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丨《佛陀的容颜》 李惠东教授主讲
在新文科建设目标、天津美术学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总体工作共同推动下,以及天津市重点教改项目“雕塑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举措中,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于2021年6月28日至30日,举办“东方·本土”学术活动,该活动包括《佛陀的容颜》《钟颖造像》两场讲座,以及“东方·本土”教学与造像学研讨会。
6月28日下午18:00-19:30,雕塑系邀请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惠东教授,作题为《佛陀的容颜》的学术讲座。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黄文智老师为学术主持,这是本次“东方·本土”学术活动的第一场讲座。
主讲人李惠东教授
李惠东教授本科、硕士研究生均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拥有坚实的学院造型基本功,创作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人物雕塑,他对佛教造像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种艺术实践基础上的,并参考了大量文献和考古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李惠东教授讲解造像演变
讲座PPT截图
本次讲座所讨论的对象集中于丝路造像。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连贯东西文明的大动脉,沿途生活着多种民族,不同人种也在此繁衍、迁徙,留下了灿烂多彩的文明。李惠东教授敏锐觉察到了丝路造像的这种特征,他从造型角度,结合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以人种差异与民族文化融合作为探讨佛陀容颜差异性的内在依据,并对佛陀造像整体比例、头骨、眼睛、嘴、鼻、发型等部位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佛造像从“梵化”到“汉化”的演变过程。
讲座PPT截图
讲座PPT截图
李惠东教授从创作者的角度看文化思考,以描述睁眼微笑、闭眼微笑、闭眼威严三种类型的佛陀神态为引,从造像的由来和面容的变化两个脉络,探究策划者(需求者)、创作者、观者对于佛像的不同态度。在介绍了佛像的迁徙路线后,他提出佛教造像产生的思想根源,是掌权者(策划者)统治需求的表达:最初是象征佛陀的替代物,如脚印、菩提树、狮子、大象;之后,帝王自比佛陀在世间的化身,将自己和佛陀的形象铸于金币之上;随着这种统治需求模式的延续,逐渐演变成后来的石窟佛造像。他认为秣菟罗和犍陀罗两个地区造像的不同起源,诞生出不同的理念,佛像造型也随之出现差异:秣菟罗地区作为释迦摩尼的诞生地和涅槃地,有将人神化的理念,李惠东教授称其为“一次造神”,创作者将佛像打造成大神、偶像、救世主的形象,使观者产生高大、雄健、庄严的感受;犍陀罗地区受希腊造像影响,推崇将神人化,创作者将佛像塑造为高贵、优雅、祥和的面貌,使观者产生出理想、青春永驻、解脱的心理。佛像在西域(新疆)传入时期,眼睛的形态并不统一,经历北朝,到盛唐之后形成威严、庄重、崇高、神力的形象并趋于成熟稳定,李惠东教授称之为“二次造神”,之后的五百年基本沿用唐朝制式。这种理念总结为:“大乘渡人,造神以供,人间王者走向超凡之神。小乘渡己,智者为尊,证悟觉醒走向卓越之神。”
讲座PPT截图
李惠东教授回归雕塑造型教学,阐述了形体塑造的特征及快速捕捉方法。他从希腊、犍陀罗、秣菟罗的人物造型变化谈起,接着述及西域(新疆)、河西走廊早期造像,再分析南北朝、隋唐的造像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上述不同区域和时间段的人物头部造型规律,教授如何快速进入临摹状态的办法: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造像总体脸型做出对比;面部比例传入中国前为五等分,到丝绸之路各地后为四等分,并重点分析了河西走廊早、中、晚时期特殊的比例关系。最后,李老师借助数字技术,展示了四条面部弧线在不同时期弧度的高低起伏变化。
讲座PPT截图
黄文智老师点评
黄文智老师在最后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说李惠东教授的讲座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拥有坚实的学院写实造型基本功,这是分析佛陀面部微观特征变化的前提;二是对佛像有广泛的涉猎,尤其是他展示大量印度早期造像和丝路出土的实例,让观者叹为观止;三是李教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他对早期佛像起源的诸问题及相应的人名、地理如数家常。尤其难得的是,李教授将三者融合为一体,写出了网红级别的大作《佛陀的容颜》,这本书从造像学角度入手,借用艺术考古学的方法与成果,对雕塑造像学的理论研究加以剖析和论证,丰富了中国雕塑史中关于佛教造像演变的篇章。《佛陀的容颜》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年度影响力”教育艺术类(共20种)榜单提名,又入选“2020百道原创好书年度榜”人文类TOP榜单,受到众多专家与读者的赞誉。
现场互动
讲座结束后,李惠东教授对师生提问进行了回答,并与师生就佛造像与佛经的内在关联、造像中体现的人与神的关系、中国本土造像对佛造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黄文智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李惠东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听众受到了很大启发。
END
图文来源: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