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苗》看六二六指示落实中的斗争精神 2024-07-29 08:26:47 56年前的今天,毛主席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医疗改革,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 我们都知道,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但在落实过程中有那么顺利吗?比如在医疗领域,毛主席1954年在浙江农村访问时,就看到了一位被血吸虫病折磨的绝望病人。后来,毛主席就下定决心要消灭血吸虫病。有了毛主席的关注,1958年江西省余江县报告说县境内血吸虫病被消灭。这无疑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农村地域广大,不能实现一次消灭就永远消灭,更何况逐渐还有不少技术精英的畏难,认为完不成任务才是正常的。 同时,这也反映了在广大农村地区还有不少农民面临缺医少药的情况。直到1965年,毛主席在听取卫生部部长钱信忠的汇报时,才明确知道:全国现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70%在大城市,20%在县城,只有10%在农村,而且医疗经费的使用农村也只占25%。从共产党成立之初到新中国的建立,毛主席是最懂得中国农民苦难的人。看到这样的医疗分布情况,毛主席自然非常生气,他严肃地指出: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工作,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以后改叫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在这次谈话中,毛主席提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除此之外,还强调了不应该脱离群众,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难的疾病上;我们应该花费更大的力量用在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同时,毛主席还谈到了医学教育、医疗政策和医患关系等几个问题。毛主席的这个指示直接回应了我们的医疗到底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面对人数众多的农村地区,却只投入非常有限的人力物力,这样还算是为人民服务吗?但是,这个指示的出台和落实都是一帆风顺的吗?老电影《春苗》通过以真实人物王桂珍为原型的故事生动详细的描绘了六二六指示在落实中的斗争。 在电影里,1965年,江南某大队妇女队长田春苗,帮助阿芳嫂带女儿小妹到公社医院开急诊,钱医生却不进行抢救,将其推往县医院,最终致使小妹死亡。而且,钱医生对当地农村的多发病、常见病——腰腿疼病无心治疗,全神贯注于研究“养生疗法”,对前来求医的农民口称“病人腰疼,医生头疼”,开出的药方居然是“吃吃睡睡”,根本不考虑农民不可能过这样悠闲安逸的生活。而巫医贾月仙则利用自己对乡村医疗的垄断,只顾自己敛财,不关心农民的死活。这不就是毛主席所说的严重脱离群众吗?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的看病问题到底该怎么办?幸运的是,毛主席在1965年发出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春苗被送到公社医院学习。但意想不到的是,在学习期间,她却钱医生等人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天天拖地板,刷瓶子,就是不让她学习医疗知识和技术。钱济仁嘲弄:“你看看田春苗那双手,还能拿针头?”杜文杰则帮腔说:“拿针头和拿锄头毕竟是两回事嘛!”处处都体现了技术精英对劳动群众的不屑和藐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斗争才行。直到春苗这样的劳动群众和愿意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分子方明等人结合在一起,彻底将领导权夺到自己手里,杜、钱等人最终才受到批判,并且被赶下台去…… 在老电影《春苗》里,我们可以生动的看到六二六指示在出台和落实过程中的斗争精神。就算有了毛主席对农民这么好的指示出台了,但要想挫败部分精英和脱离群众的官僚,仍然需要广大劳动群众的不屑斗争。在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和劳动群众的斗争下,到70年代末,全国农村约有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形成了集预防、医疗、保健功能于一身的三级(县、乡、村)卫生服务网络。而赤脚医生也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伟大创举。他们不脱离农村生产,却可以在田间地头有效的解决和预防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等,极高程度的保障了占全国人口最多的——农民的身体健康。 从此,中国农村的这次卫生革命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目标,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可惜的是,后来我们并没有延续毛时代的医疗政策,又屡次进行了医疗改革,却远远没有毛主席这次医疗改革可以直击最广大人民的真正需求。如今,《春苗》里曾经消灭了的医疗精英又出现了,他们不愿意去最边远的地区服务,不愿意研究最常见的病症,不愿意以预防为主甚至选择用过度治疗来收取更高昂的医疗费用,他们以牺牲患者的利益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56年后的今天,重新学习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回看《春苗》这部老电影,真是感慨良多。 