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快乐与好天气一样
六月的天空太美了,云朵就如同宫崎骏动画里的场景一样,软糯可爱。日落时分,晚霞千变万化,哪怕是阴天的晚霞,也是让人移不开眼的。
六月刚开始的时候,我期盼它早一点过去,因为想早早结束这个学期。等期末周过完,我又希望它能慢一点,因为下个月又要开学了。
然而时间是公平的产物,不因为期待就快一点,不因为贪心就慢一点,永远按照自己千万年来的速度一样,滴答滴答地走。
就像太阳,在这个半球辛苦工作一天,又要到另一个半球去,与时间一样,永远在工作。
每一个期末周对我而言,都不那么美好。然而当期末周过去之后,放假的几天则如同上天恩赐,让人心情无比愉悦。单一的快乐很普通,努力挣来的快乐却能够在心里荡漾很久。
随着时间走,日历上已经来到了六月末。这意味着今年已经过去一半,一眨眼这个词用来形容时间真是形象。
我害怕那种飘飘然的空虚感,这是一种什么也没做的无力。然而今年,我极少有这种感受,却又不是那种被填充的满。而是很平淡的,日复一日的,规律的生活。
我不知道这种平淡的感觉,在我这个年纪是否合适,毕竟是个该拼搏的年纪……现如今那么多人关注“内卷”与“躺平”,一方面因为内卷而焦虑,另一方面又歧视躺平的选择,为什么这么矛盾呢?
总之与我无关,每天看点书不知有多快乐。
说起看书,自从因为买了余秀华的三本散文诗集,我又开始迷恋书本纸张的触感了。翻页时薄薄的纸张与空气振动的声响,铅笔尖划过那一行行文字,撕下索引贴的声音,读纸质书真是比电子书麻烦许多,可又迷人许多。
于是,六月最大的开销是在书本上。
我还算克制,特别想买新书的时候,还是会坚持着把上次买的书看完一部分,毕竟我房间太小,放不下这许多书。我也担心如果不停的买书,却没看完,我会忘记当时那么迫切的想要读它们的心情,以至于将它们遗忘在角落里,不理不睬。
《读书与跌宕自喜》就是这样一本,我太想看了,又因为没读完《月亮与六便士》,便迟迟没下手。为缓解我的渴望,读了几页电子书,生生止住,因为太好看,所以自觉应该读纸质书才有味。
读完了《月亮与六便士》,终于将它买回家,迫不及待翻开,读久了却很累。因为里头讲的,我大多都没看过,那些书、那些诗我没看过,让我去看它们的书评、诗评,自然是有些无聊的。
然而书嘛,读到它,必定是有种冥冥之中的缘分在的,偶然读到一段,竟然令我差点忍不住拍手叫好,若不是顾及旁人在,我真是恨不得跳起来,跺几脚才能表达我的兴奋。
中国的文明,譬如说《道德经》,当然是很高明的,但你能说它是高贵或高雅的吗?谈不上,它和数学一样,只是关于这个宇宙,关于我们生活的某种解释和逻辑。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有时候我们会说那是智慧),就可以在日常获得安宁——但甚至连死亡我们都没法定义,因为没人从死人世界回来带来可靠的信息。如果说中国古典传统能提供些什么,那就是基于汉字的符号记忆基础。有着丰富的定义和观念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使自己安宁的可分享的经验和记忆。这当然很宝贵,否则在这个全球化数字时代,我们就都是无根的,无依无靠的——这是所有的古典文化共有的价值,当然这是博尔赫斯的观点。
这么激动,是因为作者马雁讲出了我讲不出的话。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直到从某本书中看到某段话,才惊觉,这不就是我所想的吗?巨大的鸿沟设在我与作者之间,这鸿沟便是我所在意的表达上的差距,精神上的差距。
当然了,也许各位作者老师们也曾有过这样的,与他人之间的鸿沟。但我想马雁老师或许并不在意,毕竟她的文字是有种傲骨的,是“任性”的。
看了这段,浑身打了个机灵,又看了好些段。
统计过去半年读过的书,零零散散有五十几本,真正读完的却只有十八本书。偶尔有种强迫,希望剩下的那些书,也能打上「读完」的标签,另一种声音则会与这种强迫进行对抗,告诉我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是否读完。
这个月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便是找到一家独立书店,第二天仍然兴致未尽地与爸爸妈妈说了许久。
另一件让我激动不已的,是有一位编辑在后台与我约稿。我与朋友形容,写作之路的漫长让我觉得前方一篇云雾,看不清路,也看不清方向。这位编辑姐姐的出现,就好像是从那一段照射到我面前的,一束小小的光,虽然小,却是直达我面前的。
妈妈得知此事,除开与我一起兴奋,爱哭的她又忍不住掉了眼泪。那眼泪蕴含的不仅仅是我,我想了很久,更多是为她自己。如此想着,我也想哭了。
我坚定的相信“坚持”这个词,尤其是当它用在自己的意愿上时。
这一月,依旧快乐啊。