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李宏如:情系清凉山(一)》

李宏如:情系清凉山

文/康所平

清凉山,五台山之别称矣。

我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李宏如先生,生于1939年 7月 14日,农民出身,先在本村当干部,带领全村“学大寨”,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他所在的鳌子头生产大队那时成了繁峙的一面旗帜,他遂转为国家干部,调到县里工作。1980年遵照党中央有关政策指示精神,从县级领导岗位退下来,先后到县农工部、县委统战部、县政协、县人大等部门任职。退居二线后,他根据工作需要,拓碑、搞文物调查等,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发而不可收,一鼓作气,整理出版了好几本有关地域文化方面的著作,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比如,他搜集到了明万历《繁峙县志》的手抄本(繁峙最早的县志),请专家校点后又重印,还陆续倡印了清道光版和光绪版的《繁峙县志》,出版了《繁峙碑文集》、编著了《漫录正觉寺》等。这里,我重点记叙他撰修《五台山佛教·繁峙篇》和抢救五台山佛乐的事。

修志篇

唐有《古清凉传》、宋有《广清凉传》和《续清凉传》、明有《清凉山志》、清有《清凉山新志》和《钦定清凉山志》,但自清朝乾隆五十年后的200余年里,再未见清凉山新志刊行于世。

历史的车轮跨入了20世纪90年代,一部17万字的《五台山佛教·繁峙篇》与一部20多万字的《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终于为《清凉山志》补上了浓重的一笔,从而消弭了百年缺憾。

一部足以传之后世的山志

山之得名由“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岁寒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清凉山志》)。此外,还有五峰山、紫府山、五顶山之谓。

五台山的五个台顶中,南台在五台县,西台在繁峙,东、北、中三台则在两县的交界处。若上溯至唐以前,“南、北、中三台与今天的三台不同,现在的中台,当时叫南台;现在的北台,当时是中台;当时的北台,则在今天的北台之北,名大黄尖,亦称古北台。换句话说,唐代以前,北、西二台均在繁峙,其余三台为繁峙与五台县交界处,繁峙的重要性在五台县之上。”(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李裕民语)只是由于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将驴夷县改名为五台县,人们误以为五台山就在五台县境内。后来,随着五台山寺庙的建设逐步向南移位,五台山的范围愈来愈小,人们几乎不知道半座五台山分布在繁峙境内。但是,要想全面了解五台山的历史,就不能不去研究曾经书写了五台山佛教灿烂篇章的繁峙这块土地。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繁峙,就不能算真正了解五台山。遗憾的是以往的清凉山志类书,都只是侧重介绍五台县境内的寺院,且着重教化信仰。

《五台山佛教·繁峙篇》于1992年问世。全书除台顶与憨山、寺院分布、历代名僧、诗歌、神话故事诸目与《清凉山志》大体相应外,新增了五台山与繁峙的关系、历代佛教概况、佛教僧团组织、佛教宗派、佛教音乐五目。学者魏德东曾在《读书》杂志(1994年第1期)上撰文评价:“此志独辟蹊径,以科学精神为统帅,立足于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尤重介绍五台山佛教的时代变迁和现状,统古详今,是一部富有现代精神的今志。”较之于古志,其“在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足以藏诸名山,传之后世了”。其中“寺院分布”一目,根据作者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将繁峙境内所能找到的寺院一一著录,计56座现存寺院和126 座古寺遗址,并记录了解放以来每座寺院的兴废。

寺庙碑记作为《五台山佛教·繁峙篇》最重要的佐证(也可以说是该宗教志的一个组成部分),《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于2005年正式出版。该书以寺院为单位分为18类,后附与之有关的民间信仰的庙碑。书中共收录铭文184条,除了录自《清凉山志》和县志者各3条、抄本2条外,其余176条均由编者或捶拓或抄录而来。书中所收资料大致可分为碑、塔幢、铁器铭、铜器、石器铭、摩崖、题记和抄本等8类,其类型之多为其他金石著作所罕见。从数量上说,搜罗之富,超越古今。在明朝成化《山西通志》卷17碑目一门中,繁峙碑石仅有5通,清代《山右石刻丛编》也只收了5通,两者去其重复,共得7通,今尚存5通,其中4通为墓碑,与佛教无关,另一通为《官水摩记》,本书已收入。与佛教有关的石刻,此书则收入145通(不计题记和铁器铭文),其数量超出前两书之数十倍。特别是作为研究五台山佛教的第一手资料,其史料价值同类志书恐难以企及,正如李裕民教授所评价的: “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五台山佛教一千多年历史上第一次盛举”。

而这两部书的编撰者却并非佛门弟子,他是一位教外人士,他的名字叫李宏如。  (未完待续)

文字责编: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超过2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