赞 (0) 相关推荐 邮票讲述赤脚医生的来龙去脉…… 在1965年的5月份,毛泽东主席在阅批国家卫生部报送的全国医疗卫生状况的报告材料时,发现全国医务人员140万,80%在城市,农村不足20%,而当时全国90%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在1965年6月26日毛主 ... 谁是农民最贴心的人?寒牛出栏认为是他老人家,主要原因有以下3条。 在网上看到一个热点问题. 谁是咱们农民最贴心的人? 答案有好几个,各有各的理由.在寒牛出栏看来,咱们农民最贴心的人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1,搞了土地革命 毛主席领导中共推翻了国民党 ... 新农合医保缴纳到多少年以后,再也不用缴纳了?答案来了! 对于"新农合"目前是当下农民解决看病难,以及看病贵的一个唯一选择.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我们简称"新农合",对于缴纳"新农合"不仅可以让我们 ... 方麟|苦难中的芳华 封面设计:章仁缘 1 这本<岁月的河>,很偶然地漂流到我手中.熊大蘅阿姨是母亲的朋友,南昌二中"老三届"毕业生.她送我一本南昌二中1968届回忆青春的书,并嘱我写一篇书 ... 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 1965年6月26日,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在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当听到一组数据时,毛主席大发雷霆,发出了对中国农村影响至今的一项指示. 这组数据是:全国现有140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70%在大 ... 不能忘记的“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的历史使命 "赤脚医生"是指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是指那些在农村或者基层没有固定编制,有一 ... 《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保障人民健康是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导读:吕嘉戈老师授权本公众号连载其最新著作<中医现代化探索>一书,欢迎读者朋友们订阅.今天的内容是本书第二章的第一节.前面的内容请到本公众号话题#<中医现代化探索>连载中阅读. ... 照相机镜头下的近代中国(二六):看了当时满族女子的照片,也就理解了光绪为何没有子嗣,溥仪要离婚…… 1.1871年,北京,长陵棱恩殿: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棱恩殿是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 2.1871年,北京,明十三 ... 俗话说:“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六是啥日子? 有句农村俗语说:"收秋不收秋,就看5月26",五月二十六那天到底是什么节日呢?为啥秋庄稼收不收,要看那一天呢?凭一天如何定秋? 五月二十六是什么节日? 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是" ... 农村俗语“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是什么意思?来看看 连日来,骄阳似火,虽然前一段儿时间非常干旱,可是"天旱雨淋山",山区的小麦却也能达到每亩收获七八百斤,这也是适合山区的小麦新品种给山区人们带来的福利. 今年的下半场,就看秋收了!麦 ... 老话说:“顺不顺,就看八月二十六”,为啥?八月二十六是啥节日 农历的八月又被称为"月母天",人们常以八月的天气变化判断明年的年景以及庄稼的收成.老话说:"顺不顺,就看八月二十六",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呢?八月二十六到底是什么节 ... 【灵璧杂谈】灵璧老年人常说“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的这句话可信吗? "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农谚中的这句话可信吗? 文乡村农夫 前天(阳历7月9号)是农历五月二十六,我们这里几乎上一整天都在下雨. 昨天下午我下班回家,看到有几个老人在啦呱,由 ... 六二二的这组神COS终于有了完整版!可惜可能在漫展看不到了 如果是经常在网络上浏览COS图片的朋友,那么对于下面这组照片应该不陌生,这是国内coser:六二二同学出的<阿丽塔战斗天使>的cos作品. 这组神COS其实在之前一直是些零散的图,而且六二 ... 六十六岁老人感悟:搭伙十二年,一场病,让我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 "从今往后,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富贵或是贫穷,健康抑或疾病,我们都会彼此相守,相爱,直到生命的尽头才能把我分开." 类似这样的结婚誓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只有真正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 ... 一德:水地比卦六二(比之自内,贞吉)、六三(比之匪人)详解 编辑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译文]从内部亲比,守正吉祥.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文]从内部亲比,是行正道自己没有失误. [辨证]下卦又称内卦,六二在内卦之中: 柔爻居柔位,位正: 与九五 ... 妥妥读《三国》(二六)|| 战官渡曹操胜袁绍 再战败刘备投刘表(第611期B) 上期结尾: 曹操听说孙策死了,就要带兵去攻取.别人劝他不要乘人之丧而攻伐,因为这样让下人觉着这是不义的举动.现在应该对孙权有友好的表示.于是曹操奏明皇帝,封孙权为将军和太守. 孙权联曹背袁,曹操又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