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之真谛
中医的一切治疗手段,实际上就是修复人体自我抗病机能而愈病,扶助人体的正气驱邪外出,即扶正、祛邪,是其治愈疾病的真髓。
中医认为,所谓疾病,无非就是阴阳失调。何为阴阳失调?其实就是正邪交争,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病理反应。正邪在人体内相互斗争,有一定的斗争场所,如果在外,就属于表证;在内就属于里证;即不在外,也不在里,就属于半表半里证。此为病邪的部位。正邪交争有其盛衰,正邪皆盛,其斗争必较剧烈,显示出抗盛的状态,此为阳证;正不胜邪而正气虚,抗邪无力,其斗争不明显,则显示出衰弱状态,此为阴证。阳证包括实证、热证;阴证包括虚证、寒证。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实,就是依据人体生命本能活动规律而制定的方法。就是因势利导,顺势而治,顺着正邪交争的趋势去治疗。正邪皆盛,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正气衰弱,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邪气已除,以扶正善后。通过升降出入将病邪驱出体外,使疾病痊愈,最终使机体机能恢复平衡。所以,扶正、祛邪,才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真谛。《伤寒论》的所有治病方法,都是顺应人体的自愈机能,帮助人体自愈机能发挥到最佳水平,从而使疾病较快得愈。
中医治疗疾病的技巧,就是掌握治病求本,本为阴阳,始终抓住阴阳这个根本;掌握整体观念,任何一脏一腑有病,皆可以影响其他脏腑,甚至七情变化、风寒暑湿均可伤于某脏而波及他脏;掌握动变制化,疾病是随时变化的,出入升降无器不有,随动变制化而施治;掌握从化理论,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因体质、地域、饮食、用药不同,则从化不同。
中药治病,就是利用中草药的四气、五味,来调理人体之偏差,使人体的阴阳趋于平衡,抗病能力达到最佳状态,因此而愈病。例如《伤寒论》全书的精髓就是扶正祛邪,也就是扶助人体的正气,扶正而加强祛邪能力,祛邪有助于正气来复而使病愈,最终还是要靠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其修复力其实就是人身的阴阳之气。
总而言之,阴阳气为人体内的正气,阴阳气是养护生命,抗御疾病的根本能量。调理和维护阴阳气的谐和状态,是治愈疾病和保障人身健康的根本大法。而人体自身就具有调理阴阳气至谐和状态的机能,只要病人不是阴阳气严重虚竭,就有自愈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疾病都是自愈的,病人康复的根本因素是自愈机能。
以扶阳派为例说明之。扶阳派,临证所用的重点药物是附子,而附子的功效能够很好地达到这一目的。附子有扶正和祛邪双重的功效。扶阳派治病重视扶阳,就是抓了这一主要矛盾点。扶阳派的应用特点,就是体现了阴阳平衡关键在于阳气一方,阳气亏损后容易及时补救,如可速用附子等药回阳救逆;而阴是基础性的物质,亏损了不容易快速纠正,只能在阳气恢复的情况下,慢慢靠自身正气调理修复。附子用途之所以广泛,并且疗效好而见效迅速,关键在于附子这味药,好就好在即有扶正又能祛邪的双重功效,且重点在于扶正上。
《内经》云:“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旺盛可以生阴血,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速固”。所以,附子通过扶阳固脱、攻逐邪气,而达到“少火生气”的作用,进而有助于阴血的生成,以达到阴阳平衡,帮助正气来复,增强自我修复功能而愈病的目的。所以,重病、大症救阳为急,这就是扶阳派治病抓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
《神农本草经》说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金代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说,附子“去臓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清代汪昂《本草备要》中说,附子“补肾命火,逐风寒湿。”上述所说的“温中,金疮”,“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补肾命火”就是扶阳助正;而“主风寒咳逆邪气,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去臓腑沉寒”,“逐风寒湿”就是散寒祛邪。
附子辛热燥烈,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既有很大的温通之功,其回真阳、续绝阳之力无药可以替代,又有很强的驱邪之力,攻坚克难,破阴回阳。其祛邪之力主要是建立在扶正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主要是能够强力启动人体正气、元气,迅速改善人体自我修复机能而抵御病邪。
附子合理的应用乃属于“少火”,如果滥用,则属于“壮火”。《内经》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所以,准确辨证而应用附子等温阳类药物温阳壮阳,就是将纯阳大热之性转化为扶助少火的温和生气之性,从而达到与人体生理的温煦之气同气相求,促进生精化气之功能。
总之,中医治疗疾病,是以调整人体正气、调整人体生化内环境为主,使人体趋于中和状态,正气发挥作用,同时辅以驱邪,使正和、邪去,从而达到抗病、自适应、自调和、自康复的效应。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遇邪,自身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愈病能力。人身愈病,实际上主要靠自我修复能力,药物不过是助其一臂之力而已。自我修复能力的根本,其实,就是人身的正气,使机体正气恢复正常,是自我修复能力恢复的前提条件。正如《内经》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李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