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医话:我的看病用方经验(二)
金银花
1
但是加也是有学问的,不能乱加。要把加的这个药研究吃透,加什么药?加多大的量?都是有讲究的。对药的学习可以从书本中来,有老师亲自传承更好。
在这里我谈一下我的学医经历。
我学习的时候,因为没有条件拜师,所以只能自学。我一生主要是看书获得知识,再在临床上验证消化,使之变为自己的经验。
我看过很多书,经史子集,各类杂书都看。因为我是学哲学出身的,所以看书比较杂。光中医书大概我就看过2000多本,我觉得其中真正有用的书不太多,大概也就是几十本。
到目前来说,我就喜欢看《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 《外台秘要》,还包括近代的一些《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林改错》 ,还有近年编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100多本的这一套。 但是这100多本我看得很费劲,阅读量大,一般性论述多,于是我找到一个诀窍,只看其中一部分,医话一节。
2
3
博涉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要从书本上学习, 像我这没有这机会,也没有什么悟性,没有什么基础的人,那就只有从书本里学了。
二,你看病看得多了,也就是说可空见惯了,这个病人一来,说两句,我就知道大概了。
我现在看病比较快,用药比较到位,曾跟王三虎老师也交流过,都有这个感觉,熟能生巧嘛。
我现在看病三五分钟就看一个,我可以不客气地说,因为这个病人简单地说几句病情,后面要说的什么我基本上都知道,这时脑子里的方子就蹦出来了,等你说完了,我根据变化再加几个药就完了,不会按部就班,四诊八纲,一问寒热, 二问汗这样去看病的。方证对应,单刀直入。
比如说你最近口苦,我马上就想到问你有没有心烦,有没有想吐的,心情好不好,食欲如何等, 我就朝小柴胡汤方面问;
如果是符合小柴胡汤病就这么简单。我就开小柴胡汤,如果他说口苦而且大便干,那我就是大柴胡汤了,看病就这么简单。
我曾经在书里看过一句话, 讲的是名老中医胡希恕的一个学生,在回忆他老师看病时,有时连脉都不用摸, 病人你一进来, 一看面相,舌头一伸,简单问两句,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就出来了。
这就是说明你看病看的多了,有时一两个关键症状和面相基本上就知道什么病了。
像我现在看病也是这样,不走四诊八纲的完整程序,看得多了,就是说病人现在一讲完以后, 首先要开的方子就从大脑里蹦出来了。
所以我要求跟我学习的学生就说,要记大量的方子,方子少了不行。
记方子至少现在要牢记300个方子,我过去要记500多个,现在记不住了,但是现在还能记住二三百个方子。
方子记得多了,才会左右逢源,是不是?不用过多地想,有是证用是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