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暑假练习:有趣而又伟大的汉字(附小练习)
(一)汉字除了书写外,现在我们多了一条“电子输入、输出”通道,就是在电脑上啊、手机上啊,打打字,很方便的。无论是“五笔”、“拼音”、还是“字根”,都很快。至于特殊情况的“手写输入”也为我们认识汉字创造了方便。至于以后会不会流行“读音输入”?估计会有。可是,依赖这样的输入输出的汉字方式,很容易使我们产生副作用:认识字,不知道意思;能把字打出来,但不知道读音;看着熟悉的汉字,提起笔来写,又忘记了。怎么办?
别忘记了汉字的“三位一体”:音、形、意。时刻记住汉字的灵魂:他是能说会动的画。
“您贵姓?”
“我姓 zhāng。”
“弓长张?还是立早章?”
看看这三句对话,如果不追问一句你就不知道他的姓氏是哪个字。那么多的同音字是不是给我们汉语汉字造成了很大麻烦?
过去,中国差一点就把汉字抛弃改成拼音文字了。你来,不看字只听音,能整明白不:
季(jì)姬(jī)寂(jì),集(jí)鸡(jī),鸡(jī)即(jí)棘(jí)鸡(jī)。棘(jí)鸡(jī)饥(jī)叽(jī),季(jì)姬(jī)及(jí)箕(jī)稷(jì)济(jì)鸡(jī)。鸡(jī)既(jì)济(jì),跻(jī)姬(jī)笈(jí),季(jì)姬(jī)忌(jì),急(jí)咭(jī)鸡(jī),鸡(jī)急(jí),继(jì)圾(jī)几(jǐ),季(jì)姬(jī)急(jí),即(jí)籍(jí)箕(jī)击(jī)鸡(jī),箕(jī)疾(jí)击(jī)几(jǐ)伎(jì),伎(jì)即(jí)齑(jī)。 鸡(jī)叽(jī)集(jí)几(jǐ)基(jī),季(jì)姬(jī)急(jí)极(jí)屐(jī)击(jī)鸡(jī),鸡(jī)既(jì)殛(jí),季(jì)姬(jī)激(jī),即(jí)记(jì)《季(jì)姬(jī)击(jī)鸡(jī)记(jì)》。
(二)虽然像某些外国人说不清福建省的“石狮市”,但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并没有什么不顺畅啊!为什么?因为任何的语言不能脱离语境(语言环境及对话场景、情景)。你单说一个词,别说汉语,哪个语言都会有歧义的。很简单,放到句子中去理解辨识,保证不会错。这里插播几句:“弓长张”字是左右结构,“立早章”字是上中下结构。我对“立早章”字有个疑惑。说“立早”就是上下结构,不对。这个章字的本意是:音乐写了一段(十个数左右)就结束的这一部分。那就是说“章”字意义是“音、十”的上下结构。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章的本意,非要搞“上中下”结构呢?不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汉字本身:“他是能说会动的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汉字还能引来其他汉字的故事。
汉字是画出来的。
日月星辰可以画:
草田瓜麦可以画:
还可以画得更有趣:
汉字更是有故事的。咱们从一二三说起。
数字是我们打小儿就要接触的东西。掰着手指头数数,谁先能数到十都是聪明的孩子呢!最小的数字就是一。一二三的“一”。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个讲的就是“一”字,不单单是它笔画简单,它还是我们文化“道”的本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看似简单,实际内容及其庞大,说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也不为过。
一是最小的自然数,1+1=2,它很小。可是“一”作为一个整体又非常大。有个笑话问题:一群羊加一群羊等于多少羊?答案是一群羊。这似乎是个脑筋急转弯儿,其实它也侧面描述了“一”的无穷大。一个人是“人”,两个人是“从”,三个人是“众”。一群羊里边,如果两只羊为一组,那么这群羊里边至少有两只羊,甚至无数组“两只羊”。所以,“一生二”。本来“一”里边就包含着“二”。有了“二”,这世界就有趣多了。有了“二”,就有了天地、男女、前后、上下、往来、进退……“一”有个意义“专一”,比如一心一意,那二自然就有了一个意义:“不专一”。比如《古文观止》选录的《郑伯克段于鄢》中“命西鄙、北鄙贰(二的大写,专门指“二心”的意思)于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共叔段命令西、北边境的人既要听郑伯的命令又要听自己的命令。这样,对于西、北边境的人来说出现两种情况,对于共叔段来说是有二心,所以文中用“贰”字。
那“二生三”又是怎么回事呢?“二”后,有了天地“两仪”,而人在天地中,所以《三字经》中说“三才者,天地人”。《易经》中这样讲:“一”就是“乾”(天,道),一生了二,就是“乾”生了“坤”(地),至此有了天地。天地再相交,人生其中,就有了“三”。那接下来是不是还要说四、五、六……?不用了,有了“三”,天地万物都可以生成了。“三”是成数,古人说:“三者数之小终”。“一”是统一的,“二”是两级分化的,“三”就复杂多样了,其他的任何数字都是“一二三”变化来的。比如四是1+3或者2的2倍,五是2+3,六是3的2倍或者1+2+3,七是1+2+3+1……等等,等等。
