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高澄大胆启用慕容绍宗,萧渊明太无能大败被擒 2024-06-16 11:24:17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5篇当东魏朝廷忙于为高欢举行丧事时,南梁趁机攻城略地。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七月二十五,羊鸦仁率军进入悬瓠。七月二十九,萧衍诏令改悬瓠为豫州,改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以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守悬瓠,以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守项城。八月初一,趁着高欢新丧、侯景来降,萧衍决定大举讨伐东魏。在决定北伐主帅人选时,萧衍最早想到的是鄱阳王萧范,但朱异极力反对,对萧衍道:“鄱阳王虽英雄盖世,得人死力,但他所到之处残忍凶暴,不爱惜百姓。陛下往日登上北顾亭眺望远方时曾说江西有反叛之气,骨肉之亲常常是战争祸首,主帅尤其应该仔细选择。”萧衍点头称是,又问道:“萧会理如何呢?”朱异回答道:“陛下选对人了。”当时,南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镇守寿阳,多次向萧衍请求领兵打仗,萧衍承诺给他机会。最终,萧衍以萧渊明和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分别督率诸将进攻东魏。萧渊明,萧懿之子,萧衍之侄,少有才情,历任清要之职,但并无军政之才;萧会理,萧衍之孙,萧绩之子,少时聪慧,爱好文史。萧会理自恃皇孙,又担任了都督,便不把众人放在眼里,自萧渊明以下一概不予理睬。萧渊明深为不满,便和诸将一起将此事秘密通报给了朱异,朱异派人将萧会理追了回来,让萧渊明担任都督。其实,不管是萧会理,还是萧渊明,他们都是典型的膏粱子弟,打起嘴仗自是一把好手,若论行兵布阵,那就是过家家,让这样的人去北伐,还要和老奸巨猾的侯景打交道,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八月二十四,南梁武州刺史萧弄璋率先出兵,攻打东魏的碛泉、吕梁两座城堡,并占领了它们。同日,萧衍以侯景为录行台尚书事。这时,有人对高澄道:“侯景有北归之意。”又恰巧侯景的部将蔡道遵回到东魏,也声称:“侯景有所悔过。”侯景的母亲和妻子、儿女都在邺城,高澄便写信给侯景,说他的家人都安然无恙,如果他肯回到东魏,便许诺让他终身担任豫州刺史,所部文武,既往不咎。侯景指使心腹王伟给高澄回信道:“现在,我已带领梁国和西魏军队举旗北伐,恢复中原,若能自取,何劳恩赐!当年,王陵归附刘邦,母亲被项羽抓走他仍不肯回去;刘邦的父亲被项羽囚禁,项羽威胁要杀掉其父,刘邦却坦然地向项羽讨要他父亲的肉汤喝。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妻子儿女,那就更不介意了!如果杀掉我的妻子儿女对你有利,我想阻止也是阻止不了的,如果杀掉他们对我毫发无损,那你杀了他们也是徒然,反正我的家室在你手中,如何处置,与我有什么相干!”俗话说,小人最难缠,遇上侯景这样的人,高澄只能徒叹奈何。出兵前,萧衍命萧渊明在寒山(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一带筑堰挡泗水淹灌彭城,等到夺取彭城,再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夹击东魏军。九月初九,萧渊明驻军于寒山,在离彭城十八里远的地方修堰截流。侍中羊侃负责监督修建堰坝,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便建成。羊侃劝萧渊明趁着水势攻打彭城,萧渊明不从,诸将与他一起商议军机时,他又无法决断,只会说:“临机制宜。”由于萧渊明的犹豫不决,南梁整整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两个月里,高澄不仅安排好了高欢的丧事,也选好了救援彭城的人选。十一月,高澄派大都督高岳前去救援彭城,并想让潘乐担任副手。陈元康建议道:“潘乐反应比较迟缓,不能随机应变,不如慕容绍宗,何况让慕容绍宗去对付侯景是先王之命,您只要赤诚待他,侯景不足为虑。”自从归顺高欢后,慕容绍宗虽屡立战功,但曾有人向高欢进谗言,说他是前燕皇室之后,有复兴燕国之志,高欢始终不敢过于重用他。此时,慕容绍宗正在外地,高澄想召见他,又怕他受惊起疑心而反叛。陈元康对高澄道:“慕容绍宗知道我特别受您的照顾和优待,最近他派人来馈赠我黄金。我为了让他放心,便接受了这些黄金,并在给他的回信中厚谢了他,我可以保证他不会有别的想法。”在陈元康的力保下,高澄终于起用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让他与高岳、潘乐一起去救援彭城。在此之前,侯景听说韩轨要来对付他,不屑道:“这个吃猪肠子的小子能干些什么!”当听说高岳要来,又不以为然道:“士兵倒是很精锐,但领兵的人很一般。”东魏诸将没有被他放在眼里的。但是,当他听说慕容绍宗要来时,一脸忧虑道:“谁让高澄这鲜卑小子懂得派遣慕容绍宗来呢!如果这样,高王一定还没死!”慕容绍宗率领十万人马占据橐驼岘(今江苏徐州市北),羊侃劝萧渊明趁他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时前往攻打,萧渊明不听,继续按兵不动。第二天,羊侃又劝萧渊明出战,萧渊明依然不听。心情郁结之下,羊侃率领部下离开萧渊明,驻扎到新修好的堰坝上。十一月十三,慕容绍宗率军来到城下,带领一万多步骑攻打潼州刺史郭凤的军营,箭像雨点一样射来。