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高澄大胆启用慕容绍宗,萧渊明太无能大败被擒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85篇
当东魏朝廷忙于为高欢举行丧事时,南梁趁机攻城略地。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七月二十五,羊鸦仁率军进入悬瓠。
七月二十九,萧衍诏令改悬瓠为豫州,改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以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守悬瓠,以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守项城。
八月初一,趁着高欢新丧、侯景来降,萧衍决定大举讨伐东魏。
在决定北伐主帅人选时,萧衍最早想到的是鄱阳王萧范,但朱异极力反对,对萧衍道:“鄱阳王虽英雄盖世,得人死力,但他所到之处残忍凶暴,不爱惜百姓。陛下往日登上北顾亭眺望远方时曾说江西有反叛之气,骨肉之亲常常是战争祸首,主帅尤其应该仔细选择。”
萧衍点头称是,又问道:“萧会理如何呢?”朱异回答道:“陛下选对人了。”
当时,南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镇守寿阳,多次向萧衍请求领兵打仗,萧衍承诺给他机会。最终,萧衍以萧渊明和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分别督率诸将进攻东魏。
萧渊明,萧懿之子,萧衍之侄,少有才情,历任清要之职,但并无军政之才;萧会理,萧衍之孙,萧绩之子,少时聪慧,爱好文史。
萧会理自恃皇孙,又担任了都督,便不把众人放在眼里,自萧渊明以下一概不予理睬。萧渊明深为不满,便和诸将一起将此事秘密通报给了朱异,朱异派人将萧会理追了回来,让萧渊明担任都督。
其实,不管是萧会理,还是萧渊明,他们都是典型的膏粱子弟,打起嘴仗自是一把好手,若论行兵布阵,那就是过家家,让这样的人去北伐,还要和老奸巨猾的侯景打交道,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八月二十四,南梁武州刺史萧弄璋率先出兵,攻打东魏的碛泉、吕梁两座城堡,并占领了它们。同日,萧衍以侯景为录行台尚书事。
这时,有人对高澄道:“侯景有北归之意。”又恰巧侯景的部将蔡道遵回到东魏,也声称:“侯景有所悔过。”
侯景的母亲和妻子、儿女都在邺城,高澄便写信给侯景,说他的家人都安然无恙,如果他肯回到东魏,便许诺让他终身担任豫州刺史,所部文武,既往不咎。
侯景指使心腹王伟给高澄回信道:“现在,我已带领梁国和西魏军队举旗北伐,恢复中原,若能自取,何劳恩赐!当年,王陵归附刘邦,母亲被项羽抓走他仍不肯回去;刘邦的父亲被项羽囚禁,项羽威胁要杀掉其父,刘邦却坦然地向项羽讨要他父亲的肉汤喝。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妻子儿女,那就更不介意了!如果杀掉我的妻子儿女对你有利,我想阻止也是阻止不了的,如果杀掉他们对我毫发无损,那你杀了他们也是徒然,反正我的家室在你手中,如何处置,与我有什么相干!”
俗话说,小人最难缠,遇上侯景这样的人,高澄只能徒叹奈何。
出兵前,萧衍命萧渊明在寒山(今江苏徐州市东南)一带筑堰挡泗水淹灌彭城,等到夺取彭城,再与侯景形成犄角之势夹击东魏军。
九月初九,萧渊明驻军于寒山,在离彭城十八里远的地方修堰截流。侍中羊侃负责监督修建堰坝,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便建成。
羊侃劝萧渊明趁着水势攻打彭城,萧渊明不从,诸将与他一起商议军机时,他又无法决断,只会说:“临机制宜。”
由于萧渊明的犹豫不决,南梁整整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而在这两个月里,高澄不仅安排好了高欢的丧事,也选好了救援彭城的人选。
十一月,高澄派大都督高岳前去救援彭城,并想让潘乐担任副手。陈元康建议道:“潘乐反应比较迟缓,不能随机应变,不如慕容绍宗,何况让慕容绍宗去对付侯景是先王之命,您只要赤诚待他,侯景不足为虑。”
自从归顺高欢后,慕容绍宗虽屡立战功,但曾有人向高欢进谗言,说他是前燕皇室之后,有复兴燕国之志,高欢始终不敢过于重用他。
此时,慕容绍宗正在外地,高澄想召见他,又怕他受惊起疑心而反叛。陈元康对高澄道:“慕容绍宗知道我特别受您的照顾和优待,最近他派人来馈赠我黄金。我为了让他放心,便接受了这些黄金,并在给他的回信中厚谢了他,我可以保证他不会有别的想法。”
在陈元康的力保下,高澄终于起用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让他与高岳、潘乐一起去救援彭城。
在此之前,侯景听说韩轨要来对付他,不屑道:“这个吃猪肠子的小子能干些什么!”当听说高岳要来,又不以为然道:“士兵倒是很精锐,但领兵的人很一般。”东魏诸将没有被他放在眼里的。
但是,当他听说慕容绍宗要来时,一脸忧虑道:“谁让高澄这鲜卑小子懂得派遣慕容绍宗来呢!如果这样,高王一定还没死!”
慕容绍宗率领十万人马占据橐驼岘(今江苏徐州市北),羊侃劝萧渊明趁他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时前往攻打,萧渊明不听,继续按兵不动。
第二天,羊侃又劝萧渊明出战,萧渊明依然不听。心情郁结之下,羊侃率领部下离开萧渊明,驻扎到新修好的堰坝上。
十一月十三,慕容绍宗率军来到城下,带领一万多步骑攻打潼州刺史郭凤的军营,箭像雨点一样射来。萧渊明醉得不能起床,命诸将去救援郭凤,但无人敢出战。
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对谯州刺史赵伯超道:“我们这些人带兵来到这里所为何事?现在敌人来了,不去应战干什么?”赵伯超无言以对。
说完,胡贵孙独自率领所部与东魏军作战,阵斩两百人,赵伯超拥有几千人马却不敢前去救援,还对部下道:“敌军如此强盛,与他们交战一定会失败,不如保全军队早日回去。”麾下乐得不出战,齐声道:“好!”
于是,赵伯超就这么走了,孤立无援的胡贵孙只能撤兵。对于赵伯超临阵怯战的行为,萧渊明竟然无动于衷,军纪之涣散由此可见一斑。
南梁军刚和侯景会合时,侯景曾反复告诫他们道:“追杀败军不要超过两里。”南梁诸将没人放在心上。
慕容绍宗将要出战,他认为南梁士兵轻巧灵活,又很勇敢,便对麾下将士道:“我假装败退,引诱吴儿向前追,你们从背后发起攻击。”
交战之时,东魏军果然败退逃跑,南梁军乘胜追击。这时,预先安排好的东魏军从背后发起突袭,大破南梁军,萧渊明和胡贵孙、赵伯超等人被俘,士兵伤亡失散者达数万,唯有羊侃摆开阵势,缓缓撤退而返。
随后,萧渊明被押送到邺城,元善见登上阊阖门接收战俘,责备一通后给他松绑,然后送到晋阳,高澄对他礼遇有加。
得知萧渊明大败被擒的消息,萧衍吓得恍恍惚惚,差点从床上一头栽下,喃喃自语道:“难道朕也要落得晋朝那样的下场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