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我心中特刊】杨西霞/水
水
作者:杨西霞
我的家乡河北威县农村,位于河北南部太行山东部,属于华北平原。故乡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近代史上是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英雄的故乡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可水作为生命之源,却一直是困扰家乡人民生活的一道难题。
我1947年出生,1949年父母随军南下,我从小就跟着外祖父、姨妈一起在农村家乡(威县七级村)生活。外祖父年纪大,且腿不方便,姨是小脚,负不得重。姨的丈夫外出未归。姨的闺女也就是我的表姐只比我大3天,我俩是同龄人。一家4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只好花钱请人挑水吃。后来,我们慢慢长大了,不到10岁我就和表姐担负起家里用水的重任。我俩年龄小,挑不动水,就抬水。我们穿过村里两个胡同,到了井边,我俩首先用带去的小桶,从井里把水提上来,一小桶、一小桶的把大桶倒满,再用扁担把大水桶抬回家倒进水瓮里。把水瓮灌满,需要抬6桶水,够家里用2天。这样,我们每隔1天,就要抬6桶水,往返12趟。井边阴湿滑溜,行走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到了冬天,井边结了冰,稍不慎就会摔跟头。下雨落雪抬水更是难上难,出去抬水、家里大人的心是揪着的,开始大人不放心,姨妈就跟着我们来回走。十二三岁,我就和表姐轮流担水吃,直到1963年我来湖南父母身边读书。
听说,七十年代水井干枯了,故乡人就用排子车,拖上大铁桶,到棉站买水,离棉站近的就用扁担挑着两个桶,去棉站买水。因为买水的人多,每次都需要排队。排队也是一件烦心的事,人挤人,车子、扁担、水桶相互碰撞,吵闹叮当声音直抵人耳膜,着急烦躁像雾霾一样笼罩在上空。为排队乡亲们也曾发生过争吵和纠纷,甚至动武。
家乡人为节约水,冬天不洗脚,热天不洗澡,从地里干活回来,就把头上的毛巾摘下来,朝身上拍打几下,将灰拍下来。爱干净的人,一脸盆水既洗脸又抹身。热天里年轻小伙子,就跳到土壕里洗澡。后村里土壕也干了,我问姐夫,怎么办呢?“唉,就不洗呗,能将就就将就。”姐夫语气里充满着苦楚和无奈。
这又将就了十几年,1985年我去北京学习,顺便回老家探望亲人,因在城市生活习惯了,每天早洗脸,晚洗脚,隔几天洗个澡。表姐笑着对我说:“你身上不脏就别洗了,别一天到晚祸害水啦。”弄得我十分尴尬,也深切体会到亲人用水的艰辛与无奈。
为种红薯浇水,生产队在地里用砖头砌了10多米的浅水井。八十年代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乡亲们几家联合起来凑钱在地里打了较深的井,也就是二三十米深,但水还是不够用。九十年代,国家出钱出物,打了300米的深水井,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水的困难。并给每家安装了自来水管,现在每家都用上了洗衣机,装上了太阳能,喝水,用水,洗澡、洗衣十分方便。一次我回老家,表姐自豪地对我说:“嘿,俺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哩,每天洗脸、洗脚,身上脏了就洗个澡,人干净又畅快”又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关心老百姓,现在南水北调的水已到邢台了,俺再也不愁水的事了。”
乡亲们不仅生活用水有了保证,种农作物也不愁用水了。2003年政府为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为乡亲们在地里打了更深的井。还安上了水泵,装上了水管。乡邻们把旱地农作物改种苹果、葡萄,每次浇地,只要把阀门打开,水就哗啦啦流到水果地了。表姐家种的水果,每亩可收获一万余元,比种粮要多收一倍的钱,家乡亲人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农民收入增加了,钱袋鼓起来了,争先恐后地建房买车,表姐家也在邢台市买了房,天气暖和了就回乡里种水果,天凉了就到城里享受暖气,过起了候鸟般的生活。
表姐每次来电话,声音都提高了几度,满是收获的喜悦和自豪。还多次邀请我回家看看。“大霞,你一定来家看看,我们家大变样,比你们城里一点都不差。家里不仅用水方便,还吃上南方的时令小菜,俺在地里种了五六种蔬菜,集市上菜的品种就更多了,保证让你住得舒服,吃得满意。”去年我回老家过春节,欣喜地看到故乡旧貌变新颜,真是换了人间。乡亲们个个干净利落,精神抖擞,再也不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样子。
今年表姐又来电话了,“大霞,咱村用上了江水啦!”“是南水北调的水?”“是的,是的”。“吃的用的都是南水北调的水?”“都是的、都是的!”我谨慎地问,表姐回答得干脆利落,语气里洋溢着兴奋、得意和自豪。我真替故乡亲人高兴!它令我浮想联翩,南水北调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改善了故乡亲人的生活方式,也将惠及子孙后代,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向亲人招手!
抚今忆昔,方知世道之变。“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饮水思源,是党和政府的英明决策,解决了北方干旱地区人们饮水和用水的难题,让老百姓过上了无忧无虑的舒心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图片:网络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