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248期)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248期)

人穷志不穷
2019-04-10
刘某,女,77岁。
患者半月前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治疗7天无效,遂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双侧附件区液性病变性质待查;水电解质失调。又治疗七天,每况愈下,已发病危通知书,建议转上级医院诊治。
观其皓首苍颜,发稀齿缺,病骨支立,色夭少泽,瞑目不语。呼之,目睁有神;舌淡红,苔黄腻。
答问之声虽微,然语有伦次,询知身无寒热,嗌不容谷,强食之,必吐出,吐出物为黑红色黏液,嗳逆频频。十余日未得更衣,小便不利,口干不苦。脉沉弦细弱。
腹诊:腹皮薄软,心下痞满,右胁下硬满,左少腹直肠、乙状结肠燥屎坚硬拒触。
处方:██汤,1剂。
服药后次日,精神大好,饥而索食。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吴茱萸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田家庄同学解某之父,52岁,在乡躬耕。呕吐已历月余,日不间断,有时吐出物系前日所食之物。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者,翻胃也。
本属难治之病,于乡里服药数剂,毫不见效。自认已成癌症,大限将至,不再求治。时余在太原市中医研究所进修,故有先诊之机。
解翁皓首苍颜,形容憔悴,舌质淡,苔白滑。询知呕吐物多为清水,少有食物,手足不温,脉象弦细。一俟诊毕,即悉知病因,谓之易治。
无需找余师,之所以敢夸海口者,因观其脾胃虚寒。浊气上逆诸症大显,如呕吐清水,手足不温,舌苔白滑,脉象沉细,比比皆是。并无实证、热证兼夹,非丝萝藤缠,迷离复杂也。
拟吴茱萸汤原方:吴萸10g,党参10g,生姜10片,红枣5枚,二剂。
二诊:呕吐止,手足转温,脉舌同前。原方三剂,呕吐再未发生,遂欣然归乡。
解说: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篇,为治肝胃虚寒之干呕、吐涎沫、头巅痛之方。临床使用以手足不温、呕吐清水、不欲冷饮、脉象弦细为标的。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各家论述
《医方考》:方中吴茱萸辛热而味厚,《经》曰:味为阴,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走下焦而温少阴、厥阴;佐以生姜,散其寒也;佐以人参、大枣,补中虚也。
《医方集解》:此足厥阴少阴阳明药也。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散寒下气;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益气和中。
若少阴证吐利厥逆,甚至于烦躁欲死、胃中阴气上逆,将成危候,故用吴茱萸散寒下逆,人参、姜、枣助阳补土,使阴寒不得上干,温经而兼温中也,吴茱萸为厥阴本药,故又治肝气上逆,呕涎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