“三”是成数,那“一”从哪里来?有说法:“道生一”,“一”就是道,有些糊涂吧。其实汉字表示开始的字是“元”,对,“一元钱”得“元”。
传说道教的老祖是“元始天尊”,这里的“元”字就是“最开始”的意思。“原始”和“元始”是一个意思吗?差不多,但“原始”探寻的是“本来”,过去最初的样子,而“元始”则侧重于万事万物的“最初”。所以:“元始”≥“原始”。
“元”,不光是开始的意思,它还表示“大”。“元首”什么意思?一国之最大领导。《易经﹒乾》:元亨利贞。这里的“元”就包含“开始”和“广大”的意思。
“元”是一个美丽的词语,古代皇帝即位的第一年都称作“元年”,甚至明朝前一个皇朝干脆就叫“大元”。其实前面加个“大”字多此一举。
知道了表示“开始”的“元”字,咱接着说“三”。“三才者,天地人”下一句是“三光者,日月星”。
伏羲怎么做成“八卦”的?仰观天文(天),俯察地理(地),近取诸身(人)。“三光日月星”就是天文。日月星不但有光芒,还有东升西落交替晦暗的诸多变化。观天文,知四时,古人创造了律历。每天太阳有规律变化,每月月亮有规律变化,每年天上的星辰也有规律变化,据此,就有了日、月、年。“三”真是“成数”啊!
有了天时的“春夏秋冬”四季,观察地理,自然也就有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万物由生到死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而这些事物往往又有不同的属性,因此简单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五行生克的关系可比“二”的两极分化复杂的多了。上有天时变化、下有地理伸张,中有人才施为,“文化”就成了。
人一定要有文化,否则“秋波”就成了“秋天的菠菜”了。
汉字,古老的符号,传达的是华夏人心灵的寄托。
比如:“田”,古人把土地人为分成格子耕作,把它画下来,就表示“田地”了。古代的田地是有固定边界的,而“由”字边界上边出头了,表示边界没有固定,换种说法就是“边界还能滑动”。所以,“由”的本意是“滑动”。看看由他而来的这些字你就懂了:'油'、'轴'、'釉'、'胄'、'抽'、'袖'……
“甲”,这个字不是从“田”字来的。它本意指龟壳等,上面还有纹路的。但是后来它被借用到种子种到田地里边发芽,长出来后脱落的种子壳。见过豆芽长出来顶着种子皮吗?就那样的。
“申”字,它确是从“田”字来的。本意是“电”。天上的雷电打到田地上,直入土里。后来人们造了一个更加形象的“電”字取代“申”字。而“申”则变成了“伸展”的意思。《说文解字》说:申者,神也。“神”这个字,左边是“示”,示古代人在祭祀,而右边的“申”则表示沟通天地,所以,“神”就指神仙或者精神了。
还有很多很多的汉字故事。
汉字,是我们沟通的工具,又是精神的食粮。
(三)六书,首见于《周礼》,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监”,表示它的韵母与“监”字一样(古音及部分方言);“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两字韵母相同。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所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而“工”亦有声旁的特点;“返”字,既可视为以“反”和“辵”(解作行走,变形作“辶”)会意,而“反”亦有声旁的特点。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转注
属于“用字法”。各说文家解释不同。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江声认为所谓“建类一首”是指部首,“考”和“老”同属老部。戴震认为转注就是互训,《说文解字》“考”字下说“老也”,“老”字下说“考也”,“转相为注,互相为训”的例子。
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形、指意的方式随时造出文字来表现,于是就假借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 ,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假借字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如“北”,甲骨文字形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背”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汉语发展过程中这一类的字很多。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 。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 。如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前一类可以说是不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 、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四)怎样把抽象的概念造出形象的汉子呢?造字也是有故事的。