萧渊明醉得不能起床,命诸将去救援郭凤,但无人敢出战。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对谯州刺史赵伯超道:“我们这些人带兵来到这里所为何事?现在敌人来了,不去应战干什么?”赵伯超无言以对。说完,胡贵孙独自率领所部与东魏军作战,阵斩两百人,赵伯超拥有几千人马却不敢前去救援,还对部下道:“敌军如此强盛,与他们交战一定会失败,不如保全军队早日回去。”麾下乐得不出战,齐声道:“好!”于是,赵伯超就这么走了,孤立无援的胡贵孙只能撤兵。对于赵伯超临阵怯战的行为,萧渊明竟然无动于衷,军纪之涣散由此可见一斑。南梁军刚和侯景会合时,侯景曾反复告诫他们道:“追杀败军不要超过两里。”南梁诸将没人放在心上。慕容绍宗将要出战,他认为南梁士兵轻巧灵活,又很勇敢,便对麾下将士道:“我假装败退,引诱吴儿向前追,你们从背后发起攻击。”交战之时,东魏军果然败退逃跑,南梁军乘胜追击。这时,预先安排好的东魏军从背后发起突袭,大破南梁军,萧渊明和胡贵孙、赵伯超等人被俘,士兵伤亡失散者达数万,唯有羊侃摆开阵势,缓缓撤退而返。随后,萧渊明被押送到邺城,元善见登上阊阖门接收战俘,责备一通后给他松绑,然后送到晋阳,高澄对他礼遇有加。得知萧渊明大败被擒的消息,萧衍吓得恍恍惚惚,差点从床上一头栽下,喃喃自语道:“难道朕也要落得晋朝那样的下场吗?” 赞 (0) 相关推荐 效力了西魏、侯景、南梁、北齐的他,却连自己的传记都没有? 侯景作乱之初,并没有一支太强的军队.他曾在爱敬寺下被梁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所败,吓得想准备船只渡河北逃.当时他已经同时得罪了北方的东西魏,也不知道他想逃到哪里去,重新求其中一方收留吗? 这时候,一员将 ... 侯景乱梁!君王城上竖降旗,十四万人齐卸甲,竟无一人是男儿 慕容绍宗的天罗地网 公元547年,东魏大将慕容绍宗在寒山击败南梁统帅萧渊明,斩首数万人,随后长驱直入,逼近首犯侯景所在的涡阳. 从占据河南.山东,到沦为过街老鼠,侯景仅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被王思政和 ... 激荡四百年:强攻颍川慕容绍宗阵亡,两败俱伤东魏收复失地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01篇 侯景叛逃东魏后,曾向西魏诈降,王思政将计就计夺了他的大片地盘,侯景被迫逃奔南梁.但侯景的地盘说到底是东魏的,所以侯景南下后,高澄开始向西用兵收 ... 激荡四百年:父子相残慕容云横空出世,中山内斗慕容麟成功捡漏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17篇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四月初八,慕容会派仇尼归前去攻打龙城,慕容宝却在夜里派一支部队发起偷袭,将其打败. 仇尼归的失败让慕容会心生惧意,派使 ... 激荡四百年:尔朱荣强渡黄河发起反攻,陈庆之大败全军覆没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34篇 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六月初九,费穆来到洛阳,元颢将他带到朝中,当着众臣之面斥责他是河阴之变的始作俑者,然后杀之. 六月二十二,尔朱荣和元 ... 激荡四百年:司马玮入朝帮凶贾南风,杨骏颟顸无能满门被灭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8篇 永平元年(公元291年)二月二十,楚王司马玮和淮南王司马允兄弟联袂抵达京师,和贾南风见面后,倒杨联盟就此组建完毕. 三月初八,孟观和李肇启禀司马衷 ... 激荡四百年:苦战多年熬死姚苌,苻登全力出击却大败给姚兴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05篇 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三月,姚苌突然患病,命令姚硕德去镇守李润,尹纬留守长安,让太子姚兴来行营之中相见. 征南将军姚方成对姚兴道:&quo ... 激荡四百年:权臣坐大高欢借刀杀人,扶持崔暹高澄影帝附体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78篇 成为东魏的主宰后,高欢依然大部分时间呆在晋阳,朝政全都交给孙腾.司马子如.高岳.高隆之等四人去管理,邺城人称他们为"四贵" ... 激荡四百年:高澄接班元善见被软禁,狂人荀济终究难逃一死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4篇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六月十二,高澄回到晋阳,公开为高欢发丧. 七月初二,元善见为高欢举哀,服缌缞,丧礼依照汉代霍光去世时的规格进行,追封高 ... 激荡四百年:高澄假意求和萧衍中计,侯景忍无可忍密谋作乱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8篇 东魏得到悬瓠.项城后,完全恢复了旧有疆域.之后,高澄多次派人送交国书,请求与南梁通好,萧衍咽不下一口气,没有答应. 于是,高澄对被俘的贞阳侯萧 ... 激荡四百年:高澄猜疑成性意外被杀,高洋韬光养晦一夜蜕变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03篇 眼见高澄日益飞扬跋扈,对东魏的控制力也有增无减,身为皇帝的元善见一筹莫展.无奈之下,他想试探下高澄到底怎么想的.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