寺。
门票:15元
经纬度:N38°08'23.25”,E114°33'52.98”(须弥塔中心点)
寻访指数: ★★★
观赏指数: ★★★★
文物价值: ★★★★
访问指数: ★★★
点评:须弥塔虽然是明代重建,但是与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外形相似,故有雁塔之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止现代人喜欢建仿古建筑,明代人也有此兴致。另外钟楼部分保留了唐代结构,要知道中国现存的唐代木构建筑极其稀少,都是第一批国保。而此钟楼只保存了部分,还有部分是清代的,所以直到1988年才成为第三批国保。当然,还是很珍贵的文物。正定,仅仅一个县城,就保留了八处国保,非常难得,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是理所当然的。
网友牧夫提供的照片,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