家,最小的社会聚合单元。古代祭祀有太牢、少牢、家祭。祭祀的牛、羊、猪叫牺牲,太牢用三牲,少牢用羊和猪,家祭就只用猪了。“家”的宝字盖代表房子盖,下面的“豕[shǐ]”就是猪,所以家的原意是“家祭”。表示这样的实物好造字,那像“寂寞”这样形容“孤独、落寞”思绪的怎样造字呢?同样,宝字盖还是代表房子,叔字的左半边是摆祭祀贡品的架子,“又”字是从“手”字变化来的,这样,“寂”字就是祭祀后收拾贡品。而“寞”字,下面的“莫”原本是四棵草围住“日”字,表示太阳落山。如此一来,“寂寞”就是祭祀在太阳落山时结束后收拾贡品,原本人的精神有所寄托变成精神失去寄托,“孤独、落寞”的思绪一下子就表达出来了。
汉字,因为需要而不断的有新字产生,比如女字旁的“她”,比如表示水泥的“砼”就是“人工石”的合体。但尽管如此,我们常用的汉字还是很少,五千到一万字就够用了,不像表音文字那样过于庞大,现在英语的词汇量已经达到100万了。
(五)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什么是国力的体现?现在我们自己的太空站操作全部使用汉语、汉字,别人想使用它可以,但请先学习汉语。
汉字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有人说一万年)的文化,但它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慢慢演化发展来的。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现在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
大篆为汉字书体的一种。相传为周宣王时史籀[zhòu]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书。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更便于书写。隶书强化了汉字的记号功能,削弱了象形功能,对汉字的改变很大,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历史上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fǔ)等。
欧阳询
虞世南
颜真卿
柳公权
赵孟頫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时期吴国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的书法作品。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
张旭的狂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代表人物:“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此为仿作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此为真迹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的《寒食帖》,此为真迹
练习
给下列汉字注音。
氛围( )、一场雨( )、匀称( )、憧憬( )、驰骋( )
汆丸子( )、安步当车( )、胴体( )、拾掇( )、果脯( )
准噶尔( )、呱呱坠地( )、力能扛鼎( )、堂吉诃德( )
道行( )、大发横财( )、一哄而散( )、骨骸( )、薅草( )
白桦树( )、馄饨( )、混沌( )、和泥( )、溃脓( )
通缉( )、窗明几净( )、嫉妒( )、人才济济( )、眼睑( )
里脊( )、东渐入海( )、绢花( )、配角( )、发酵( )
押解( )、浑身解数( )、粳米( )、靓妆( )、颈部( )
循规蹈矩( )、前倨后恭( )、龟裂( )、以儆效尤( )
腈纶( )、唠叨( )、落不是( )、思量( )、连累( )
果实累累( )、浙江丽水( )、淋病( )、绿林好汉( )
扪心自问( )、腼腆( )、酩酊( )、襁褓( )、抹桌子( )
模样( )、喷香( )、癖好( )、睥睨( )、剽悍( )
媲美( )、心广体胖( )、娉婷( )、砒霜( )、漂泊( )
哨卡( )、生肖( )、节骨眼( )、不吱声( )、安妮( )
禅让( )、莫邪( )、浩浩汤汤( )、结婚( )、荷担( )
藤蔓( )、一塌糊涂( )、所向披靡( )、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